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要说到“烧羊肉”就得先说说宋仁宗,大家知道北宋最后结局有点惨,老是被侵略被欺负不说,最后连皇帝都被掳走了。

而仁宗正如其名,他是位特别讲究仁慈的皇帝,而且超级节俭。而这个“夜半之思”,也是反映宋仁宗这一性格的故事。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宋史·仁宗本纪》有记载说:“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

后来有人曲解说他想喝羊肉汤是不对的,这里写了宋仁宗大半夜想吃的是烧羊肉,但因为考虑到下人们可能因此每夜准备羊肉,于是干脆饿着肚子不肯下令。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聊宋仁宗了,能想起这顿烧羊肉主要还是因为袁枚。《随园食单》讲完了猪肉就聊到了“杂牲”,羊肉作为重要的杂牲之一必然也就写到了。

袁枚写烧羊肉是切大块“重五七斤”,然后用铁叉叉着放在火上烧。袁枚还说“味果干脆”,也算明白为什么宋仁宗半夜想吃了。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不过五七斤重的牛肉好大一块哎,不知道这么烤了之后能不能吃。羊肉又不是牛排可以吃半生的,万一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咋办啊?

后来想想又觉得自己杞人忧天,给皇帝吃的烧羊肉能不做熟嘛。就算外面焦了那也可以割掉嘛,里面吃起来应该还是很带感。

而且实际上现在我们常吃的大块烤羊肉,往往都会先煮到半熟八分熟的,再烤起来熟得很快。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不过袁枚作为江南水乡人,对于烤羊这件事确实不在行。他在《随园食单》里聊到了全羊,我以为会见到超大一篇全羊宴,实际上却没说什么具体的:

“全羊法有七十二种,可吃者不过十八九种而已。此屠龙之技,家厨难学。”全羊有那么多做法,袁枚一种具体的都没讲,直说家厨难学也是任性。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但要说起全羊呢,我最先想到的还是烤全羊。这种美食还是在有大草原的地方常见,比如说内蒙啊大西北啊,烤全羊应该都属于特色菜。

据说烤全羊是目前肉制品饮食中最健康最环保最绿色的美食,这个我不知道对不对;但烤好的全羊金黄油亮,外部肉焦黄发脆,内部肉绵软鲜嫩,确实是很好吃。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关于全羊我记忆中常吃的还有羊肉汤锅,往往是农村里新宰的羊,把肉啊肚儿啊加上萝卜之类的用大锅煮,吃起来新鲜又美味。

在我的家乡,羊肉米线也是超级特色的美味。往往不用红烧羊肉而是白煮羊肉片,配上煮到刚刚好的米线(有些地区叫做圆米粉),自行加入调料就开吃。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放出这张羊肉米线的照片之后,我就又饿得要满屋子打滚了。母上大人常常调侃说我回家就知道嚷嚷羊肉米线,可这味道确实吃多少次都无法割舍嘛。

最后想说说羊肉膻味这件事,并不是有膻味就好、或者没膻味就是好。羊肉膻味重不重其实原因很多,单纯从气味判断好坏并不合理,所以也不用再因此争来争去啦。

如果像我这样不太喜欢膻味但又爱吃羊肉的盆友,可以尽量选择小羔羊、绵羊、藏系羊、放牧饲养羊,膻味会相对低一些。

宋仁宗半夜思念的“烧羊肉”,原来是用那么大一块肉烧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