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朝治蝗灾

转眼又要到蝗虫满天飞的夏季。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善于飞行和跳跃。大部分蝗虫不挑食,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小小蝗虫可是让人伤透了脑筋。一起来看盛唐时期的几次蝗虫灾害。

看唐朝治蝗灾

一、唐太宗吞蝗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大唐的京城长安周围爆发了一场蝗灾。

某日,唐太宗在御花园里见到不少蝗虫,便伸手抓住几只,朝天祷告:“民以食为天,你们吃了老百姓的庄稼,我今天也要吃了你们!”于是就把那蝗虫吃了。《资治通鉴》道:“是岁,蝗不为灾。”也就是说,这年的蝗灾没有造成太大的灾害。

然后就有些马屁精上书说“皇帝吞蝗之举感动了上天”,或者说“蝗虫害怕皇帝的威严而逃走”。

唐太宗吞蝗之举,表明了灭蝗的态度和决心。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行政系统高效的减灾赈灾工作才是真正起到决定作用。

看唐朝治蝗灾

二、蝗虫换小米

唐玄宗开元三年、四年,山东地区连续两年遭受较大的蝗灾,“三年,山东大蝗”、“四年,山东蝗复大起”。老百姓有的在受灾的农田旁烧香、祷告,献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杀蝗虫。

当时主政的是大唐另一名相姚崇,他建议中央派御史到地方监督各地官员开展捕杀蝗虫工作,并且把蝗虫尸体深埋。

姚崇的建议受到很大的阻力。有人认为蝗虫数目极多,不可能消灭光;甚至有人说:“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

姚崇力排众议,建议派遣使者到各地考察地方官员捕杀蝗虫的政绩,并通报各地。在各种积极的措施下,“连岁蝗灾,不至大饥。”

姚崇借鉴崔覃,为灭蝗虫,倡导用蝗虫换小米的办法,调动百姓灭蝗的积极性,在全国开展灭蝗运动。

看唐朝治蝗灾

从贞观和开元年间的的蝗灾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主流是对蝗灾怀有畏惧心理,称蝗虫为“恶物”,“焚香膜拜设祭而不敢杀”。所幸当时主明臣贤,开展灭蝗救灾的积极举措。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也只能取得“蝗不为灾”、“不至大饥”之类有限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