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內閣在明代政治體制中的地位很微妙。一方面,它處於

皇帝與中央部、院之間發揮著協調的作用。明朝後期的嘉靖皇帝嚴嵩垮臺後,對內閣曾有一番評語,認為內閣“雖無相名,實有相職”。隆慶年間的首輔大學士高拱也說,內閣“雖無宰相之名,有其實矣”。

但是另一方面,內閣大學士卻又覺得辦起事來縮手縮腳。萬曆末年的內閣大學士葉向高就說:“閣臣無相之實,而虛被相之名。”

有人說閣臣是“有名無實”的宰相,也有人說閣臣是“有實無名”的宰相。到底該如何理解?

這需要從明朝內閣的由來說起。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北京故宮文淵閣

洪武十三年(1380 年),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及中書省丞相。從此,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近兩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廢除了。這意味著所有的中樞政務都要集中到皇帝一個人的身上。

有人統計,從洪武十七年(1384 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中,內外諸司的奏疏共有一千六百六十道,涉及的事情達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計算,朱元璋每天要閱讀二百零七份奏章,處理四百二十三樁政事

因此,廢除宰相制度帶來了兩個問題。首先,誰來協助皇帝治理國家;其次,六部、都察院等機構並列所帶來的支離破碎的中央權力,由誰來進行協調

廢中書省後不久,朱元璋設立殿閣大學士從翰林院中選擇儒臣為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向皇帝提供諮政議政的服務。洪武時期的殿閣大學士,對當時政治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從翰林院儒臣中遴選殿閣大學士以備

皇帝顧問的做法,為內閣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形制上的基礎,可以視為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到永樂初年,內閣制度初現端倪。朱棣即位不到一個月,即命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等七人入翰林院,“直文淵閣,參預機務”。朱棣命令入閣的七位閣臣,主要任務有兩項,一是為皇帝起草詔令,一是與皇帝商議機務

縱觀永樂一朝,內閣諸臣的品級雖然很低,官止五品,但賞賜卻往往是按照六部尚書的標準進行的。洪熙朝及宣德初年,內閣諸臣的地位和品秩迅速上升

內閣學士備顧問,最初多半是靠著與皇帝面對面的交談來實現的。然而,隨著皇帝日益深居簡出,大臣們跟皇帝之間的接觸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內閣學士的顧問之責,只能通過書面意見呈現,

面談為筆談所取代。這種書面交流越來越制度化,內閣開始代皇帝批答奏章,即“票擬”。

票擬又稱條旨、票旨、票本、擬票,是指內閣大學士用墨筆在小票上寫下意見,再將小票貼在奏疏之上,交給皇帝,以備決策參考。最早在仁宗時期,戶部尚書夏原吉就已經開始替皇帝票擬了。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夏原吉(1367~1430年),字維喆,湖南湘陰人,是15世紀初最有經濟才幹的名臣。永樂一朝二十二年,夏原吉當了十九年的戶部尚書,熟悉國家財政。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北征,夏原吉曾經輔佐過時年十三歲的皇長孫朱瞻基留守北京,被朱棣褒獎為“周公輔政”。

永樂十九年(1421年),夏原吉勸朱棣不要再北征,觸怒了朱棣,被捕入獄。後來,朱棣在北征途中死於榆木川,死前感嘆說:“原吉愛我。”朱棣逝世的消息傳回北京後,太子朱高熾來到錦衣衛大牢,賜夏原吉“御膳”,“諮國事”。夏原吉忠心耿耿地輔助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祖孫三人

內閣專職票擬,始於正統皇帝朱祁鎮時期。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去世,太子朱祁鎮年僅九歲。朱祁鎮即位後,廷臣請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

張太后遵守后妃“不預政事”的祖宗家法,不願意垂簾聽政,命凡事交內閣議決進呈,然後施行。內閣“三楊”,實際上相當於太皇太后所倚靠的一個“攝政團”。

黃佐《翰林記》載,正統以後,“始專命內閣條旨”。票擬製度的出現,是內閣制度完備的標誌。《明史·職官志》將內閣的核心職權概括為十六個字:“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其中,票擬批答,應該是重中之重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明朝中期皇帝列表

票擬的對象是諸司的章奏,表達的是內閣對章奏的處理意見。每次票擬之後,內閣都會留下底簿,稱作“絲綸簿”。票擬的效力雖然取決於閣臣對皇帝的影響力,但是在票擬成為一種制度之後,皇帝也不得不重視內閣的票擬。為此,內閣被稱作“政本之地”“政府”

內閣擁有票擬權的初期,票擬一般由閣臣商議而行。然而,到後來,入閣最早、最受皇帝眷顧的閣臣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稱作“首輔”“元輔”。晚明學者王世貞說,弘治、正德年間,閣臣中“居首者始秉筆”

。到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首輔的權力更大,形成了首輔專票的局面。

嘉靖時期,張璁任首輔大學士,其他閣臣翟鑾、李時沒有皇帝特旨安排,就不敢參與票擬。夏言任首輔時,每次票擬後即送往內廷,只是偶爾讓嚴嵩過過目而已。嚴嵩任首輔時,推薦性情柔弱的吏部尚書許贊入閣,但許贊卻從來不能參與票擬。百無聊賴時,許贊就感嘆說:“何奪我吏部,使我旁睨人。”意思是說,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我從吏部尚書的職位上弄過來,讓我坐在旁邊閒看別人!

由於萬曆皇帝年幼,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幾乎行使的是攝政

的權力。其他閣臣,唯張居正馬首是瞻。張居正父親去世時,在家三日不出,內閣辦事人員就用盒子裝著章奏到張居正家中讓他票擬,而內閣其他閣臣閒坐閣中,無事可做。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張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北江陵人

作為輔佐皇帝決策的機構,

內閣填補了明朝廢宰相之後的權力空間。內閣大學士也常被人們稱為“”。但是,內閣卻並不等於相權的迴歸。官員們在成為內閣大學士後,總是謙遜地說,自己是被命“文淵閣辦事”。內閣大學士只是皇帝的助手,並不能自主決斷事務

明朝後期的首輔大學士徐階說:“閣臣之職,止是票擬。”內閣大學士要想行使某些舉措或者彈劾某位官員,並不能直接上奏,而是需要囑咐六部、都察院或各省官員通過奏疏的形式發起建議,再通過票擬實現自己的意志

換言之,內閣大學士必須結納其他官員,才能實現自己的施政目的,同時也會形成自己的權力小集團

。這也是晚明黨爭風氣特別嚴重的一個間接原因。內閣常常發現自己處於艱難的夾縫之中,一方面得不到他們效忠的皇帝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卻還要面臨來自官僚集團的壓力。

實際上,為了獲得入閣的機會,官員之間不惜互相攻擊。崇禎年間,禮部右侍郎錢謙益擔心“廷推”時尚書溫體仁和侍郎周延儒會排在自己的前面,就暗中使力氣想讓溫體仁不列名於會推名單中。溫體仁便攻擊錢謙益典浙江鄉試時有舞弊行為,並且指使常熟人張漢儒告錢謙益貪肆不法。最後,錢謙益向司禮監太監曹化淳求救,使溫體仁辭職,而自己也削籍而歸,兩人都沒有如願入閣。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明亡清興中降清的錢謙益(1582—1664年):一生最愛柳如是

還有一些大臣,為了入閣,不惜奴顏婢膝,求助於宮中的宦官。例如,正德時期,宦官劉瑾權勢熏天,焦芳就是因為給劉瑾通風報信,才得以入閣為大學士;另一位大學士劉宇則是向劉瑾一次性送了上萬兩銀子,才得以入閣。

其實,明代的政治體制中,內閣確實不是相權的迴歸,而是由皇帝的秘書顧問機構,逐漸成長為一個超越單純的秘書職能的權力協調機構。它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取決於內閣大學士個人的政治能力及其對皇帝的影響力

其次,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受到君主專制權力的嚴重束縛勤政的皇帝可以繞開內閣的票擬直接批答;如果皇帝不同意內閣票擬,可以發回內閣重擬,或者傳口諭令內閣照自己的意思票擬;皇帝可以將奏疏留在宮中,不發給內閣票擬,也可以將已經票擬的奏疏留在宮中不往下發,稱為“留中”。

明朝晚期的萬曆皇帝就常將大臣的奏疏留中不發,以至於內閣無事可做。當時的首輔大學士葉向高

終日內閣閒坐,感嘆道:“安得票一疏,全我體乎!”意思是,要是能拿到一份奏疏來票擬一下就好了,也算能保全我這個內閣大學士的體面啊!實際上,儘管內閣偶爾會堅持自己票擬的意見,但歸根結底所有的權力還是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

而且,內閣大學士的選擇權,也操縱在皇帝手中。明代中後期,入閣成為內閣大學士幾乎是每個官員的夢想。至於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內閣大學士,則取決於許多因素。大臣的資歷、威望固然很重要,而且明朝中後期大學士的入閣也常要經過“廷推”這樣類似選舉的程序,但是官員入閣,歸根結底要取決於皇帝。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巍子伊能靜版/《白門柳》 柳如是 錢謙益

一般說來,如果一位官員曾經在皇帝還是皇子或者太子時做過他的老師,他進入內閣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像明代後期的著名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等人,都曾經是隆慶皇帝裕王府的講官。而且如果皇帝願意,可以特旨簡選自己喜歡的人進入內閣辦事。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統治了十七年,內閣大學士用了五十人,這充分說明專制君主在選擇內閣大學士時的隨意性

內閣權力還嚴重地受到宦官勢力的制約。幾乎在宣宗朝內閣獲得“票擬”權力的同時,宦官二十四衙門中最重要的機構司禮監獲得了“批紅”的權力“批紅”指司禮監秉筆太監按內閣的票擬,經皇帝審批後,用硃筆代皇帝寫出

。如此一來,章奏批答多半經由宦官之手,故有“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的說法,這裡的寺人就是指宦臣

隨著宦官干政的程度越來越深,內閣諸臣由於需要與宦官頻繁打交道,對宦官也就越來越客氣。陸深《玉堂漫筆》中記載,英宗天順年間,司禮監的太監到內閣,閣臣李賢只需要常服接見

彭時任首輔時,就要衣冠整齊接見太監,閣臣向西坐,而太監向東坐,太監中的第一人對著閣臣中的第三人。至於相送,之前李賢是作一個揖

便算送客了,後來送出閣就可以,到商輅的時候須送下臺階,到萬安的時候要送到內閣門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記載一個宦官的話說:當初我們見到張璁張閣老時,我們要打個躬;後來見夏言夏閣老時,我們只平眼正視就可以;現在嚴嵩嚴閣老見到我們,總是先拱拱手再進去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桃花扇

在宦官權力最厲害的天啟時期,非但不經內閣票擬的旨意經常自宮中發出,而且經過內閣票擬的章奏,也必須等到魏忠賢到了才敢批答

內閣大學士馮銓(1595—1672年)靠著投靠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非但復官,更在天啟五年(1625 年)晉升為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魏忠賢被崇禎皇帝清除之後,馮銓作為閹黨之一,被追究責任,論杖徒,贖為民。到清順治元年( 1644年),清兵入關,馮銓應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徵召,開始在清朝做官。

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朝改設內閣,馮銓以禮部尚書兼中和殿大學士。馮銓是在明清兩代都曾做過內閣大學士的人物。這也表明,

在內閣制度上,明清兩代是相承不替的。其區別在於,清朝皇帝更專制,似乎也更勤政,大臣奏章多由皇帝親批

一種制度的出現和消失都有著當權者各自的目的,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有它的必然性。在明朝手握重權的內閣,到了清代,變成了不再擁有票擬之權的內閣,從此也就失去了作為政治中樞的地位

明朝內閣究竟是有名無實還是有實無名?

卜憲群 總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

華夏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