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作为清朝最雄才大略的皇帝,康熙在历史舞台上的第一场重头戏就是智擒鳌拜。康熙8岁(6周岁)登基,主少国疑,实权掌握在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手里。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康熙六年,首辅大臣索尼病逝,14岁的康熙亲政。但仅仅两个月后,鳌拜便擅权杀死了次辅大臣苏克萨哈,四大辅臣中只剩下鳌拜以及鳌拜的同党遏必隆。康熙虽然亲政,但鳌拜大权在手,独揽朝纲,他的皇帝之位仍是有名无实。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康熙帝虽然年少,却十分有主见有智慧,他立志除掉鳌拜,以求还政于朝。康熙精心选拔身手敏捷的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实则是为擒鳌拜做准备。鳌拜认为康熙小皇帝只是贪玩沉迷嬉乐,并不以为意。然后,康熙帝又逐步把鳌拜的亲信派往外地当值,让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卫戍权。一切准备就绪后,好戏上演。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毫无戒心,仍似往常一样欣然前往,不料,他刚一入宫门,就被一群少年侍卫扑倒在地,毫无防备的鳌拜只能束手就擒。鳌拜被擒住后,康熙列举其30条罪状,条条当诛灭九族,康熙决定从轻发落,将鳌拜判处斩立决。但是,康熙最后并未真的处死鳌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鳌拜行刑之前,请求最后再见康熙一面,康熙顾念旧情,准予觐见。见到康熙后,鳌拜二话没说,先是脱掉上衣,露出了满身密密麻麻的伤疤,看得年少的康熙屏住呼吸,不明就里。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原来这些伤疤全是鳌拜为清朝打江山时留下的。其中有一次,康熙的爷爷皇太极身陷险境,鳌拜冒死相救,被砍成重伤,这就是他身上最致命的一条伤疤的来历。听完鳌拜的这些讲述,特别是见了那条又宽又长的伤疤后,康熙不禁潸然泪下,他因感念旧恩,动了恻隐之心。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回想当初,鳌拜确实曾为大清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而今他虽然跋扈专权,藐视皇权,但并无篡位弑君的迹象,不世功勋更是不可磨灭。就这样,康熙决定免除鳌拜的死刑,改为削职监禁。

康熙决意处死鳌拜,鳌拜脱掉衣服后,康熙却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鳌拜被囚,遏必隆也因勾结鳌拜被削去爵位,从此以后,康熙真正掌握了大清王朝的实权,开启了他通往千古一帝的辉煌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