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立德人物|中流砥柱特鲁多,混乱时局的领航者

回顾加拿大二十世纪的历史,有位政治人物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他在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最伟大的加拿大人》的观众投票中名列第三名。民众钦服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喜爱他洒脱不羁、与众不同的性格。政敌即使蓄意攻击他,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于国家有着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加拿大现任总理正是他的儿子,一门两总理成了世界政坛又一佳话。

LEAD立德人物|中流砥柱特鲁多,混乱时局的领航者

这位集睿智、幽默、勇敢、蛮横等诸多气质于一身的正是有“改革家”之称的皮埃尔·特鲁多。

广取博闻,不断学习

1919年,特鲁多出身于蒙特利尔一个富有的法裔律师家庭,从小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1943年他取得蒙特利尔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后去往哈佛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二战结束后,他又前往巴黎政治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

多个国家的学习生活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英美法等国先进发达的社会体制,高度发展的经济水平给了他极为强烈的触动,他开始广泛接触世界上各种先锋新潮的理念,以期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能促进国家发展的道路。

LEAD立德人物|中流砥柱特鲁多,混乱时局的领航者

特鲁多曾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还于20世纪50年代支持过加拿大社会民主联盟党,为此,美国政府曾把他列入黑名单禁止入境。但是他并非纯粹的社会运动支持者,他不赞同斯大林关于国家的理念设计,在莫斯科旅行时甚至有过向斯大林铜像投掷雪球的举动,致使苏联也禁止他入境。特鲁多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治立场又转向了自由主义。

我们可以发现,特鲁多的思想一直处于一种流动状态中,他并不固化思想,也不死守传统。在他这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再是必须要抉择一方的立场问题。特鲁多视它们为资源,凡是能够借鉴且有益于国家的尝试皆可为之。

外交强势、特立独行

特鲁多大概是最令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头疼的西方政要之一了。二战结束后,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导,世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阵营划分使得所有国家必须有所选择,泾渭分明的局势营造了一种蔓延全球的恐怖气氛。表明身份立场的国家不敢轻易越过雷池向从属敌方阵营的国家暗送秋波。

特鲁多是个例外。他促使加拿大与红色中国建交,在西方政界和社会舆论的重重阻力下,毅然访问中国。在访问中国期间,他盛赞毛泽东主席是20世纪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不仅如此,他还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私交甚好。

LEAD立德人物|中流砥柱特鲁多,混乱时局的领航者

令人摸不清立场的外交策略,强硬独特的外交姿态令特鲁多广受争议。其实,特鲁多主动与社会主义国家牵手的外交政策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考虑。他希望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深信世界和平才是大势所趋,因此选择尊重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与人民。

这并非是他一时兴起,早在1960年,时任律师的特鲁多就与朋友参加了关于中国的考察团。回国后他与朋友合写了《红色中国的两位天真汉》,展现了一个客观、真实、亲切的中国。

除了调整与社会主义的外交关系外,特鲁多还反思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他希望加拿大与美国保持距离,也考虑过退出北约组织,摆脱掉“美国附庸”这一国际形象。在他任期间,加拿大时常就外交政策与美国发生摩擦。美国认为特鲁多大摆精英主义的架子,他反讥美国五角大楼的人是群“无聊小人”。

特鲁多转圜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努力成为冷战时期难得的调和剂。正是由于他的存在,许多硝烟弥漫、一触即发的纠纷得以冷静和平地处理。1983年底,特鲁多访问了北约和华约的许多国家,希望双方能达成一项削减核武器的协议。为表彰特鲁多在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芝加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基金会授予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平奖章。

锐意改革,成就历史

特鲁多的政治立场在转向自由主义后,不久就加入了自由党并参加大选。1965年,特鲁多被任命为皮尔逊内阁的司法部长。

在司法部长任间,他敢为天下先,做出了许多惊世之举。比如,将同性恋从刑法中废除,其理由是:“卧室里的事国家管不着。”比如简化离婚程序,再比如使人工流产合法化,这些话题时至今日在基督教国家仍极具争议。特鲁多敏锐地捕捉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领域中将面临的伦理问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提供了一套极具操作性和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自信蓬勃的朝气,扎实稳健的政绩使特鲁多一跃成为青年人的偶像,甚至一度掀起一股“特鲁多热”。人们讨论他穿着拖鞋去众议院,讨论他与史翠珊的情感纠葛,讨论他西服上常别的那支玫瑰。突出的形象,鲜明的标志从不会让这位政坛新星缺少话题。1968年4月,特鲁多击败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出任自由党党魁。尽管党内保守派对他十分不满,但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他向权力的更高处迈进。

LEAD立德人物|中流砥柱特鲁多,混乱时局的领航者

1968年在联邦大选的魁北克省庆祝游行中,一些独立主义分子发动骚乱,有人向特鲁多就座的看台投掷杂物。特鲁多拒绝助手们对自己采取保护措施,而是从容不迫地坐着面对暴徒。运筹帷幄的大将风范,不惧危险的勇士精神给加拿大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天,特鲁多轻松赢得大选。

特鲁多在1968-1979年、1980-1984年两度出任加拿大总理。在总理任间,他起草了《加拿大宪法》,批准通过了加拿大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权利和自由宪章》。他的许多政治举措对加拿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构和国际形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特鲁多身处加拿大历史上的转型期,彼时关于加拿大未来的国家想象与国家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有着许多不可知的危险境遇。特鲁多凭借自己的才华与胆识,敢于肩负国之重任,领航着一国民众从泥泞走向通途,是殊为不易的。有人如此评价他:一个带领加拿大度过了历史上最混乱日子的人。的确,他是天生的领袖,他从蒙特利尔出发,最终成就了历史。他是加拿大的骄傲。

也许,特鲁多的儿子在他的葬礼上的一席话更能体现出特鲁多对国家的感情:“我父亲的基本信仰绝非来自任何一本教科书。它源于他对所有加拿大人的热爱和忠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