哪些姓氏起源於山西?

太原晚報

從三皇五帝時期流傳下來的姓氏,每一個背後都有一段神秘的起源故事。

哪些姓氏又是起源於山西呢?

起源於太原的姓氏

郭姓發源於今天的河南、山西、陝西等地。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初年的虢號“虢公”,因為虢與郭同音,成為郭姓始祖。

王氏的起源故中比較正宗的一種是王氏出自姬姓。東周時期,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勸諫父親的糊塗昏庸,被廢為庶人,初封太原。他是王族的太子,大家也不知道他到底姓什麼,就都稱呼他為“王家”,“王”也就成為了姓氏。

郝氏始祖為帝乙。殷商時期,帝乙將小兒子子期封在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基本上就是現在的郝莊一帶,稱為郝氏。

起源於洪洞的姓氏

李姓起源於皋陶。皋陶是今山西省洪洞縣皋陶村人,擔任堯舜兩朝時的“理官”,主管刑獄,世襲官位的子孫們以官位為氏,被稱為“理氏”。後人理徵辦案公正,得罪了商紂王被處死,妻兒逃難在外,改姓為“李”。

趙姓始祖是造父。造父善於駕馭馬車,幫助周穆王打敗了徐偃王,平定叛亂,立了大功,周穆王因此把趙城(今天的山西洪洞)賞賜給他。後人以其封地為氏,也就是趙氏。

楊氏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洪洞縣,可以叫做洪洞楊氏。它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起源於聞喜的姓氏

有一種說法,裴姓本來是出身嬴姓,是為伯益的後人。伯益有一個後裔名叫飛廉,他的裔孫被封於蘋邑(也就是山西省聞喜縣東部),稱為蘋氏。蘋氏的六世孫蘋陵,在周僖王時被封為解邑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經離開了蘋邑,稱為裴姓。


太原晚報

9個字的問題讓你思考兩個小時,姓氏是很複雜的,不可能一下給你回答清楚。你要懂的,中華民族的漢字,幾乎每個漢字都是姓氏。從三皇五帝始,漢字就作為區分氏族,部落,首領的標誌符號,做為一個部落的圖騰,象形文字逐步演化成姓,氏。


而山西做為華夏民族發源地之一,地處黃河流域,炎,黃,堯,舜,禹,等部落首領長期在這裡活動過。留下了多少動人的傳說,古蹟。要知道,早在5000年以前,姓和氏是有區別的。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親的血緣關係。中華民族最早的姓都是女偏旁,姬,姜,媯,姚,嬴,等。以表示這是不同的老祖母傳下來的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關係來標識血緣關係。

在百家姓裡,共收錄了508個姓,而發源于山西的就有81個。在山西悠久歷史長河中,形成望族的就有200多個,主要姓氏有十個。這十大姓氏為,王,張,李,劉,趙,楊,郭,陳,高,馬。

王姓,3296847人,張姓,3179973人,李姓,2986463人,劉姓,1688325人,趙姓,1197107人,

楊姓,1063177人,郭姓,1016489人,陳姓,610547人,高姓596363,馬姓,503660人。

在山西姓氏中,首推王姓,王姓是王族的後代,出自姬姓,周武靈王的兒子,太子姬靈,字子喬。被貶往晉陽,成為王姓始祖。後分為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一支河南,稱三槐王,一支福建,稱開閩王。

還有一種說法,紂王時,王子比干被紂王殺,是舜帝后代,成湯後人,後人王姓。


張姓,出自軒轅黃帝的姬姓,始祖黃帝。黃帝孫,揮,顓頊,少有治國大略。黃帝委顓頊協助治理國事。令揮製做鏃器,箭就是揮和夷牟一起研究,製作出來。當時,共工氏不服年少顓頊治理國家,密謀發動叛亂。揮與顓頊商議,經過長期準備,造出了弓箭,在那時,這是先進武器呀,叛軍那兒見過這個,潰不成軍,四散逃命。弓長張,遂賜姓張。

李姓,我前段日子己寫過李姓由來。李姓為中華第一大姓,起源於贏姓,顓頊的後代皋陶,本是張姓後人,卻因在堯舜時擔任理官,子孫世襲大理職務,並以官為姓,皋陶被紂王處死後,其妻帶兒子利貞逃難一路上以木子為食,才活下來,將理改為李,李利貞成為李姓始祖。


劉姓,帝堯後裔,源自姬姓,一說來自祁姓,相傳祁始是黃帝后裔所分得姓氏之一。後祁氏被封於劉國。後裔子孫以國為姓,成為一大望族,後輩人才倍出,就不一一列舉了。

趙姓,出自贏姓,祖先是帝舜時的伯益,始祖是伯益的十三世孫造父,因功封於洪洞趙城,子孫後裔就以封邑為姓。

楊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周宣王小兒子尚父,受封於楊邑,在今洪洞。晉武公把次子楊伯僑敇封於楊,後人公認始祖為楊伯僑。


郭姓,主要得益於郭子儀,唐,因功封為汾陽王,至今有艾子村。天下郭姓皆尊郭子儀為先祖。

馬姓,出自贏姓,是伯益的後代,始祖為趙國名將趙奢。以功受封馬服,為馬服君。後世子孫以封邑為姓

裴姓,為伯益之後,河東為受封之地,解州。

郝姓,始祖為帝乙,分封地太原郝村。曬腹中書的典故,就出自郝姓。坦胸露腹曬太陽。

巫姓,始於山西平陽郡,被帝舜看作是神的代言人,身兼巫醫兩道,占卜祈禱,祭祀。

閻姓,出自姬姓,始祖為泰伯,被封於閻邑(山西安邑)唐時在山西發展迅速。

常姓,山西為常姓第一大省,出自羋姓,姬姓,古常國。為山西一大望族。

愛姓,來自回鶻,唐武帝賜於愛姓,後駐守太原,始祖為愛弘順,愛薛,舒穆祿。

以上簡單介紹,如有不妥,請提出不同意見!


亦平70667717

問題算是問對地方了,山西的姓氏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同時山西也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堯都平陽”、“舜都蒲板”、“禹都安邑”都是在山西!其中山西人數較多的姓氏就有19個,都達到了30萬的人口,有的人口多的姓氏甚至遠遠超過了30萬!

王、張、李、劉、趙、楊、郭、陳、高、馬、任、韓、孫、武、賈、郝、閻、馮、梁,這19個當中有九個是起源於山西的!


王姓——山西太原

其中王姓是山西人口最多的,也是發源最廣泛的,據說發源的原因是帝王之後也就是系周靈王太子姬晉之後裔。但是後來被編為庶人,但是太原的人知道他是來自王室就叫他王家,於是就這樣出來了一個姓王的,然後就千秋萬代發揚光大了。

李姓——山西洪洞縣

李姓是最早姓,那時候有個叫皋陶的人,在堯舜兩朝擔任"理官",因為官當得好,被譽為"上古四聖"之一。於是就帶帶做了好官,但是好官也會昏君啊,直到到商紂王時期,理徵因辦案公正,得罪了紂王,就被紂王處死。理徵死後,妻子帶著兒子利貞逃難在外,改姓為"李"。李利貞便被尊稱為李姓始祖。但追本溯源,還要追溯到皋陶那裡。而皋陶,就是今山西省洪洞縣皋陶村人。

張姓——山西太原

弓長張,古代那時候都是沒姓氏的,有一個叫揮的人,發明了弓箭所以就被賜叫張氏了。

楊姓——山西洪洞

楊姓的受姓始祖,為晉武公次子。晉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國(今洪洞縣),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趙姓——山西洪洞

趙姓,也是起源於山西洪洞縣。其始祖為造父。造父本是周穆王的車伕,因為周穆王馴出了八匹千里馬,帶著他巡遊天下,立下功勞而獲封地"趙"。後人以其封地為氏,稱趙氏。後來,趙氏後裔成為晉國"六卿"之一,權傾朝野,最後與韓、魏兩家共同瓜分了晉國。建立了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

比較出名的就是這五個姓氏了,也是人口比較多的姓氏,趙錢孫李,這裡就佔了兩個。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關於哪些姓氏起源於山西的問題,愛我城市列出了以下八大姓氏。

祁、伊、鄔、黎、杜、房、唐、陶、劉、範、先、士、居等,是血緣比較純正的帝王支系(堯後裔)。

1、王

  王姓起源於山西太原,始祖為王子喬,是東周靈王的兒子。

2、張

  張姓的始祖,叫揮,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相傳起源於太原。

3、郝

郝氏始祖為帝乙。殷商時期,帝乙將小兒子子期封在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基本上就是現在的郝莊一帶,稱為郝氏。

4、李

李姓起源於山西省洪洞縣皋陶,始祖為李利貞。

5、趙

  趙姓起源於山西洪洞縣,始祖為造父,他是周穆王的車伕,其封地為“趙”,他的後人也以封地為姓氏。

6、楊

  楊姓的始祖是晉武公次子,晉武公封次子於楊國,也就是山西洪洞縣,並稱次子楊候。

7、裴

裴姓本是嬴姓,是為伯益的後人。伯益有一個後裔名叫飛廉,他的裔孫被封於蘋邑(也就是山西省聞喜縣東部),稱為蘋氏。蘋氏的六世孫蘋陵,在周僖王時被封為解邑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經離開了蘋邑,稱為裴姓。

8、郭

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山西郭姓的發源:虢序後裔輾轉徙居晉陽及以北地區(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帶)。西虢、東虢、南虢等三國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後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後的郭姓是中華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愛我城市


劍茗2

我一直在想,人類是從一個人發展出來的呢,還是從一群人發展出來的?如果是從一個人發展出來的那麼全世界的人就應該是一個祖宗,就不可能有黑、白、黃種人,就應該都是一個人種,不應該有各種顏色的頭髮和眼睛。看來人類並不是從一個人發展出來的,在當時的遠古社會應該在中國的大地上也是有很多人的,這些人有的是個體,有的是群體,在當時雖然沒有姓,但像草木一樣應該遍地有人。而這些人就應該是一個一個的姓氏的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