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萬元積蓄,想回老家養土雞,該怎麼做?

zhouyunfei71884236

答主作為一名畜牧獸醫工作者,見過不少返鄉養殖土雞的創業者,不過其中大部分多以失敗而收場,下面給你介紹一下他們失敗的原因:

1、預算不足。很多人可能僅知道土雞苗價格,而對於基礎投資、後期投資等卻一無所知,僅憑想象去盲目投資,很可能今天有錢買雞苗明天卻沒錢買飼料了。以1000只土雞為例,雞苗3元/只共需要3000元,租賃至少3~5畝的散放場地2000元,搭建簡易雞舍3000元,養殖設備2000元,藥品疫苗2000元,飼養費用30元/只共需要30000元,總計需要42000元,平均每隻雞需要42元的成本。

2、不懂育雛。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懂育雛脫溫,甚至根本不進行育雛脫溫,雞苗買回後便直接放入散養環境,而雞苗太小根本不能較好的適應散養環境,從而則會出現大面積傷亡。雞苗買進後應先進行育雛脫溫方可放入散養環境,雞苗1日齡舍溫應控制在37℃左右,2~3日齡應控制在35~36℃,4~7日齡應控制在33`34℃,而後每週降溫2℃,直至降到21℃左右便完成脫溫。若舍外溫度遠低於21℃的情況下,還應通過逐漸降溫使舍內溫度與舍外溫度基本持平後,方可將雞苗放入散養環境。

3、不做防疫。有人說土雞抗病能力強不用做防疫,其實大錯特錯,即便土雞抗病力強也不代表土雞不會發生疫情,當禽流感、新城疫來了不做防疫肯定逃不過去,因此養殖土雞要想成功最好老老實實的按照防疫程序按時免疫接種。另外土雞處於散養環境下球蟲病的發病率要遠高於舍飼雞,一定要加強球蟲病的防治才可以。

4、不喂飼料。千萬不要認為土雞不用喂任何飼料,全靠“打野”就可以,農村家庭養殖幾隻土雞確實可以依靠“打野”來滿足營養需求,然而規模化養殖土雞除非上千畝、上萬畝的散放場地,不然靠三五畝有限的場地哪裡有那麼多蟲子、草籽供土雞吃,不喂飼料土雞能餓死一大半。當然養殖土雞是為了追求品質,因此飼料最好全部為糧食及其下腳料(例如麥麩、豆粕等),不可添加抗生素、促生長劑等。

5、不懂銷售。土雞銷售可以說是一大難題,自己沒有銷路賣給雞販子的情況下,可能連本錢都保不住,所以養殖土雞必須懂銷售才可以。養殖戶可以通過淘寶等電商平臺,朋友圈、微頭條等社交平臺,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火山小視頻、抖音短視頻等小視頻平臺,等等類似的平臺,對土雞進行大力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到自己養殖土雞的過程以及土雞的品質,這樣便可以輕鬆打開銷路。

關注答主學習養殖技術,伴您養殖路上快樂前行!


快樂養殖

Dream星宇在線:

作為一名在外打工人員,想回家養土雞暫定你的5萬元積蓄為流動資金,不影響你的生活水平。


那麼我們如何養雞呢?請閱讀下面內容。

1、前期投資預算。首先在我們養雞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進行預算,盲目投資。稍有不慎,將會把所有的資金陷入進去,就像炒股一樣。很多人只知道雛雞的價格,一般雛雞價格在兩元到三元之間,但是往往忽略了維護成本,比如飼料成本預算不足,照明費用等等。

2、確定雞種選取。土雞養殖是根據市場需求與生產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種,一般在農村進行土雞養殖,優先選擇肉用雞種、兼用型雞種、蛋用雞種的公雛以及農村的草雞都可以作為肉雞品種,可以因地適宜,通常選取兼用型雞種。

3、選擇育雛季節。我們養雞的時候主要以生態養殖,首先採用溫室效應,一般是在三月份到六月份之間開始育雛,等待生長二十多天後開始在果園或者空地進行放養。

4、尋找散養場所。等待雛雞一般長到二十多天脫溫後,就可以尋找一塊適宜的散養場所。比如果園,田野附近的優質空地,大約一畝田那麼大的範圍,有野草。如果靠近水源,比如河流的地方那就更好了,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只有進行人工水源了。


5、選擇餵養方式。首先在育雛的時候,我們需要給予一定的飼料與水量。等到二十多天後開始可以喂糧食或者麥子,玉米。考慮到成本因素,如果專業性養殖,那麼就不要使用糧食與麥子了,我們可以使用一定量的玉米與大豆進行細粉,或者適當的餵養蟲子。

6、注意感病防護。在飼養土地的時候,我們要定期給土雞進行打疫苗,隨時緊盯跟進土雞是否會出現病情。

“民以食為天”,人只要生存就必須要吃東西,吃東西就離不開種養殖。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返歸農村的心思越來越強烈,無論是有成就的人還是外出務工的農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返回農村,從事農業相關的生產經營。

然而很多人受到了致富經的影響,迷上了養土雞,殊不知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養土雞,有一些人會在上面血本無歸,這是為什麼呢?

一、土雞養殖者沒有土雞養殖技術。

二、土雞養殖者沒有銷售渠道。

三、土雞養殖者沒有良好的信息渠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4, "file_sign": "4251b819ca2e9c5732bfc999aafd94e1\

Dream星宇

一、5萬元可以創業養土雞,關鍵看你怎麼起步。

我們曾經有一個加盟會員,大學畢業後,用僅有的5000元和借來的15000開始創業。4年間,吃苦耐勞,好學上進,陸續建設雞舍8棟,全年可出欄脫溫雞40000餘隻,生態土雞10000餘隻,土雞蛋年產300000枚。他現在的成就除了個人的努力外,更重要的讓他迅速入了行,強大的平臺支持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二、起步資金少,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

隨著近幾年返鄉創業大潮熱情高漲,投身土雞養殖的人越來越多。創業是一條“不歸路”,養殖業其實相當辛苦,時常滿腹心酸,而且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風險,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才能擴大盈利。

土雞養殖涉及到場地規劃建設、品種的選擇、飼養管理技術、疾病防治和銷售推廣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如果你都還沒掌握,僅憑熱情去搞養殖,當然會和大部分的初學者一樣不懂怎樣降低風險,一不小心就會賠的血本無歸。建議最好系統的學習了土雞養殖技術以後再開始。這樣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能夠避免無謂的損失。

三、土雞養殖的成本和利潤

自己家的山坡,沒有土地使用成本,有已經建好的的住所和雞棚,如果全程無供應鏈(飼料和雞苗等)支持,3萬左右只能養500只左右普通品種的土雞。如果山上一切都得重新規劃和建設,還需要根據你的場地規劃來核算具體施工投入。如果當地有土雞養殖一條龍的公司,你能入夥租或借到配套設施完善的雞舍,那一萬元至少可以養3000只以上的普通土雞。

土雞的利潤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土雞品種,不同地區消費土雞有一定的偏好,比如有的地方喜歡青腳,有的地方喜歡黃腳,選擇的土雞品種直接關係到後期的銷售難易,從而影響到養殖效益。

另外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也直接關係到成本和利潤。如果環境條件控制不好,雞容易生病,會增加藥物成本,如果養殖後期死亡率高1000只到出欄剩下600只,那每隻雞的成本就會增高。養殖技術不過關,同等日齡出欄的雞重量輕,品相差,價格也會賣不起。很多被市場淘汰的養殖戶都是吃了不懂技術的虧,成本高,利潤薄,不懂行道還賠很多錢,但請相信這絕不是行業的錯!

最後我們來談談銷售渠道的影響。為什麼雞販子比較賺錢,就是因為他們手裡有渠道,銷售為王。如果要提高養殖利潤,就不能一味的埋頭養雞,得自己出來跑市場,培養自己的客戶。即使有了一定的客戶資源,也要不斷的優化和拓展,只有行動起來,財源才會滾滾來。

如果是常見的普通品種土雞,在適宜的日齡出欄再通過商販銷售的話,就現在的市場行情應該是沒什麼利潤的,自己零售或許能有10元左右的利潤。如果選對了品種,飼養管理和銷售週期控制好,銷售渠道也做得好,就能有40元以上的利潤。養殖所在地如果有遊客私人購買,每隻土雞的利潤應該在50元以上甚至100多元都有很正常的。

最後,養土雞沒那麼簡單,很多人創業養殖土雞都失敗了,但這絕不是行業的錯。任何行業賺錢的都是內行,只有迅速讓自己入行,懂行業、懂技術和懂經營才能讓土雞養殖創業之路走得比別人快,比別人穩。如今掙錢真得不容易,不要拿自己辛苦攢下的血汗錢做實驗,打水漂,你說呢?


農家營

有,我是hn79那年開始養土雞的,坦誠的講當年出於投機心裡,那年相信很多人深有體會,跟禽流感一樣,市場都沒活雞了沒被撲殺也被限制進城了,育雛的雞苗沒人要5毛一隻賣給養蛇的。

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經歷過禽流感的我當時覺得機遇來了,當時我覺得農村養雞容易,因為沒聽說誰家死了好多雞,除了偶爾有老鷹夜貓或者黃鼠狼吃以外。

當時說幹就幹,買了一堆書,還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的資料,在農村租了一棟廢棄的四間土牆屋,訂了兩臺孵化機回來就信心滿滿的開幹了,雞蛋是從附近農戶收的,當時沒管幾天的蛋,沒經驗也無法鑑別,只要是看到農戶有成年公雞,蛋就照收。

農村散養的雞都不多,兩臺孵化機一微一小528型加888型,一次可以上1400個蛋,農村買種蛋還是比較困難,幾乎跑了附近兩個村才塞滿孵化機。
還好孵化機是智能的,翻蛋,換氣,排風等都一鍵解決問題
,除了第三天照一次蛋,剔除無用的蛋,在就是十二天左右再複查照一次蛋。平時就是注意加溼盤的水保證滿的就行。第一次孵化雖然很多雞蛋可能有十天以上,還是成功孵化出了1200多隻,算很理想了。

孵化機休息了幾天,出苗後的第九天上的第二批蛋。

接下來就是育雛,育雛我用的浴霸燈泡,第一天的雛雞由於燈泡懸掛高了一些,雞苗扎堆,踩死了十幾只,

後來調整後就沒出現這個問題了,一天到晚的守著,白天與晚上燈泡要調整,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經驗是雞苗均勻的在燈泡下面就行,冷扎堆,過熱散開離燈泡中心遠。

大約半個月後逢天晴我會放出來曬太陽,讓雞活動,用音樂訓練雞採食。在這裡向同行們推薦音樂養殖,確實好我一直延續運用到今天的羊,音樂訓練動物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條件反射。從小餵食就開始放固定的曲子。久而久之就成習慣了。訓練一段時間後我只需要搬音響就能帶雞跑了,慢慢我就放到玉米地裡去了,

天氣好每天把飼料帶到玉米地裡開始放音樂,雞就直接下地幹活了,我戲稱懶人模式,地裡完全不用除草,草不大的時候,一畝地只要一個星期左右,乾乾淨淨。白天不喂料,只給水,這樣保證太陽快陰的時候好收回。

說到這很多人可能問了疫苗呢?說實話第一批沒用疫苗,連免費疫苗禽流感都沒用,

養到第35天的時候,不慎讓烏鴉啄了幾隻,弱雛淘汰、出現啄肛等損失,還剩1100左右,這個時候我就開始賣雞苗,當時賣的5元一隻。農村沒有禽流感的概念,還是能賣,除去雞蛋電費飼料錢,每隻的毛利大約在2塊多錢左右,

第二批蛋沒有第一批順利中途出現雷擊壞了一臺孵化機,算搶修及時但影響到孵化率了。

第一批雞苗沒賣完,自己本來打算留500只的結果最後只留住了300多隻,中途還被老鷹,野貓逮了40多隻去了,特別是老鷹盯上天天來,很是惱火,後來請獵戶想辦法才解決,這個不細說了🙈均為保護動物,趕走了。

總共孵化了三批,第三批就不好賣了,周邊該買的買了算飽和了,也不敢跑太遠,出門總掛念著家裡的雞,雞苗基本賣完了,第二批賣光了,雞苗的錢回了一臺孵化機的成本。

等第三批半大的時候,地裡的玉米可以吃煮玉米的時候我買了一臺小揉絲機回來,把玉米帶杆子割回來揉碎裝袋發酵,收割後的玉米地全部種上了蘿蔔,

這期間也遇到過幾次問題,小病的就不細說了,損失了一點,中間遇到過暴雨天氣,把我在地裡搭的一個簡易雞棚掀翻了,損失了一百多隻半大的雞,

在後來,我們這邊種蔬菜,四季豆收結束後我就四處討四季豆藤子回來,用四季豆藤子代替了大豆,同樣粉碎與青儲的玉米混合在加點玉米麵,別說還行,雖然沒做對比,但長的屬於哪種不算太好但也不差。有點要注意的是青儲的料喂前要稍微晾曬一下,把水分多去點,直接飼養有點拉稀。

稀裡糊塗的養到年底還剩九百多隻,現在想想阿米託福,菩薩保佑,那年年底我們當地市場也還好,毛重每斤14全群賣給販子了,也沒記流水賬,年底把口袋錢一數,盈餘二萬三千多,總結:累死累活的幹了一年比打工還差些,不過還是蠻開心的。


五峰職業農民

我的經歷可能根題主很像,或者說還沒有你的資金多。我回農村幾年了,當初回農村的時候也就三四萬塊,還是問別人借的。但是我第一次回農村沒有選擇養雞,我是第二年才開始養雞的。我首先是養蚯蚓,蚯蚓見效快,投進去馬上就能產出,養土雞至少也要半年以上,自己資金少,不敢去嘗試。然後等到第二年我的蚯蚓穩定了,才開始養雞,自己一開始什麼也不懂,就直接拉回來一千隻土雞苗,開始育雛,開始養殖。由於自己技術不是很好,最後賣出去的也就七百隻左右。基本上沒有盈利,賺了幾千塊,不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現在還在養,但是規模我一直沒有擴大,一兩千只,銷路打開了,利潤高了很多。我來說說養土雞的一些問題吧!


五萬塊養雞的話,規模也就1500只左右。第一次養雞的話最好是在一千隻以內,第一次就是交學費的,你什麼也不懂,肯定是要交學費的。

養雞首先就是要考慮自己的技術問題,養雞必須要保證成活率才有賺的,技術就是關鍵。所以如果你不懂第一次一定不要養太多,慢慢來多花點時間,從小做大。

至於成本五萬塊慢慢做起也差不多了,相信你是農村人也比較能吃苦,雞舍可以自己建我就是自己搭的棚,沒有花錢,雞舍一定要隔空,通風,選址要好,交通便利,水源方便。然後疫苗,藥錢這些都是不能少的。糧食成本是最大的,一隻雞一天要二兩食,就看你養殖時間長短了。

其實養雞最重要的就是銷路,很多人五萬塊太少了,但是如果你有好的銷路,五萬塊養1500,賺到五六萬還是可以的,第二年就能養兩三千隻了。但是這個只是理想狀態下,土雞銷路就是最大的問題,別的都好說。

如今的土雞市場被一些雞販子和養殖戶玩壞了。假土雞太多,肉雞價格太低,想買土雞的人買不到,買到的都是假的,想賣土雞的卻賣不出去。零售的利潤肯定大的,但是你能賣出去多少才是關鍵。如果賣給雞販子那就給他打工了。

在養雞之前一定要找到銷路再開始,農家樂度假村,一些專門吃土雞的餐館。那些一般的酒店飯館之類就不要去了,他們是不會買你的土雞的,土雞太貴,他們做生意就沒有賺的了。然後就是發展零散客戶,自己一定要動員親戚朋友幫忙介紹,現在農村散養戶都是靠熟人介紹的。然後實在是賣不出去了就賣給那些雞販子。

如果沒有銷路勸你千萬不要開始,不然你最後就只能哭了。到該賣的時候賣不出去,每天要多少糧食,一年白乾了不說還要虧進去多少。

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張家界小伍

如果沒有考察好本地消費市場以及將來的銷售渠道,建議你最好不要做!

養殖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絕不是隻要喂足料就行了那麼簡單!這裡涉及技術問題,今天不講。先說一下成本,租場地建雞舍水電路等固定投資你算得出來,土雞出欄得養半年,糧食藥品基本上一隻雞得三十元,到這時雞就得在很短時間內銷售出去,因為以後的雞是隻吃不長肉,每天一隻雞增加二角錢成本!如果零售直接賣給客戶你可以有好的收益,要是賣給雞販子你只能保個本,銷路絕對是關鍵!

你一定是想著養散養土雞,肉質好,風味佳,價錢高。但土雞算不上大眾食品,市場上肉雞價格低,土雞也是真假難辨。洋雞土養,土雞喂飼料,這樣的雞成本絕對比你低,說實話,絕大多數吃貨是辨不出什麼是真正的散養土雞的,在別人認可你的土雞品牌之前,一定會經歷一段艱難的過程,這就看你的堅持了!

這裡給你個建議,選址路要好,便於客戶到你場上參觀,親眼看到你的養殖方式就算成功了一半。先期養幾百只,一是資金壓力小點,二是逐漸樹立口碑,這是長期堅持的事,有了客戶群再考慮增大養殖規模。千萬不要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


恆信品9

問題:有五萬元積蓄,想回老家養土雞,有沒有類似經歷的?

第一個故事

也就是我本人親身經歷的,當時養殖土雞680只左右,也完全是第一次養殖,在開始養殖前在淘寶上買了幾本關於散養土雞的書回來熟悉了以下基本的知識點。我當時購買的雞苗為沒有脫溫雞苗,而且是通過鐵路運輸倒汽車拉回老家的,對於沒有脫溫的雞苗需要做好保溫措施,購買一個溫溼計,嚴格控制育雛室的溫溼度,使其時刻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等兩個禮拜後,就要慢慢的降溫以達到室溫,這個過程叫脫溫處理!剛運輸回來的雞苗一定是先喝葡萄糖水後餵食。記得按照防疫程序進行防疫。


土雞養殖的關鍵是土雞品質的把握與後期的銷售,中間過程太曲折,一時半會兒感覺寫不完,我的土雞都是自己零售出去的,所以想要養殖的朋友已經要想好自己的銷售出路在哪裡,利用那些方式進行銷售,我的成本總共只有2萬多一點,盈利只有幾千元,不夠自己的辛苦錢,想知道更多其中曲折,歡迎大家關注我進行交流。

第二個故事

他是水電工轉行後進行養雞,也是散養土雞,只是他的規模更大,前前後後分批次引進了4000只雞苗進行散養,可由於飼養密度過大,雞群琢肛嚴重,處理不及時,死傷慘重,雞的賣相也不好,基本上都那樣賣上好價錢,同時加之購買雞苗時沒有區分公母,也是一大硬傷。最後他的養雞以失敗告終,聽說是賠了4萬左右,第二年又出去打工了,也就是去年。空蕩蕩的雞舍還在那裡,他說等自己掙錢了再捲土重來。

綜上,

農村散養土雞也並非非常簡單,也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如果你不是內行,一個簡單的雞痢疾都夠你煩心的了,還別說什麼其他的疾病了!因此養殖業進入一定要慎重,先想好自己的東西咋往外面銷售,本地市場有沒有散養土雞銷售的行情,如果養殖失敗了,生活會不會受到重創等等方面都要考慮進去。入門慎重再慎重,歡迎加關注交流!


洞察三農萬象

作為一個農村的創業者。我建議你手頭裡面有5萬塊錢的積蓄的話。還是不要養土雞為好。下面我就解釋一下為什麼不建議養土雞呢?

第一點:資金不足

對於5萬塊錢養土雞那土雞的週期是比較長的,所以5萬塊錢,基本上讓養的量會非常少。

如果想依靠土雞來賺錢的話。5萬塊錢的成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有同行在做土雞的養殖他們的量基本上都是幾千只以上,那麼投資一般都是10萬以上。

所以5萬塊錢的資金對於樣子,土雞來說,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點:技術問題,養殖週期太長

不要認為家裡面的土雞比較好樣,但是我覺得在家裡面做養殖業還是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和技術。

如果是稍稍控制不好出現疫情,或者是發禽流感之類的病情將會一下子損失慘重。

養殖週期問題因為養殖週期土雞來說是比較長的。對於我們農村裡面養殖土雞,基本上需要八到12個月以上,在能夠養的比較好吃的土雞。

所以如果是楊值不到時間的話那麼長本雖然下降,但是效果不好。

第三點:土雞的銷售難度

有緣會很奇怪的問題及銷售有什麼難度的嗎?但是對於我們做市場來說。土雞的銷售在於價格,實在太過於昂貴。

對於我們養殖土雞的市場來說市場比較大的地方都在於城市。嗯,就近的市場,比如農村集市上以及。四線城市消費不高的地方那麼處機的銷售量不會很大。

所以我覺得手頭上有5萬塊錢。那麼可以做點其他的事情不要考慮養殖土雞。

假如你只為了創業體驗的樂趣。哎,不是真的掙錢的話。可以嘗試一下。


農村新視覺

大哥,說句不好聽的話,5萬塊,您還是安安心心打幾年工多存點錢了再回來搞養殖吧,五萬塊錢,對於專業養殖來說真的什麼也做不了。

場地,廠房,種苗,藥物,飼料,還有您自己的開銷,五萬需要維持半年。一隻土雞長到下蛋都得半年,賣得上價得養一年。一千隻雞養半年就得幾萬的成本,就雞苗,飼料,藥物,什麼什麼都不算。

現在的養殖不能當做農民企業來看待,要成功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不會比投資別的簡單,

首先,資金需要量大,幾十萬投資養殖是最入門級的,沒有這點錢,根本做不了。

其二,技術要求高,雖然說現在的養雞技術比較成熟,但是剛入行的總是新人,需要一段時間來吸收這個技術

第三,土雞土雞,賣點就是一個土,如果您沒有銷路能把他賣出土雞的價格,那就只能當肉雞甩賣了,您別人農村一隻土雞七八十,上百塊,您看別人大批量養的多少錢一隻,也就十多塊一斤,一隻不超過50塊錢

最後一點,有些事,當副業可能有錢賺,一旦您當成自己的職業,說不定得虧,比方說養土雞賣土雞蛋,您家裡一天幾個蛋,上十個蛋,還有人去買您家的土雞蛋,您雞子多了,蛋多了根本沒人買,我們農村有時候雞蛋不好賣,老人們也自己拿去鎮上賣,就是站集市邊,有人看到就買了,還比較好賣,沒有說沒賣出去往回帶的時候,但是您要是天天去賣,別人會相信嗎?


燒鴿兄說鴿

我善意的提醒你千萬不要這麼做。如果你沒有豐富的畜牧業經驗,沒有獸醫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經驗千萬不要這麼做。雞特別容易得病,容易成群瘟病,不好控制和預防。養雞我們這都是特別大規模的才賺錢,有專門的人負責防疫工作,然後還得計劃好銷路。尤其你這土雞,你要想好怎麼去賣,散賣肯定沒有前途,如果你有門路賣才考慮養雞的事情。

如果你想搞養殖業其實養豬比養雞好一點的,豬對於病毒的抵抗能力大於雞,不容易生病。防疫工作自己做很簡單的,我見過普通人隨便往豬的脖子上打針就可以了,豬也有病的但是少一些,一經發現即可宰殺隔離就行了。現在養豬的豬圈等設備特別先進了,不許需要你去餵了,糧食不斷的,豬很聰明,遊戲中喂水的設備豬渴了自己去裹管子就能吸水來喝。豬肉的基本是不愁銷路的,很好聯繫的。

反正我認為養土雞你千萬三思而後行,我身邊認識的養雞的都賠了,只有親戚養豬的和養肉牛的賺了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