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首先纠正一下前文关于鹰击-18的一个错误,鹰击-18最后20公里并非完全没有制导,它要依靠惯性制导来维持一个预计的路线进行飞行。也就是说,按照导弹在发射出超音速段前最后预测敌舰的运动要素,打一个提前量出去——玩战舰世界的同学想象一下,这其实是一枚飞行速度和炮弹一样的直航雷……差不多就是那个感觉。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3马赫的速度下,飞过最后20公里其实只要约20秒,在这20秒时间内,一艘30节航速的战舰以最大速度横向运动距离不过300多米,也就是“尼米兹”级航母一个身位,就算它能违反物理定律,瞬间原地不动,也不过让鹰击-18从打中船头变成打中船尾——何况鹰击-18可以按照惯性制导的引导,飞向预计敌舰的位置,实际上即使是打长100米左右的护卫舰,命中率也是可以保证的。当然如果敌舰尺寸再小一点,就难了。

相比之下,如果是亚音速导弹,飞过左右20公里,需要60秒左右,足够雷达控制的近防炮实施好几轮射击,除非能够同时又多枚导弹饱和掉敌人的火力通道,否则是没什么突防率可言的。

还有,关于鹰击-XX的射程和飞行速度,是掺了水的。请各位读者自己打个折吧——具体打几折,就看你对中国的科技有多少信心了,肯定是不可能超过我说的数字(四位数射程,10马赫)——当然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还不到50%就是了……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至于为什么能在垂发系统里装这么大导弹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充分利用垂发系统的每一寸空间,其实新通用垂发里面的空间还是很可观的。具体怎么利用,等鹰击-XX可以说的时候大家自然知道——或者你们也可以去问施佬,毕竟施佬已经是上过某舰的大佬了。

还有人说高超音速导弹怎么解决制导的问题——我只能说认为“黑障”绝对无法克服的人,应该是看90年代科幻小说不能自拔了——中国航天都已经在研究黑障通信问题了。所以,当然是用雷达制导——具体怎么工作呢?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近几年来相关的论文,其中已经提出了很多想法,鹰击-XX运用了其中的一种,具体是什么呢,以后咱们再说。反正它肯定有效,否则“东风-17”是怎么达到命中精度几米之内的呢?

接下来说今天的话题。

“防空游击战”——新型导弹结合难缠战法,令人头痛

今天,也门武装又一次上了世界各国的新闻,他们的“陆地米格-29”防空游击战再次取得战绩。

在关于此事的新闻当中,笔者已经吐槽了“爱玩红旗2的Friends”们,用的666的“近快战法”,但从R-27这两次作战,还有很多可以延伸的事情可以说。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首先,是关于美国近年来给台湾推销的“防空游击战”。

我们知道,近年来美国兰德公司给台湾推销“防空游击战”概念,就是说,让台湾买一大堆美国的高机动式防空导弹,放弃靠“爱国者”和F-16“决战境外”的脑残想法。

这些高机动防空导弹干嘛呢?

抽冷子打一发——说白了就像胡塞武装现在干的这样。

只不过美国的雷达和防空导弹,那比米格-29战斗机上拆下来这套东西,那是强得多了。

而且美国人强调,你别看这样看起来会让共军的飞机在你头上来回飞,但现在的战斗机都很金贵的,只要能持续给空袭一方造成出其不意的打击,积小胜为大胜,打掉几十架飞机,对面就很肉痛,而且能给共军总体的作战带来很大的迟滞了。如果你再买我几万发“标枪”,也不要坦克了,就让你的草莓兵,哪怕他们打掉导弹之后再投降,也足以让共军损失惨重——总体战败的速度比你现在这样和共军正面对抗反而慢。说不定你就能拖到美国爸爸来援……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虽然说,关于此事大家肯定嗤之以鼻,就凭“草莓兵”那德行还想玩这种作战?

要知道,“游击战”的前提是敌强我弱,坚持游击战的一方在敌强我弱的前提下,必然是以血肉拼钢铁的。

大家嘲笑沙特老爷兵不会打仗,被R-27干掉好几架飞机的同时,请去找个也门现在的卫星照片看看,看看你能否数清各种军民用设施被炸了多少弹坑吧。

所以说,游击战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即使是在我国,粟裕大将就曾向毛主席进言,如果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进攻我国,不能把过去的一些旧经验单纯套用过来,必须死守重要城市,不能轻易放弃,指望游击战退敌。后来我国在内蒙修建的人工山、在东北修建的若干永备工事群和人防地下工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我们要沦落到靠游击战与敌人周旋的地步的。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但美国人的建议,也确实有其价值。

台湾现在也算是部分采纳他们的建议,目前计划中2020年以后,用“天剑2”机动防空系统取代“霍克”就是一个例证。

“天剑2”系统的特点是高度机动,相比之下,“霍克”系统所配备的雷达、伺服车辆并不比解放军早年装备的红旗-2系统少多少,也是“走起来一大串,停下来一大片”的货,为什么解放军会想到用最后一批退役的歼-6去改造“超大型反辐射无人机”?就是准备拿去压制机动性不佳的“霍克”的,“霍克”一个阵地上备单不过12发,歼-6一个波次过来,你打完发射架上的导弹以后,是停在原地进行装填呢,还是机动呢?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装填的话,下一架歼-6无人机就会一头栽到你阵地中央——好吧,实际上大概是你阵地或附近不知道什么位置——上面可有足足2吨炸弹(歼-6无人机机内多个地方装填的炸药加一起约1吨,后期无人歼-6为了增强杀伤力,还挂4枚250公斤炸弹)……你敢停在那等死?

那你撤收,但问题你收起来,就等于失去一块空域的控制权——后续机群赶过来,你很可能就会被炸死在路上——毕竟“走起来一大串”,肉眼都能看到你了。

至于“爱国者”导弹——我们可以注意到台湾给它造了工事,但是那顶多是防爆隔墙,因为你防空导弹现实中不可能像“第三新东京市”那样,平时收在地下,战时升起来发射的,它们就露天放在阵地上,而这个防爆隔墙其实只能避免被250公斤炸弹之类的东西炸掉一个发射架的时候,弹片炸伤另一个发射架——其实也未必……

实际上来打你的可能是东-15、东-11,乃至东-16导弹的集束战斗部,到时候成千上百的死亡“天使”从天而降……整个阵地上不会有死角的……

而你如果在第一波导弹过来的时候就撤收躲避?

……?

那还要你们这些“反导”单位作甚啊!?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但看看沙特老爷们拿“爱国者”拦截老旧的“飞毛腿”或者“无尾翼飞毛腿”(一下子想不起来伊朗人那个导弹叫啥了……)的成功率吧,草莓兵们有没有勇气试一试美国爸爸到底有没有吹牛呢?

何况大陆的导弹可不是这种液体燃料,也没什么突防设计的辣鸡,那可是有一系列突防设计的……

“爱国者”阵地肯定是第一波导弹重点目标,基本上不可能幸存到战争第二天的。

况且,今天解放军的反辐射作战能力也不是开玩笑的,歼-10、歼轰-7、苏-30挂着鹰击-91导弹过来的时候,你爱国者的雷达是开机还是不开机呢?……

这么多艰难的抉择……小草莓:你到底打算怎样嘛!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不过其实,各位台军弟兄们,这也不是很难的抉择啦,美国兰德公司都已经给你们算过命了啦:6小时内台湾的防空系统就过了“半衰期”,也就是折损过半,24小时以后,除了一些“毒刺”导弹和分散的高射炮,就啥都不剩了啦……

所以还想啥呢?听到防空警报就跑啊,离开那些危险的防空导弹和雷达阵地越远越好啦!顺便别忘了祈祷,免得歼-6无人机砸下来的时候运气不好掉在头上啊……

在如此严酷的生存压力面前,台军如果化整为零,用大量探测距离40公里,可以用“悍马”车拉着到处跑的“哨兵”雷达和跟这些雷达一起活动的“天剑2”导弹——当然最好还是美制“阿姆拉姆”飞弹啦——组成大量的游击导弹小组……

这还是挺可怕的,因为“天剑2”虽然性能也就一般,但却好歹也是相当于主动制导的“麻雀”,比R-27导弹那还是高级的多了,发射后不管啊。而“哨兵”则是X波段的多功能雷达,能直接承包从搜索到攻击一条龙服务。

这套系统如果采取“近快战法”实施伏击,对于遭到攻击的飞机来说,就相当于你完全不知道的地方突然有另一架战斗机向你发射一枚中距导弹,在它发射导弹之前,你根本就看不见它。因为这些单位太小,很难对其进行监视。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当然了,按照美军的做法,需要执行低空任务的时候,可以带一发反辐射导弹,近距离上突然遭到照射,二话不说甩过去——但问题是对于主动制导的防空导弹来说,你导弹甩过去,它导弹也可能已经甩出来了,然后可能就是同归于尽……

所以这种导弹非常讨厌。

当然了,作为一种防空导弹本身,“天剑2”或“阿姆拉姆”和中国用于对外出口的同类产品“天龙50”比,作战斜距等性能要差一些,但其致命性依然不可小觑。

连R-27都能用近快战法两次击中F-15,说明这种“地面隐身战斗机”的打法还真是挺厉害的。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第二件事,就是其实现代战争条件下,防空系统的机动性还是挺重要的。之前扬基老师就说过这事嘛。我国参加俄罗斯“天空之钥”竞赛,发现俄国人真的非常重视S-300系统的机动性,这个比赛当中,比的就是快速撤收,快速机动,再快速展开,快速攻击。否则的话,在欧洲这种敌人火力打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情况下,你在一个阵地上停留时间长了,被摧毁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其实不光是苏联,你看德国境内的“爱国者”导弹部队,冷战时期的照片里他们总是把拖车挂在雷达车和发射车上的, 就是方便随时机动。而部署在其他地区,或者其他时期的“爱国者”导弹就比较少有这种状态了。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说明即使是射程超过100公里的S-300P、“爱国者”系统,在现代战争中,也必须时刻保持机动。

我国空军地导部队,长期以来担负国土防空任务,时间长了,没有俄空天军地导弹部队遗传自苏联时代,这种应对欧洲这种,地域小,强度高全面热战的意识。所以反而可能有种,“我导弹射程那么远,为什么需要机动”的感觉,因此更强调电子对抗、依托完整国土防空系统抗击隐身、高机动、高速度目标,乃至反导作战的训练。

事实上,我国给S-300PMU和红旗-9部队配属的雷达也要比俄军S-300PMU多——当然这里面有俄罗斯钱不够的问题,老生常谈的,俄军装备9L96雷达是在装备S-400之后,而我国的S-300PMU2就有这个雷达——但这里面也可看出双方对空军地导部队战时使用的想定是有差别的。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当然了,作为一只擅长学习的部队,我军碰到这种事自然是见贤思齐。如今地导部队也已经加强了快速撤收,快速机动等科目的训练,让自身更贴近实战的需求。

事实上,能够快速撤收、展开,隐蔽部署的远程防空导弹,在战争中的作用也会更大。对于飞机来说,防空导弹在开火前,你是看不到它存在的——这有点像二战时代说反坦克炮——而隐蔽远程防空导弹的可怕之处在于,如果对手指挥官是个老手,把你放到他导弹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开火,那基本保证你看到对方开火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处在“不可回避区”的最中央位置了,不论如何是不可能靠机动躲开的,凭你飞机上的干扰也压制不了对面的地面雷达……基本上是必死之局。其实这还是有点像被一架躲在地面高度的隐形飞机打,只不过这次飞过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导弹。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胡塞用“中国战法”击中F-15 却意外指引防空导弹发展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