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战国楚墓出土的老子《道德经》和传世的《道德经》出入较大,哪个更正确?

为什么无论叫什么都重

问题不能这么问。因为「正确」是不存在的。


一、版本流变

《道德经》的传世本,比如河上公本和王弼本,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代编校者不断改善,自然早非本来面目,有较多后代修改的痕迹。楚简本和帛书本由于未经流传,所以较多保留了古代面目。这些版本肯定是不同的。


最明显的就是分章和标题。楚简本没有分篇和分章。帛书乙本分了「道」篇和「德」篇。帛书甲本有一部分有明显的分章符号,但没有自始至终的分章。严遵本分七十二章,取每篇首句为篇名。但严遵本没有流传,对后世分章及标题没有影响。傅奕本分八十一章。唐玄宗注本分七十八章,取首句为题。今传河上公本则八十一章皆为整齐之二字标题。后代编校者有意将《道德经》文本编排的体例一致,更整齐。


较之古本,传世本《道德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句式更简洁整齐。主要时删减虚词来达到这个效果。比如《道德经》首章,帛书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传世本中「也」字全部被删。再比如帛书本六十一章作「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传世本作「以静为下」。「其」「故」「也」等虚词全部删去。


当然,这也是有例外的。五十四章,楚简本和帛书本皆作「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河上公本和王弼本皆作「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又是添了虚词以使句式整齐了。


这样的语言形式上的改变,只使得几个版本的句式有所不同,其意思还是一样的。但也有改变的意思的部分。


比如六十七章,帛书本、傅奕本、河上公本都作「天下皆谓我大」。唯王弼本作「天下皆谓我大」。添了一个「道」字,这个意思就有所不同了。而六十二章王弼本与河上公本作「道者万物之奥……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古之所以贵此何?」而在帛书本中,是没有后面两个「道」的。


这好像是后世为了强调老子的「道」的概念而作的一些修改。喜欢用「道」来替换其他字,使「道」的出现越来越多。这种从前往后的改变,看上去是一种线性的演变。然而却不是。十五章,楚简本、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云「古之善为士者」,帛书本和傅奕本却作「古之善为道者」。按照正常的推论,王弼本与河上公本并没有用「道」字,反而和楚简本一样用了「士」字。


无论是王弼本六十七章与他本皆不同,还是十五章王弼本与河上公本没有用「道」字。这些都说明,《道德经》的编校者对《道德经》的修改,虽然总体上体现了某种趋同,但这种趋同并不是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它们总会受到编校者自身理解与意志的影响,而形成某个版本独有的特性。


总体来说,从楚简本、帛书本、傅奕本到王弼本,河上公本,于老子思想而言,小处略有差异,大处无甚差别。而对研究《老子》思想而言,任何一个版本都是不能被忽视的。这就要诸家合参而有所舍从了。


二、「正确的版本」与「理想的版本」

上述所云王弼本,河上公本等,只就其底本而言。但同一个底本,经不同学者编校注解,其文字内容也会不一样,也会和底本不一样。比如「王弼本」,楼宇烈的王弼本和陈鼓应的王弼本就不一样。因为他们都会根据各自的理解和所掌握的材料,对「王弼本」进行修正,而呈现出一个他们自己所理解的《道德经》文本。这和古人对《道德经》的修改是有类似之处的。


为什么历代学者都要对原有文本进行修正呢?最大的一个原因就如题主所言的一样,是要尽可能还原一个「正确」的版本,也即《老子》的原貌。而很多编校者都会根据「通顺合理」这一条规则来判定《老子》原貌。如高明《老子帛书校注》云「依此则文敞义顺,从而可见帛书乙本确实反映了《老子》本义。」古棣《老子校诂》云:「兹酌采其说,参以己意,校正如上。校正后,文从字顺,义理条贯,合辙押韵,似为《老子》原貌。」他们都以文从字顺,义理条贯,这种理想状态就是《老子》的本来面目。在这些学者看来,古本原貌就应该是通顺合理的,通顺合理的,就是古本原貌。但根据刘笑敢先生的研究,事实并非如此。古本往往不是通顺合理的,反而后人加工的各种通顺合理,去古本甚远。


当人们以某种字句更「合理」,更「好」,或者某句「应该」如何作为修订文本的理由时,这其实最终指向的,是一个《老子》的「理想文本」。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编校者对《老子》文句的改动,其目的是尽可能呈现古本原貌呢,还是想要整理出一个「理想文本」呢?虽然很多学者往往认为理想的就是原貌的,但现在我们知道这两个方向在很多时候是冲突的。当然,在这两个方向上,都各自有坚持者。


无论是恢复古本原貌还是弄出理想文本。都是不可能有最终的正确答案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编校者,他们所整理的文本,都是不同的。各种不同整理本的《道德经》只会越来越多。所以「正确」就和「理想」一样,是人们的追求,但它本身不存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经》就成了有一个可以随意解说的东西,历代学者对《老子》的基本文句和基本观念还是有共同理解的。分歧是建立在共同理解之上的。什么是学术分歧,什么是基础性的错误。这是不会被弄混的。


孙虚白

关于《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最初由老子撰写的,后经过辗转传抄刻印,被学者修改编纂的一篇类韵文体思想学说。

有人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一百零三种之多。迄今为止,《道德经》的校订本已达三千多种。《道德经》出现的版本问题,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甲乙两本帛书《老子》,当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德经》在《道经》之前。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版本最为原始、古朴,可惜只是《道德经》的部分章节。历史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还有西汉严遵注本、唐代傅奕校古本、唐代刻《道德经》石幢等。

王弼版《老子》流传下来,成为比较普遍使用的版本,虽然这个版本也有疏漏错误,但这个版本不失为一个好蓝本。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竹简《老子》是“地下资源”,是本不流传东西,它未能流传下来自然有未流传的原因。以考据、训诂为基础的校堪工作虽然可以以帛书《老子》、郭店竹简《老子》为重要参考,但不能把它们作为绝对的依据,因为它们本身也不是“正版”,它们还有自相矛盾的问题。

通行本留传至今,自有它留传下来的道理;各其他版本留传也一定有各自的出处。可以这样说,别说是今天,即使是战国时期,要想找到老子的原文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道德经》原著是老子,但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是经过老子以后许多人士修改润色过,甚至经过伪道家后学刻意篡改过的。如果说现今留传的《道德经》与《老子》原文“面目全非”有些过了,但经过刻意润色篡改是不会少的,伪道家后学对老子的篡改痕迹已被许多学者指谪。

可以设想,按《史记》所说,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的时间,与孔子逝世的时间不会相差很多。因为按世所传,老子长于孔子,这个“莫知其所终”是判定老子著《道德经》的临界点,即《道德经》原始本产生于此时。即便此时开始传抄,这个辗转过程是在战国初期进行的。传抄过程中,一定有学者进行了点评。庄子得到的《道德经》本应该是比较原始的传抄本。他得到的本子是否经过点评,他是否也进行过点评加工,已然难知。当时还没有纸张,所有传抄本不是简书便是帛书,但帛书抄写麻烦,代价昂贵。《道德经》中的“回还”问题就有可能是早期的点评之语被当作为正文而形成的。诸如反复出现的“故为天下贵”“故去彼取此”类语言和带有“故”“是以”等字眼的部分内容。有些自相矛盾的内容也可能是错误理解的点评造成的。所以以“千字”来论的“五千余言”之“余”,即便去掉重复的内容,居然超过二百多字。

传世的《道德经》一些文字合于古韵,但不是所有文字都押韵;一些句式整齐划一,但也有散句;押韵和整齐的句式可能是老子以后的文人雕琢而形成。对偶、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增强了《道德经》的可读性,艺术的加工使它更像“经”了,所以称它为类韵文体。

去掉标点、章号的《道德经》只有五千二百多字,本来只是一篇纯议论的文章。文章是写给统治阶层的。它围绕“论道”来阐释思想主张,中心主张是“为无为”。一篇思想学说文章被展开后就形成了一部思想学说著作。它流传下来,就确定了老子思想家、哲学家的地位。

哦,我解读《道德经》以王弼本为蓝本,参照各种我有的其他版本,包括引进帛书本和楚竹简本的新研究成果。基本原则是,去掉重复的,用正确的取代错的,极个别有挪移。


陈广逵

那么说到底《道德经》各个版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这要从流传的版本说起,注解道德经从古到今成千上万,说到底真总结起来也就下边这

三个版本之间的出处区别罢了。

①晋朝王弼版

②郭店楚墓出土《老子》竹简版(发现已知最早版)

③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

争议最大的地方大致也就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为传抄"错","漏"。另一方面是历史上人为“篡改”问题。

有人对比以上三个版本发现有很多出处不一样,于是就认定有《道德经》已经面目全非了。

其实除了“传抄”“错误”“遗漏”的部分外,其他的地方也不过换一种表述方式罢了。只要抓住了老子想要表达的

核心思想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也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为了政治需求早就被篡改的一塌糊涂了,其实我要说这是愚见,为什么这样说呢?就算历史上真有篡改《道德经》的行为,首先篡改的《道德经》不一定站着住脚,因为它们不见得能握住《道德经》核心所在,所以只要核心不变,那么我们就能拨乱反正。因为老子说的“道”是万物的本源本源被篡改了怎么可能包容万物,为万人称赞呢?更不可能流传到现在就会堙没在历史中,能流传下来为世人

歌颂的自然有其魅力。在秦始皇焚烧坑儒,加强思想的中央集权时候,《道德经》曾被列为第一大禁书,经过那么残酷的洗礼《道德经》照样流传了下来,为世人传诵,生命力多么顽强,我们并不能忽略它的存在。

并且《道德经》想要表达的东西在语言上不能穷尽,说不分明,不能执着在文字上,老子想要表达的,是超出语言文字的东西。所以才有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表述,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也是解读道德经的魅力。也是《道德经》流传2500年依然引人着迷的地方。

如果对这三个版本的内容出处区别

感兴趣朋友的可以自己在网上搜搜,找出区别,提出疑问。等到下面我们讲到《道德经》核心思想时候看看能不能拨乱反正。


朴之无名

哪个正确并不重要,这种拘泥于文字表面的做法,是不懂天道的表现。

“道”是一种“无”的存在,道本身就是不可言说的,所以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是因人所求,不得已而勉强写下《道德经》的。

不可言说的东西,已经言说了,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从语言之中自己去意会。

也就是说,语言在这里的功能,仅仅是提供意会的一个工具。

这工具外表如何,长短如何,中间有没有少一截、多一块,并不重要。

“道”是玄之又玄、虚无缥缈的。老子为了说明这个“道”,用了如此这般的描述性的词汇,如:始,母,妙,徼,玄,不言,无为,弗居,冲,渊,湛,虚,动,中,谷神,玄牝,绵绵,若水,无尤,抱一,致柔,婴儿,无疵,为雌,无智,玄德,无,有,利,夷,希,微,惚恍,无头无尾,等等。

你想,上面这些字,多一个或少一个,是那个或是这个,重要吗?

只要是可以描述“道”的无限性、非具象性、模糊性、混成性、抽象性、本质性、灵动性、活性、柔性、柔中带刚性、终极性、无上性、无边性、无宇性、无宙性、至上性、至下性、普泛性,等等等等的字眼,都可以。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为什么这说?因为那些东西是不可言说的。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不但不可言说,而且,一旦言,必然是错,因为你想言说的是无,一旦言说出来却是有。就像汉代王弼所说:孔子知“无”,之所以不谈,因为一谈就变成了“有”。

孔子弟子子贡曾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的文章可以看到听到,但孔子所说的天道、天性,却是看不到听不到的。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不可言说,另一方面是一旦言说,便是错,所以,“子欲无言”。

所以,纠结于两本《道德经》哪本是真、哪本是假的人,就是违背了《道德经》本意的人,“欲借无为之名,行有为之事”,徒增笑谈罢了。

阳明心学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充盈天地之间的,唯有这个灵明。”道,是要用心去领悟的,文字,千变万变,并不重要。


大宋心学课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其中包括三种内文有异而相对独立的《老子》(甲本、乙本、丙本)写本,即《郭店老子》文本。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种战国写本《老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

郭店《老子》三种写本大部分内容文字均见于今本《老子》,这应当是《老子》经文的原始面貌,即多位不同作者、不同时代所编撰的古人政治及哲学语录的汇集。

故老书最初的写本非一,原始面貌应即如郭店的甲、乙、丙三种或更多种传写本。

战国后期,各国流传的不同的原始写本,或被周史官老聃及楚人老莱子、慎到等学者汇编为类似《德/道》上下经的那种合编文本,即如传于汉初的马王堆帛书写本。

而在秦汉之际,托名老子的经文又被河上公一类隐士学者改编为汉魏以后流传至今的通行本《老子·道德经》。


黄河集邮小客

先上结论:古书的流传是非常复杂的,先秦两汉文献本身不出于一人一时之手,所以我们与其纠结不存在的对错,更应该关注不同版本体现的时代思想。换而言之,尽管史书未必是真实的史实,但却是真实的思想史资料。

这里简单介绍不同于传世本《老子》的版本,大家就能体会版本流传的复杂性了:

1、河间献王刘德征集本《老子》、项羽妾冢本《老子》。前者是西汉河间献王从民间采集的,后者是北齐彭城人从项羽妾墓中盗取的。可惜这两个版本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我们只能从文献中了解其存在,但是具体情况一无所知了。

2、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本。这就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三个《老子》版本,这三本版本分别对应传世本《老子》的其中一部分,加起来内容大概是传世本的五分之一。郭店本《老子》是目前最早的《老子》版本,缺少帛书本和通行本中关于“道”的理论阐述,相对而言“君王南面之术”实用色彩更浓厚。

3、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这就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两个《老子》版本,甲本是战国晚期的传本,乙本是西汉初期的传本。两个版本除了避讳和用字不同外,篇章次序都是相同的。相对郭店本《老子》加入了对《老子》解说的内容,基本奠定了传世本《老子》的基础,而最大区别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

感谢阅读!


林屋公子

2016/04/29

子白:今早我在师父这里把茶壶剩的好多茶水热热准备喝,我说自己是为了节俭不浪费,师父说何为俭?接着就说俭是禅,是法,是放下,是放空自己,即为无私,即天,即德,即道。然后又说《道德经》上说的,“上德不德,所以有德。”此刻豁然开朗,感恩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师:俭通简。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复杂的人生简单化。放空自己、放下自己、放下我执,活得简单明了,这就是俭。所以俭即禅、禅即善!那通过俭呢,就可以养德,由德可以入道。

子逝:师父,俭以养德,由德入道。那是不是德在前呢?我听说有一本《德道经》,这样看来,《德道经》还是有道理的?

师:我没有讲过吗?

无余:师父,这个问题您是在课堂上头一天讲的,子逝学友当时还没来。

师:哦。那我再重复一下吧。《德道经》是伪作,大伪之作,真经是《道德经》。不要以为从古墓出土的都是好东西,古人也会作假的!《德道经》是御用文人所造。《德道经》里面凡是和《道德经》不一样的地方全是错的,至少几百处完全是错的。整个把《道德经》改得面目全非,他不理解的地方都给改了改。为啥说是御用文人做的,很多改动的地方纯粹是为了讨好皇帝,让皇帝看了高兴。比如《道德经》里面有一句“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改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亦大”啥意思呢?他说是皇帝大。但是后面紧接着是“人法地”,所以,明显逻辑不通,篡改的痕迹很明显。这就是《德道经》。类似的错误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太多了,不值一驳。

为啥老子写的时候顺序不是《德道经》而是《道德经》?道是体德是相,相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那体当然最重要,体是核心啊。哪有把相放前面把体放后面的?《德道经》等于是把相放前面把体放到后面了,那怎么可能对呢?体是灵魂啊,是核心,是构成大千世界的基础啊!有了体,围绕这个体才能展示种种的法相,称为德!

古人在文章里面,比如在《论语》里面很多倒装句。为什么要倒装?就是为了强调哪是核心。把核心的东西放到第一位,就形成了倒装,不是完全按照主谓宾这个顺序来的。我举个例子,你们现在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也不是菩萨,那好,如果按照正常语序来说这句话叫:“你们是人。”主语是你们,谓语是“是”,宾语是人。但是如果说在修行上,为了帮助你们修行,我要强调这个人,就是说你们现在因为贪嗔痴嘛,所以才不开悟,我这话就这样说:“人你们是。”表示强调人这个主体。

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心经》的题目。《心经》的全名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你要按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多波罗蜜般若心经》,意思是“到彼岸的智慧心经”。但是《心经》的核心是般若啊,佛法的核心也是般若,所以般若必须放在最前面,倒装了一下之后就变成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所以正是因为由德入道,才必须是道德而非德道。这个倒装的用法完全正确。

无求:师父,那性空和空性能划等号么?

师:你们说说。

子白:性空是动词,空性是名词吧。

师:思考角度、思考方向已经错了。你姓啥,子白?

子白:李。

师:你叫啥?

子白:子白。

师:西方人咋叫你?

子白:子白李。

师:好,李子白和子白李有啥区别?

无余:不是同一个人么?

师:那为什么中国人叫李子白,西方人叫子白李?

(众不解。)

师:唉,不讲你们就不明白啊!中国人为什么把姓放到前面?因为中国人注重传承,注重老祖宗,中国人讲究孝道;西方人为啥把名放到前面,因为西方人突出自我的独立性,所以把名放在前面。哪个放在前面意味着哪个是重点,西方人认为自我重要,中国人认为传承重、祖宗重要。

中国人把姓放在前面,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如果没有传承,就没有我们这些后代的子孙,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文化,所以把姓放在第一位代表我们尊重传统文化,尊重古圣先贤,尊老爱幼,敬天爱人;西方人不懂这些,美国才二百年历史,他们认为一切靠自己创造,尊重自我的意识,讲究民主,所以他们把名放在第一位,他们不认为也不了解传承的重要性,这就是中西方文化本质的区别!

那你们现在明白性空和空性的区别了吗?

子白:真是有道理,为啥我以前就没有想到呢?

子逝:听师父讲着可美。

(众欢喜赞叹。)


qzuser201704308

不管哪个版本的《道德经》,虽然少数文字有出入,但无非都是在讲“无为”之道,这是《道德经》的核心和主线,谈不上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如果想要学习《道德经》,建议以通行本为蓝本,帛书本或楚简本只作为参考。毕竟,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的道家思想,都是来自于通行本。

《道德经》最重要的版本,大概就是这三个:通行本、帛书本和楚简本。通行本是三国时候的天才哲学家王弼修订过的老子版本,文体上借助了当时流行的骈体文,除掉了大量“之乎者也”类的虚词,使经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大促进了《道德经》的传播。

帛书本于1973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分甲本和乙本,二者内容上相差不大,合起来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老子版本。但是文字明显比通行本古老,有很多通假字,很多地方如果不参照通行本,根本都读不懂是什么意思。帛书本出土不久,就有学者因为它更古老,就乐观地预计,帛书本必将取代现有的王弼版老子,而成为新的通行本。可惜的是,从那时到现在,40多年过去了,大家所喜欢的老子版本,仍然是原来通行的王弼版。

楚简本于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的楚墓,比帛书本更早,文字也更古老,但内容不完整,只是一些断篇残简,大概只有今本内容的三分之一,无法作为一个完整的老子本进行学习。

所以,大家学习《道德经》,没有必要追求所谓越老的本子越好。现行的通行本,是其他任何版本都不能代替的,毕竟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现在网络上时不时有些可能根本都看不懂《道德经》的蠢人,盲目泥古,认为所谓越老的版本越接近于老子真义,而推崇帛书本或楚简本,却不明白,个别文字的出入,丝毫不影响老子之“道”的传播。“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和精髓,“道”也不拘泥于文字本身,而是存在于文字背后的东西。所以庄子说:“得意而忘言”,这里的“意”就是“道”。执着于更老版本的人,相信他根本连这个“道”字都理解不了。

另外,有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可以佐证我的观点:目前市面上解读老子《道德经》的大师级人物,比如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任继愈的《老子绎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无一例外,都采用的是现行的通行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出版有《道德经释义》一书,采用的仍然是王弼版老子。

所有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最后还想提醒一下,《老》、《庄》、《易》这三本书,从魏晋时代,就被人合称为“三玄”,意思是非常玄妙,非常难懂。所以,老子《道德经》真不是谁都能读的,需要相当的悟性。没有悟性,就会把《道德经》读得稀奇古怪、乱七八糟,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时间。


华夏国学漫谈

楚墓出士的老子道德经和现在传世的道德经,不存在正确与不正确的问题。现在传世的道德经,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句段,在楚墓中未出现,不意味就不存在。楚墓中出土的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从推理及内容上耒看,"太一"和“一"象是两兄弟,或者不是出自一个作者,而是各自对内景的观察,所作出各自的结论。但他们都是高人圣哲,这两论并行不悖,都是从无到有而耒,只是侧重有所不同,“道"为“无",或为"气","一"为太極,“二"为两仪,即阴阳,"三"为"五行",因为万物都具有五行的属性,否则"三"被卡死在无解中。《太一生水》的论述,应晚于现在行世的《道生一》。别"一"而为"太一",是在阐明水是最早的生成物质,再由水依次反辅,演化成天地万物。一与太一都是道所生,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先人圣哲,这种天地万物起源的科学论断,非常神奇,远远高于世上其它一切宗教和传说。这种睿智认识,远远深层于现代科学的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且越耒越会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好奇者70577607

众多版本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这本身就是合于道性的表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历史上没有哪部经典能像道德经这样多姿多彩,在历史的长河里争论不休,热闹非凡。所遇无论哪个版本,都会给人们以启迪,循这脉络找到“道”的缘起,因为道只有一个,呈现出的样貌却可以无数,道,从来没有变过,随缘的状态却是千变万化。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虚幻而且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却是永远不会竭尽的。它那样的渊深,就好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能不露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接纳尘埃。它是那么幽隐,好像没有又仿佛存在。我不知道它产生于何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存在了。

冲,古字为盅,引申为虚。渊、湛都是在形容道的幽隐深邃。是水深沉的状态。

道常隐而不显,当人心与道相通时,才可见。

亲历 2011年底,买了一件几经犹豫的大衣,品牌是woman style,后来发现各种style层出不穷,那么起始点在哪?是把世界真正装在心里。你有没有装进了世界?装了多久?时刻吗?

道,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用实践去验证过,才可以说面见老子,面见真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