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飛越軍艦,自冷戰起即常有為之,其針對性與威嚇目的十分明確

戰機飛越軍艦,自冷戰起即常有為之,其針對性與威嚇目的十分明確

資料圖

戰機飛越軍艦,自冷戰起即常有為之,其針對性與威嚇目的十分明確

資料圖

因為在該地區各有其戰略利益所需的緣故,俄方也罷美方也罷歐洲也罷,都不太可能輕易地就放棄插手該地區的事務。而且很顯然其對抗程度也一直在逐步地升溫,從最開始通過扶植武裝派系的間接干涉,到本國武裝力量的直接介入,也不過經歷了短短數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雖然兩方的武裝力量沒有在明面上發生衝突,但顯然各種摩擦和對峙是少不了的。而對於雙方各自支持對象的敵對勢力,雙方更是不吝親自動手。僅僅在前幾天,美英法還對敘利亞境內的目標聯手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導彈攻擊行動。

戰機飛越軍艦,自冷戰起即常有為之,其針對性與威嚇目的十分明確

資料圖

在不能直接交火,卻又非常需要表明立場的情況下,威脅性的舉動就必不可少了。除去在各路宣傳陣地上進行的唇槍舌劍的較量之外,在軍事領域,各種嚇阻的舉動也是頻頻出臺。比如高調宣佈部署某型導彈某型飛機等等,又比如讓戰機掛彈去故意靠近對手的軍事設施和目標。在冷戰時期,因為不希望演變成熱戰的緣故,雙方的戰機就經常使用這種接近但不開火的形式來挑釁對面的部隊。而俄羅斯方面既已決定在敘利亞站住腳跟,用這個舉動去威嚇同樣想插手該地區的法美艦船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