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俾斯麥號與大和號誰的戰鬥力更強?

不再猶豫9983

這種問題還用問?


你心裡沒點B數嗎?

二戰建成戰列艦中,大和在戰列線對戰方面是無敵的,而俾斯麥則是二戰新造艦最爛之一跟喬五差不多。兩者戰鬥力差的太遠,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大和打俾斯麥就像戰列艦打戰巡一樣,俾斯麥根本就沒有勝算。

大和級無論是防護還是火力都遠強於俾斯麥。裝甲方面大和有410mm20度傾斜主裝,在20000米等效厚度約為560mm,跟560mm炮座裝甲類似,是所有新造戰列艦中最強的垂直防護。200mm水平裝甲和270mm炮塔頂部裝甲也遠強於其他所有戰列艦。而且大和型的主炮塔正面厚達650mm,可以說是防護過剩的,即使是自身的主炮在零距離也無法擊穿(大和主炮正面有45°角)。更何況大和型還有延伸到水下的大厚度水中蛋裝甲,二戰最強水中蛋防護不是說著玩的。雖然沒有達到400kgTNT的放雷水準但是大和在炮戰時核心倉的防護算得上是完美的。有人認為大和的副炮和煙囪有防護漏洞,實際上這是不存在的。大和型的副炮在主水平裝甲上的升彈井開口有重裝甲的圍欄,可以阻止炮彈進入,而排煙口則有380mm厚的蜂窩裝甲,想當然的認為炮彈可以從副炮升彈井和排煙口打進核心倉的思維完全是不經思考的表現。

利根級的彈藥庫和排煙口有裝甲圍井阻止炮彈進入,大和型的副炮升彈井跟利根級一樣有裝甲圍欄,
大和型的設計師松本喜太郎稱其為Coaming Armour,炮彈根本不可能通過副炮升彈井進入彈藥庫,認為大和副炮升彈井是弱點的小白可以洗洗睡了。你以為設計師傻啊!

還有人說大和型的裝甲質量遠不如俾斯麥,實際防護弱雞,這根本就是想當然的胡說。根據神教翻譯的一系列英國海軍部官方檔案至少從英國方面所作的測試來看: 在600磅厚度級別,日本VH的抗彈性能優於英國CA中的最佳樣本,而德國KC n/A的抗彈性能僅與英國裝甲中的平均水準大致相當。 而在520磅厚度級別,從提爾皮茨號上拆下來的德國KC n/A,表現不如英國裝甲,僅僅與從羅德尼號上拆下來的老式裝甲相當。

神教根據翻譯過來的英國美國檔案得出的結果是600磅厚度級別:日本VH>英國CA最佳樣本>英國CA平均水準>=KC n/A

520磅厚度級別:英國CA>德國KC n/A

240磅厚度級別:日本MNC>英國NCA

200磅厚度級別:英國NCA最佳樣本>英國NCA平均水準=德國Wh

130磅厚度級別:英國NCA最佳樣本>德國Wh>英國NCA平均水準>日本CNC

大厚度下日本的VH要比英國美國的同厚度裝甲要強,德國裝甲比日本強完全是想當然的結果。大和的核心倉對炮彈的防護是完美的

俾斯麥的防護就很弱了,水平裝甲只有80mm主裝加50mm炸彈甲板,等效厚度只有120mm左右,喬五的主炮在24km外都可以擊穿更不要說大和了。有人說首相的110-120mm穹甲加300mm主裝防護效果超群,實際上炮彈在遠距離擊中穹甲和主裝重疊的部分的概率非常低,只有不到30%,炮彈更可能擊中垂直裝甲和145mm上裝和穹甲重疊的地方。而且俾斯麥級的炮塔正面只有350mm,炮座更是隻有340mm,,還有180mm的傾斜天窗,炮組的防護很爛。更何況俾斯麥級的藥庫倉上置且穹甲後面沒有防崩落裝甲,即使炮彈沒有完全擊穿穹甲裝甲飛濺的碎片也會引爆俾斯麥的彈藥庫,格奈森瑙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沒有擊穿彈藥庫穹甲的區區500磅炸彈點了煙花,俾斯麥號的彈藥庫垂直防護實際上並不是紙面上很好。
俾斯麥的彈藥庫連防崩落裝甲都沒有,藥庫上置即使是裝甲碎片都能被點菸花。俾斯麥最後之戰中彈藥庫沒有被誘爆實際上是彈藥庫注水的結果

很多人吹噓的穹甲實際上是浪費排水量的落後思路。集中防護相比穹甲可以節省大量的空間,穹甲艦穹甲上方的空間實際上是完全不能佈置重要設備的,穹甲設計不可避免的會拉長加寬核心區,大大增加了核心區面積實際上是削弱了防護,這就是俾斯麥防護沒有實際上那麼好的原因。
穹甲設計會浪費大量的空間,紅圈上的面積實際上無法佈置重要的設備,要佈置足夠的動力只能加寬拉長核心區
,等於削薄了核心區的裝甲防護

而火力方面,俾斯麥新15英寸的炮口初速因為技術問題被大削一刀,原本780m/s的初速被硬砍成720m/s,本身高速輕彈遠距離存速就不好還被整成中速輕彈,穿深完全是弱雞。

這是俾斯麥skc34穿深 0yd (0m)29.25' (743mm)---2,690fps (820mps)0

5,470yd (5,000m)25.49' (647mm)0.54' (14mm)2,385fps (727mps)2.4

10,936yd (10,000m)21.80' (554mm)1.44' (37mm)2,103fps (641mps)5.8

16,404yd (15,000m)18.41' (468mm)2.38' (60mm)1,864fps (568mps)10.4

21,872yd (20,000m)15.38' (391mm)3.38' (86mm)1,677fps (511mps)16.4

27,340yd (25,000m)12.83' (326mm)4.53' (115mm)1,552fps (473mps)23.8

32,808yd (30,000m)10.89' (276mm)5.88' (149mm)1,499fps (457mps)31.9

38,276yd (35,000m)9.43' (240mm)7.59' (193mm)1,516fps (462mps)40.3

可見俾斯麥主炮在35000m的極限射程上也無法擊穿大和的水平裝甲,想要擊穿大和560mm的炮座裝甲也必須接近到10000米,而且如果大和擺角度的話大和對俾斯麥的免疫區就會更加驚人。況且大和的彈藥庫是下置的,俾斯麥想要擊中大和的彈藥庫基本上要靠水中蛋,而大和型的水中蛋防護是二戰所有戰列艦第一的(比未建成的蒙大拿要強),實際上比擊穿主裝要更難。

而大和型的穿深就非常優秀了,二戰最強戰列艦主炮名副其實。
這是大和級的經驗式穿深,實際上經驗式計算穿深並不準確,大和型的主炮穿深被嚴重低估了,日本人用VH裝甲實測大和型的主炮20000米垂直穿深566mm,30000米水平穿深200mm(大和型性能要求20000m–30000m抵抗自身主炮攻擊,大和型主炮實際穿深可以按照大和自身的防護水平計算),俾斯麥的水平裝甲和上裝和水平裝甲重合的地方在22000km處就能被擊穿,正常情況下俾斯麥對大和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免疫區。


而且大和型的主炮還有水中彈的加成。日本的水中彈優化炮彈可以在25°入水角度下潛25倍彈徑,此時存速還有一半,可以擊穿接近100mm的裝甲,即使是大和型自身的動力艙都擋不住,只有被整體墊高的彈藥庫可以防護自身的水中彈。可以說大和91型炮彈可以在水下10m輕易擊穿俾斯麥的40mm防雷裝甲,按照這種思路俾斯麥對大和根本就沒有免疫區。
大和型的91型炮彈入水後被冒頭部和風帽脫落露出平頭彈體,而且91型炮彈還有船尾,可以減少水下的阻力。



平頭彈水下彈道平穩,不像普通炮彈入水後容易翻滾,大和型的91炮彈入水後會深入水下擊中敵艦的水下部分。而且平頭彈頭會產生空泡,水下阻力相比普通炮彈甚至更小,入水後速度減小的速度比正常計算的還要低。

很多人認為水中彈是小概率事件,實際上戰艦的炮彈投影面積上水下部分的面積比主裝面積還要大,水中彈出現的概率甚至可以達到30%-40%,華盛頓攻擊霧島號命中的19發炮彈就有5發水中彈,威爾士親王和俾斯麥就互相命中了一發水中彈,導致俾斯麥一個輪機艙進水,胡德第一次齊射水中彈擊中彈藥庫秒殺布列塔尼就是水中彈威力的體現。


美國的
博伊西號巡洋艦就被日本巡洋艦的水中彈命中彈藥庫,如果不是迅速進水淹沒了彈藥庫必定是殉爆的結果

有些人腦補大和的炮擊精度很不足,實際上這是經不起推敲的。大和型在薩馬島海戰有32000m外第三次齊射就跨射白平原並靠水中彈擊傷它的記錄。大和型裝備了所有二戰戰列艦中基線最長的15m光學測距儀,遠強於俾斯麥的光學測距儀,而且大和也有雷達測向射擊的能力。加上所有戰列艦中最好的穩定性和重型炮彈受風偏影響小和日本水兵的高訓練程度,大和型的炮擊命中率不會比俾斯麥差。




大和在32000米處的齊射白平原的水柱,散步可以說是非常小的,想要命中戰列艦級別的目標並不是不可能的
白平原號被大和近失彈命中造成的傷害,由於護航航母吃水淺,換成俾斯麥這就是一發水中彈了

俾斯麥對胡德進行第一次齊射時距離只有不到22000m,而且第五次齊射才跨射胡德號,大和第三次齊射就跨射32000米外的白平原號。兩者的遠距離射擊能力完全就不在一個水平上。俾斯麥面對在30000米外開始射擊的大和型完全就是被吊打。俾斯麥級的主炮即使在極限射程處也無法擊穿大和型的200mm水平裝甲,兩者航速只有2節的差距,大和級鍋爐過載可以達到28.5節的航速,而俾斯麥也只有29.5節的航速,30.5節航速的是提爾比茨號。俾斯麥想頂著大和的主炮接近到10000m的距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依靠3節的航速差距從30000m接近到10000m需要3.7個小時(其實兩者為了保持火力會有航向角,並不能這麼算,這只是讓你們有個概念),足夠大和打200個齊射了,俾斯麥動力艙挨個一發就會減速到25節,實際上俾斯麥根本就沒有可能接近到離大和10000米的距離。一艘俾斯麥面對大和根本上就是送人頭的。

正常情況下戰列線對轟大和可以對抗三艘俾斯麥,面對一兩艘俾斯麥根本就不虛。大和擺角度發揮主炮火力並拉距離足夠在兩艘俾斯麥追上大和的時間裡將他們都打減速,俾斯麥只有強衝到10000米這一個選擇,在大和的免疫區裡對射的結果肯定是俾斯麥死完大和核心區毫髮無損只是非核心區有一定損傷,兩艘俾斯麥級對付一艘大和都非常懸。

歷史事實已經證明洗甲板沒有用。河口之戰中英國兩艘輕巡打中斯佩伯爵號18發150mm炮彈,命中炮塔正面和垂直裝甲的炮彈全部被彈開,根本就沒有造成什麼像樣的損傷,而阿賈克斯號區區兩發203mm炮彈就撕裂了斯佩伯爵的垂直裝甲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洗甲板你想洗什麼?廚房還是廁所?戰列艦遠距離的命中率導致根本就沒法靠大量炮彈命中非核心區進水過多使戰艦沉沒,洗甲板只是無法擊穿敵方核心區時不得已的選擇,想靠洗甲板擊沉戰列艦,洗洗睡吧!

所以,俾斯麥跟大和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兩者的戰鬥力差距甚至超過戰巡和戰列艦的差距,從幾乎所有的角度比較大和性能都遠遠強於俾斯麥。


超視距天波雷達

【如果比戰鬥力,大和完勝俾斯麥;如果比戰績,俾斯麥完勝大和】


大和與俾斯麥分別代表了日本和德國戰列艦巔峰之作。但是如果比戰力,日本的大和無疑是最強大的,460mm主炮外加全裝甲防護,這絕對是二戰時的巔峰之做,但是大和卻有個不雅的稱號:“大和旅館”,日本一直將大和和武藏這兩條最先進的戰列艦當成最後決戰的籌碼,希望最後決戰能一鳴驚人,扭轉太平洋戰局,給美國人一個驚喜。結果錯過了最佳交戰時機,最後美國航母越來越多,飛機越來越多,而大和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卻沒有抓住中途島海戰後美國航母空虛期這個大好時機,反而在這個時期躲藏起來毫無作為,最後被美國200多架飛機圍攻炸沉了。好像有擊沉兩條驅逐艦的戰績。


而俾斯麥戰列艦數據就比大和差遠了,主炮380mm,裝甲設計比較落後,但是德國的鋼材質量聽說很好。俾斯麥第一次執行任務就將英國海軍驕傲、世界最大戰列巡洋艦胡德號擊沉了,關鍵是他還吸引了英國四十多條軍艦圍攻他,被發現後激戰了整整兩天半,最後打得俾斯麥所有的主炮都被炸沒了,實在沒辦法了,選擇了悲壯的死法:自沉。


讓俾斯麥最出名的不是他擊沉了胡德,而是他吸引了半支大英帝國海軍前來圍剿他,其實被圍剿後也是各種逃,沒有還擊的機會,不過裝甲雖然不厚,卻非常經抗,主炮什麼的都被打沒了,自己都還沒沉,確實有些不可思議!至於他秒殺了胡德運氣成分很大,第二就是軍艦上的兵素質很好,一炮穿透甲板幸運的擊中副彈藥倉,然後引爆主彈藥倉,瞬間讓胡德斷成兩截。

所以大和戰鬥力爆棚,但是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而俾斯麥戰機也很高,因為英國出動半支海軍才將他剿滅而名聞世界。


狗刨電競

俾斯麥號與大和號相比,不論從戰艦本身、還是從實戰分析,前者的戰鬥力都是遠遠遜色於後者的。

不用翻查兩者的詳細資料,只要堆砌出主炮和裝甲帶的數據,結論就一目瞭然。

俾斯麥號戰列艦,裝備四座雙聯裝炮塔,八門SK-C/34型380毫米主炮,該炮的技術參數不再贅述,只需要知道,即使在二戰爆發前夕,由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存在,俾斯麥的主炮口徑在各國現役戰列艦、戰列巡洋艦裡還屬於上游,只比著名的“七巨頭”——美、英、日保留的七艘406毫米以上口徑戰列艦要小。

但是到大戰後期,各海軍強國的巨炮重艦紛紛登場,俾斯麥僅僅八門380毫米的口徑就顯得有些孱弱,更不用說該炮的36.5公里射程、遠界穿甲能力僅170毫米的威力,在各國的380-381毫米主炮裡幾乎墊底。

而大和號戰列艦呢,裝備三座三聯裝炮塔,九門九四式460毫米主炮,該炮的威力,客觀上講算是戰列艦主炮裡的No.1,雖然受限於日本的鋼材冶煉和加工技術,實測威力比美軍戰列艦的MK7型406毫米主炮也強不了多少,但理論上的確可以在交戰距離上擊穿二戰所有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只有大和級自己的主裝甲帶能抵禦九四式艦炮的轟擊。

由此可見,在戰列艦賴以殺敵的火力上,俾斯麥和大和根本不在一個層面,兩者的差距很大。

那麼兩者的裝甲又如何呢?

首先看一看俾斯麥,滿載排水量剛五萬噸的身板,簡而言之,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地方的裝甲厚度超過350毫米,這意味著什麼呢,在九四式艦炮面前,俾斯麥只要被命中、基本上就意味著擊穿,結局可想而知。

而相比之下,滿載排水量七萬多噸的大和級,裝甲厚度就十分變態,主裝甲帶410毫米起步,全艦最厚的炮塔正面竟然有650毫米,這樣的裝甲防護水平,可以說SK-C/34的炮擊基本屬於無效勞動,頂多轟掉一些亂七八糟的附屬結構和上層建築,根本就無法將大和擊沉。

大和號的三聯裝九四式艦炮,面對俾斯麥時,可以在射程遠界擊穿後者的炮塔前裝甲

火力和裝甲,戰列艦的兩大要素,俾斯麥在大和麵前完全就是一邊倒的被碾壓,這種情況下,其餘的諸如火控、探測、損管乃至人員素質,還有必要加以研究嗎?

所以結論很明顯,大和號的戰鬥力更強。

只不過作為軍國主義的鷹犬,大和再有多高的本事,也只有躺在海底和魚蝦為伴,這一點上,倒是和俾斯麥的結局神似!

活該。


炎黃軍武

我是尼古拉,問題我來答!

作為大艦巨炮時代的兩個典型代表,“俾斯麥號”與“大和號”經常被軍事愛好者拿來比較,很多人都認為“大和號”是最強戰列艦,對此,我不敢苟同。

1.很多人認為“大和號”排水量69100噸,主炮460mm口徑,比“俾斯麥號”排水量50300噸,主炮口徑380mm的數據都高,以此作為標準,認為“大和號”比“俾斯麥號”強。殊不知,“大和號”的噸位和口徑恰恰並不是值得驕傲的地方,因為當時日本冶煉鋼鐵的水平是低於歐洲水準的,炮彈穿甲能力不足,所以加大口徑(提高炮彈重量),“大和號”的噸位中很大一部分被此消耗掉(炮塔重量、炮彈重量等)

2.雖然二者都是處女航就被擊沉,但是發揮的作用遠遠不同。

“俾斯麥號”作為襲擊艦,不僅擊沉多艘商船,還擊沉“胡德號”等英國軍艦,牽制了英國艦隊主力,雖然它被擊沉,但也是在英國龐大的艦隊以及空軍的打擊之下才沉沒的,實打實的為德國軍隊做出了貢獻的。

反觀“大和號”,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它除了在後方消耗日本本來就不多的燃料之外,基本上不敢露頭,最後還是被美國航空兵幹掉,可以說是碌碌無為。

所以,基於這兩點,我認為還是“俾斯麥號”的戰鬥力更強一些。


圖說人物

衣阿華,大和,俾斯麥這三條軍艦的戰鬥力和造價成反比。

俾斯麥最貴,大和最便宜(雖說有購買力方面的原因,但是造價和戰鬥力成反比還真是無法反駁)

俾斯麥就是個一次性的辣雞欺負老太太,然後被老太太的家人吊起來打,結果德國自我安慰什麼俾斯麥牽制了英國海軍之類的。但是最強一戰戰列艦終究還是一戰戰列艦!

大和是什麼是原教旨主義戰列艦的巔峰,二戰最強戰列艦!原教旨對剛沒有誰肛的過大和號!

最強的九門十八寸級艦炮,650mm的炮塔正面裝甲,27節的航速,數以百計的防空炮,這是什麼是大艦巨炮主義的象徵!衣阿華要不是雷達好也是被大和吊起來打!至於核炮彈密集陣,魚叉什麼的大和表示還是您厲害。

不敢比真的不敢比


俾斯麥?二戰火力倒數第二,倒數第一的是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屬於口徑實在是小的不能接受了,十四寸的主炮也是沒誰了。

但是喬治五世便宜啊!比一條重巡貴點還有限,炮塔帶天窗,落後的全面防護,只能說夠用的火力,和還不錯的速度組成了歐洲倒數第二的辣雞。

黎塞留,前衛,維內託哪個不比俾斯麥強?


俾斯麥無非就是幹挺了眼瞎的可以的胡德(把歐根看成俾斯麥瞭然後叮叮噹噹的能打中就見鬼了,俾斯麥慢慢悠悠的瞄準,然後殉爆了胡德的彈藥庫(人品守恆.....胡德打佈列斯塔尼的時候就沒琢磨過打友軍掉rp?)

然後羅德尼和喬治五世殺過來了,沒多久,那四聯裝炮塔故障,就是這樣喬治五世都是不慫繼續跟著。

最後麼俾斯麥實在是受不了了自沉了(就幾公里的距離,羅德尼為了洩憤傾瀉了幾乎所有炮彈!就是打俾斯麥的上層建築|不然俾斯麥早沉了!)然後第一次投入戰場就掛了的戰艦有什麼用?

至於俾斯麥為什麼被吹的這麼強?不行啊,胡德被幹了,要是俾斯麥很弱,怎麼交代啊,所以無腦吹吧。就這麼簡單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佐羅周

二戰中,其實俾斯麥戰略價值更大,戰列艦對轟,俾斯麥確實打不過大和,但問題是,俾斯麥是高速艦,而大和是低速艦,二戰航母崛起,無法跟上航母的低速戰列艦,基本都是二線戰力了。拿日本自己來說,大和還有長門級,火力裝甲都比金剛級更強,但因為速度跟不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出勤率和表現完全不如金剛級。


果汁kuk

我一直認為大和號在建造的時候就是有問題的,他有非常好的裝甲和火力,但是軍艦不是坦克,不能光靠火力裝甲來衡量戰鬥力,那戰列艦這麼強為什麼現在會被淘汰呢?如果讓這兩艘艦單挑的話可能勝負和紙面數據都沒啥關係,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我要說勝負和運氣有關。卑斯麥雖然火力不如大和,但是不可否認水兵的訓練水平都非常好,保不準一輪齊射大和號主炮被打掉,或者鍋爐倉被打中失去動力,再運氣背點彈藥庫被打中,都是有可能的,380毫米的艦炮一樣讓大和號受不了,在造火炮方面大家都知道德國火炮的技術水平,在選用材質建造和製造水平上卑斯麥是肯定強過大和號的,所以兩者對抗勝負各一半。看臉吧!


平安福小李

俾斯麥號之幸,在於建成和參戰是在二戰初期,航母作用參差難見的時候。雖然斷戟沉沙,但畢竟是一群炮艦對轟的結果。

號稱擁有有史以來炮艦中最大的噸位、最大的火炮口徑、最遠的射程、最強的防護力、最精密的觀瞄系統的大和級,盡在萊特灣有機會大顯神威,其它時間……和美軍發動海戰是小國的狂妄,遭遇航母是大和之殤,是思想保守的悲劇。


黑月42

這個我想毫無疑問是大和號,滿載排水量超過5萬噸而且主炮口徑達到460毫米,如果是戰列艦單挑的話俾斯麥號毫無勝算。大和號的主炮只要有一發集中俾斯麥號的話,那麼她必死無疑因為殺傷很大甚至能直接一炮擊沉,可惜大和號生不逢時遇到了海軍航空兵為主的航空母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