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前幾天跟朋友聊,說其實這些日子看書,除了雲吸菜很開心之外,還經常會發現古人特別呆萌的一面。比如說在茶樓被騙的情節,就數不勝數。

最近在看三言二拍,裡面有個情節是官吏要去捉盜賊,這小賊反而先盯上了當官的。這位官員在茶樓喝茶,就被盜賊加麻藥放翻,方法非常直接簡直讓人咋舌。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這位官員走上茶樓,坐下之後便有一位穿紫衣的人上來。話沒說一句,這穿紫衣的人把自帶包裹解開,拿出松子仁胡桃仁就往兩人的茶杯里加。

茶里加松子胡桃仁不奇怪,我之前跟大家聊過,古代的時候茶除了清飲,還有很多加食物的泡法。一般來說加枸杞、桂圓就彷彿現代加紅棗,另外也有加香料的叫“椒茶”。

但是我說的這些情況,一般來說都是到別家做客,主人為了顯示對方尊貴而做的。好好的在茶樓喝茶,怎麼就敢隨便喝陌生人的東西?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這種擱現在連幾歲小孩都不怎麼犯的錯誤,在古代還真的不是很少見。要說到古人為什麼在茶樓對陌生人戒備很弱,就要回歸茶樓本身的作用了。

古代的茶樓有很多種,一般支個小攤方便行人解渴的,只能叫做茶攤。擁有固定處所的茶樓,更多時候則是為了讓古人消遣娛樂以及交友的。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消遣娛樂大家應該很好理解,那時候沒有什麼電影院啊網遊啊,古人除了聽戲就是聽書。別看戲曲那麼發達,實際上古代只有很大的節日,平民百姓才有機會看戲。

搭戲臺是很昂貴的,還記得紅樓夢裡賈府吧,只有那種顯赫大家庭才能有機會養著戲子,專門在節慶為眾人演戲。所以對於大部分古人來說,聽書才是比較常見的消遣活動。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聽書一般就設在茶樓裡,因為這裡可以休息可以喝茶,解渴的時候再聽點故事,不貴又能打發時間。現在北京天津也還有這樣的茶樓,一般喝蓋碗茶。

而另一種茶樓,就跟現在的棋牌室有點像。很多人聽到茶樓想起的就是打麻將,這並不奇怪,很多地區的茶樓確實都是配有棋牌室的。我們的古人呢也一樣,不過他們下的是圍棋。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但故事裡常出現的茶樓,則跟前面兩種都不同。這些茶樓是用來喝茶談事的地方,現代也有不少這樣的茶樓、茶館,有的泡蓋碗茶有的泡功夫茶,部分會供應茶點。

古代一般文人更喜歡到這種茶樓,如果有朋友相聚便吟詩作對,如果是獨自一人也可以看看風景,詩興大發寫上幾筆也很常見。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在這樣的茶樓裡,文人們都是衝著雅興和交友而來。所以當前文提到的官員喝茶時,見穿紫衣的人走進來,他本身是不會感到奇怪的。

加上紫色衣服在古代只有貴人能穿,這位官員最開始肯定以為是同鄉或同門,所以沒有什麼戒備。對方拿出松子胡桃仁,也只會被認為是開口前的客套禮儀,就任憑對方加進茶裡。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當然啦,古人特別容易被騙,也跟沒有拍照設備和通訊困難有關。像水滸傳裡柴進想要進皇宮看看,也是以熟人相稱叫燕青請了位當值的喝酒。

這位王觀察見了柴進挺像個貴人,但是又不知道對方是誰,而柴進只用“童稚至交”敷衍過去。最後王觀察被灌醉了,柴進就拿了他的花混進宮中。

其實如果是現代,正常人肯定會很懷疑對方有問題,估計連飯都不敢吃。但古代通訊不發達,遇到這種情況會擔心真是熟人太久沒見,又怕對方是個貴人得罪了,也就難免被矇騙了吧。

陌生人往茶里加胡桃仁也敢喝,古人在茶樓就那麼容易被騙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