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潘濬(音同俊),又寫作潘浚,表字承名,武陵郡漢壽縣(據說關羽的封爵漢壽亭侯,其中的漢壽指得就是這個地方)人。潘濬的表哥,便是諸葛亮的繼任者,蜀漢大將軍、安陽亭侯。238年,加官大司馬,總覽季漢軍政大權的蔣琬蔣公琰。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蔣琬

潘濬少年機敏,拜大儒宋忠為師,得到當時還服務劉表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的青睞。長成後,潘濬被劉表徵辟為江夏郡從事,下屬的沙羨縣令貪贓枉法,被潘濬治罪處決,此時震動了荊襄官場。後調任湘鄉縣令,在其治理下湘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劇照

赤壁之戰後,劉備暫代荊州牧的官職,任命潘濬擔任治中從事,屬於劉備身邊的高級佐官,雖然單看名字覺得沒啥意思,但實權和俸祿不在小郡的太守之下。劉備和諸葛亮為了奪取益州,先後入川,將其和馬良等士人留在荊州,讓其輔佐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但關二爺“善待卒伍而驕於大夫”,愛護士兵,而處理不好跟荊襄地區士大夫的關係。所以關羽跟屬下文官的關係,實際上便是貌合神離,而潘濬的關係更是緊張非常。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關羽

219年,孫權命呂蒙白衣渡江,襲破荊州。荊襄地區的士族階層為了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寫信勸降在關羽麾下當兵的親族們。關羽的部下官兵多為當地人士,見到書信後,軍心渙散,關羽軍不戰自潰。而且關羽驕傲自矜,不會處理跟士族的矛盾,士族在關羽敗亡後,紛紛轉投孫權門下。這群文官只有潘濬不去參見孫權,孫權認為潘濬有才幹,便屈尊親自登門拜見,給足了潘濬的面子,將其比作古代歸順的先賢能人。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呂蒙

良禽擇木而棲,潘濬這個人也就坡下驢,看到吳侯登門來訪,又見到孫權禮賢下士,對著潘濬涕淚橫流,伏床不起的,跟那位情商不好的關二爺形成鮮明對比。潘濬看到孫權對他的許諾後,見好就收,倒地下拜孫權。將自己所知道由劉備掌控的荊襄五郡的地理圖和軍事部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向孫權和盤托出。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孫權

孫權在其幫助下,吳軍勢如破竹,盡數佔領荊州。糜芳和傅士仁這類武將當叛徒,只是臨陣倒戈,開門獻城。而潘濬這種高級文士文官歸降,要比叛將造成的損失嚴重許多倍,恐怕劉備都沒想到,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荊州,在一夜之間被潘濬當做見面禮送給孫權。孫權為了報答潘濬,任命其為輔軍中郎將。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糜芳

武陵郡的從事樊胄本是關羽的舊部,當初被迫歸降孫權,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樊胄企圖聯絡當地的五溪蠻舉事,將武陵奪回獻給劉備。結果事發,潘濬向孫權請纓,帶領五千人馬將樊胄擊敗,並將曾經同事的首級獻給孫權,成為自己升官的墊腳石。潘濬因此功升任為四品奮威將軍,封爵常遷亭侯。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劉備

潘濬在孫權身邊的寵信程度,超過了部分當初跟其父兄草創江東的宿將老臣,潘濬不僅成為掌握私兵的統軍大將,還在孫權稱帝的時候當上了九卿之一的少府。盤踞在武陵郡的五溪蠻對於孫權來說一直腋肘之患,他們不僅受僱於劉備伐吳,而且經常擾亂周圍郡縣。潘濬因為他是武陵人的關係,讓其統軍剿滅了五溪蠻,潘濬和呂岱用時數年,斬獲數萬蠻族,五溪蠻從此沒落,潘濬解決了東漢光武帝以來,威脅武陵地區的五溪蠻之亂,立下首功。

235年,潘濬的表哥蔣琬在蜀國升任大將軍,武陵太守衛旌聽信傳言,將潘濬勾結蔣琬的謠言密報給孫權,但是孫權不信,反而將衛旌撤職查辦。

品行不好,他卻被諸葛亮重用,丟荊州害關羽,孫權還對他又敬又怕

陸遜

當時受到孫權寵信的權臣呂壹得勢,他膽大妄為,敢誣告丞相顧雍和左將軍朱據。太子孫登勸諫孫權,卻不被接受,潘濬決定手刃呂壹,但事情洩露,呂壹託病拒絕露面。直到呂壹被孫權誅殺後,孫權向諸位大臣道歉的同時,也表彰陸遜和潘濬公忠體國,責備諸葛瑾、朱然等人明哲保身。

239年,潘濬去世,其子潘翥襲劉陽侯爵位。小說《三國演義》中,潘濬多忌而好利,品行有問題,關羽的智囊王甫勸諫主公,不能重用潘濬。結果關羽不聽,而潘濬跟糜芳沆瀣一氣,世人只罵糜芳、傅士仁,卻忘了叛徒文人潘濬其人。連劉備和諸葛亮都沒發現潘濬這樣的重利忘義之徒,還將其留在荊州委以重任,只能說明他隱藏很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