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濟不是很好,三本學校一萬五一年要不要繼續讀?

做我的渵

這個問題不管別人怎麼建議你,我只給我認為最有用的方式,書要讀,學費也不是問題!



三本,其實和二本沒有多大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學費的差距,它一般比二本多出一倍來。自2017年來,大多數省份二三本合併,現在基本沒有三本之說,只是我們自己都清楚,雖然沒有三本,可是那些學費要貴得多的,就是以前的三本,為何要二三本要劃統一?就是讓三本高校畢業的人丟掉被歧視的可能。

就是三本的同學不再是大學畢業生中最低次的,至少你們的畢業證可以和二本的畢業證平起平坐,那麼自己就不用過多貧氣自己的學校,給自己一點自信,有那麼多人在一個平臺,咱們在拼其它的,贏過別人!

其實自己應該也要懂,一本、重點這些高校,都是大學,而二三本的高校都是學院,那麼公司招聘也不會過多去糾結你是那個那個學院的,只是要你那張畢業證罷了!有了畢業證至少你還算有一塊敲門磚,還有機會去高升!


但是如果你放棄讀書了,你以前在學習路上花的錢,白費了,高中畢業證有多大用,給人洗盤子可能還要考慮你要的工資高了嘛?你只能步入社會,家裡經濟不好,那麼父母也不會有多好的機會提供給你造化,那麼多半隻能靠自己,不讀書除了外出打工還能做什麼?那你和曾經中學就外出打工的人又有什麼區別?現在去,等著被嘲笑,一無所成!

重點

既然你的問題是經濟負擔,那麼就全力解決問題!

一、當兵

大學期間選擇去當兵,國家有很多優惠。

1、學費全免

2、保留學籍

3、義務完成後學生可自由選擇留部隊還是繼續完成學業

4、自由轉專業

5、學生以前在學校交的消費或者貸款,國家一次性補償

……

二、貸款解決;學校助學金

生源地貸款是面向已經有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生提供的貸款平臺!

這裡最多可以貸8000,不同省份可能有不同,大致一樣,而選擇還完時期是從學生畢業後並找到工作後才開始計算利息(不高),學生還可以自己選擇還款時期長短,上面提供的時間足夠。那麼你的學費就解決一半多,父母應該可以出一些,還有自己既然是經濟不好,還有申請助學金,助學金是針對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你應該可以,一年大概3000左右,除了這個還有獎學金,這個是看你自己掙的學分和成績,最高的是有8000,然後5000,3000,既然自己經濟不好,那麼兼職這種東西就不用我說了,如果一個學生做兼職,完全可以不用向家裡面的人要生活費!

最後,我覺得我以前的處境和你差不多吧!還好我也沒選擇退出,一切被我用過的方法都說了出來,現在想想,感謝自己沒有放棄,既然我們都這樣,那麼就你要選擇再墮落和向一個底層人士靠近,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是了,如果選擇放棄,那麼你繼續當那種人吧!

有不懂的,可以問我,我能幫的,盡力而為!


分享分聽

能理解你的心情,迷茫+糾結。一方面,三本學校學費不低,家庭條件又一般,經濟壓力大;另一方面,三本學校畢業了也不見得能夠找個好工作。現實投入與預期產出、切實付出與預期得到的關係拿不準,放棄吧不捨,繼續吧迷茫,左右為難。

但是,祥哥還是要告訴你,要繼續。

理由一:學費是個壓力,但想想辦法總是可以解決的。

既然已經讀了大一,也就是說已經完成1/4。那就想辦法把剩下來的3/4完成。學費如果交不上,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利用寒暑假去打工,課餘時間做家教或其他。現在互聯網發達,通過網絡也可以做些兼職。大學了,就要學著自立。人窮志不能短,經濟條件不夠好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要勇敢面對。年輕時體驗一下缺錢的滋味,未嘗不是好事,生活本來就不是輕輕鬆鬆的事兒。

理由二:如果覺得讀三本學校沒前途,這種心態有問題。

三本總體上說比不上二本、一本,更不能與985學校比肩。但既然已經考進三本,那就好好珍惜,努力讀書。優秀的三本畢業生,同樣有出路。學校批次不是你人生高度的標尺,自身是否努力才是關鍵因素。

理由三:如果現在放棄,你同樣面臨著各種困難,甚至更多。

現在不讀了,感覺上經濟壓力小一點。但是你總要工作吧,找什麼工作呢。一個大一的輟學生,你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找份工作都不容易。或許你還得花錢去學習一項技能。或許你只能從非常基礎的工作做起。如果你能夠利用在大學的三年時間,好好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選擇的餘地是不是更大呢。人生苦短,大學時光還是非常美好的,值得繼續,並使之精彩。


祥哥教研室

我不想再回憶我的過去,雖然退學才過去差不多一個月。我發現這個社會很現實,沒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真的很現實。你我都曾這樣幻想:“努力讀書,高考錄取通知書上還寫著某中國某名校的校長簽名”那就是未來四年得度過的:在大學四年中學習一門專業,並順利畢業,參加工作掙錢養活自己和家庭。當然還有,得到一段美滿的婚姻,一家人元宵節圍在四十二英寸的液晶電視上看著小品。週末在某小區公園散步、放假時躺在草坪上呼吸新鮮混有泥土的空氣、國慶到處旅遊、拍很多美食、風景上傳到空間、朋友圈、擁有一個事業有成的未來,那是多少美好!

然而,我現在清醒了。回到現實,我開始思考我的人生和我過去的那十八年。當我拼命讀書、課堂筆記寫滿那一疊疊的小冊子、近視又默默在加深時、我看到了高三教學樓梯口那牆上的、那橫幅、那寫滿高三全體學生名字的“百日誓師”標語。我也曾每天6:30起來趕快吃飯趕到教室讀背文言文,每天重複地做習題,聽老師講解,晚上四節自習,每天凌晨才關掉手電筒去睡覺。那不是我的高三,而是所有此屆學子赤裸裸的高三。

我努力過,我承認我還不夠努力,但是我不後悔。我去年為了高考而努力了那些月,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學草稿、那些深夜還在宿舍一起吹牛聊天、躲在被子裡玩手機的傢伙們,此時的我正在寫這無聊的記述,而你們又在中國哪所大學裡呢?我拿到那個錄取通知書時,我沒有表現得吃驚、更沒因落榜而哭泣、甚至跳樓自殺。我錄取了一個大專,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我明白,我得學修車當我以後的工作了,那天,我的父親面色略顯不安,我亦然

我是一個內向、自卑、膽小、懦弱、不愛說話的人。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我看到那一群群穿著講究、拿著蘋果手機的大學生們,我再看看自己穿了三年的外套。哦,我明白了,我不屬於他們的圈子。我越發迷茫,我越發煩躁。開學時宿舍要買空調,原價每人300元(宿舍共6人)我舍友QQ上發消息給我,說我轉150元就好了。我同意了,這個我可以認為是“施捨”還是“同情”,再或者就是“幫助窮人”。我作為一個開學就拿著《貧困助學申請書》去找輔導員的大一新生,手還是有點抖,雖然我初中高中都是拿著低保證、複印件交給學校的

。可此時,我發現周圍的同學變得疏遠我,我沒有感到奇怪。我本就該受到如此的待遇嘛,我又沒有錢請他們吃飯聚會上網,我能做的就是每天看著班群發的聊天消息,默默看著,不回覆。

我不想把太多負面情緒帶到這裡,我曾經盛夏獨自呆呆地看著夜裡的星星做夢,也曾拖著疲倦不堪的身子走向歸家的路途。我不厭惡、怨恨我的家庭,它沒有給我物質生活的富裕,但是它教會了我做人的原則、節儉、還有為改變家庭而需要付出的艱辛。我想,孟子的那句話很適合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是的,我還是選擇了退學。我不想每天在課堂上聽高等數學,重複那些我認為沒有用的知識,我不願用腦子來消化吸收這些公式。也許我真的很自私,我原本可以用不笨不聰明的腦袋熬過三年的,最後拿到畢業證,完成學業的。我並沒有這樣做,也不可能再想這樣做了。

當手上拿著我不感興趣的專業課本時,我每天走在固定的路上,那些打扮得很漂亮的女孩子、留著長頭髮,悠然地去圖書館、教學樓、食堂、宿舍樓、我認為挺好的,至上看樣子她們精神面貌挺好的。像在一個傳授高等教育的學府上深造的國家棟梁,企業人才,公司精英。還有那些花二三百元染個黃頭髮的男同學,挺好的,這一切都挺好的。在太陽東昇西落晝夜交替中,完成學業,直到離開校園,提著行李最後一眼看著曾經大學生活過的地方。這就是中國學子的四年時光,顯得平淡,卻規律。

我不知道為什麼每年這麼多人退學,有些重點大學的也會考慮退學。其實我是知道的,我只是不太明白,我不明白自己辛苦努力了十二年換來的《錄取通知書》此刻將變成《退學申請書》。我更不明白,那些大三大四即將完成學業的人,還在考慮退學甚至復讀。當然,因為學分不夠,得重修或學校強制退學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機會給了你,你卻把它扔得遠遠的,再想揀起來機會早沒了

能休學就不要選擇退學,很多時候是自己的“一時衝動”,我不知道你受了什麼委屈、被什麼人罵了、到底在想什麼、你我得明白,退學就意味著你得收拾行李,整理床鋪,坐上火車離開這個學校。同時,我也鼓吹能退學就不要選擇休學,有的垃圾學校就是一個“公司”,只要你交了學費,它的目的就達到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差、多媒體都沒有、舍友喝酒吸菸亂吐痰、髒話能把天花板罵穿、你當初被招生老師“騙”來了還是被班主任“誤導”了我不得而知。我能理解的就是這個學校是吃人的,你在這裡是混日子的,你最後的畢業證一文不值,當然,你也明白自己的道路該怎麼選。看到了是“坑”還敢跳,我無話可說。

退學的原因幾十種,我不想太過嘮叨,這樣顯得我沒素養,雖然我本就沒素質。因為高考考差了而錄取的不理想的學校和專業,而考慮退學的。只要你自認為腦子聰明,家庭條件等各方面容許你復讀,再花一年的時間拼一回,那將是無比光榮的。由於身體健康問題,疾病方面而考慮退學或休學的同學,我並不知道怎麼理解這件事,身體重要還是文憑學業重要?有些可以算是疾病,可嚴格來說又不是。自身的心理問題就比較難說了,我不敢跟陌生人說話,我不敢一個人去理髮、打菜、或是坐車。沒錯,你和我都是孤獨世界裡的孩子,可除了改變,還能為此逃避多久?

退學後的你我還幹什麼,一是出去打工、服務員、電子廠的普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二是學個技術,在學校你放棄了這個未來是你職業的專業,而想融入這個社會,沒有一技甚至多技之長的人是難以立足的。誰也不想打一輩子工,可現實告訴你,你不工作就沒飯吃,沒衣穿沒房住。三是靠家庭親戚的關係,你可以退學去家裡的店幫忙,或直接“子承父業”。沒錯,所以很多讀大學的人為了不是學知識和專業技能。而是理所當然地買個四、五千元的高端遊戲電腦,度過漫長又短暫的四年,最後把畢業證隨手放在自己的床櫃裡,把父母經營的門店接手,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年後人家自己還是有房有車有老婆。這就是所謂人生的差距吧。

有些人看到這些就會發笑,可他笑就笑吧,我並不感到有任何問題。很多人不想安於現狀,可依舊困頓在自己狹窄的空間。我其實也在這個漆黑的地方原地打轉。我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走。

我並不是在譏刺那些在學校讀書的人,因為我沒資格這樣說。我也能曾這樣想像大學生活: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參加集體活動、聚會、聯誼、勤工儉學、志願者服務團隊、每天去圖書館學習、週末兼職、是呀,這才是中國當代大學生在校應有的風貌

我離開了將近五個月的大學校園,同中國其他省市的退學的一樣,迷茫無助,不知道自己何時後悔何時躲在被子裡哭泣。我沒有患抑鬱症,我只是比其他人話少,面怯。我知道電話那頭的父親顯得憔悴,我知道自己讓他失望了。我又如何抗爭這平凡的命運呢?我腦海裡浮現的依舊是父親扛著鋤頭在挖花生的模樣、我記得他摘辣椒的動作、我記得他打農藥灑化肥的那雙厚繭的雙腳、還有那,發黃滲黑的指甲縫落著煙屑的大手、他操勞了一輩子,指望我能考上好大學,出人頭地。可惜,我退學了

我支吾地回覆他我退學的原因,可我仍不願把聲音壓低。我不想告訴他我害怕受到親戚們的嘲笑,我也不想躬著腰向他們問好。我已經選擇了退學這條路,那就沒有後悔的餘地了。未來的路很難走,沒有人幫我把路上的泥巴、雜石、水坑清理。最多,只能靠我的雙腳前行。要麼通往農村的稻田插秧,要麼通住城市的高樓闖蕩。

有多少同學熱愛自己學習的專業?在正常情況下,一堆大學生中熱愛自己專業的人不超過5%。要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不熱愛,絕對不會有精彩可言。現在的大學生不像年輕人,沒有理想、沒有激情、說話沒有底氣、內心沒有動力。要想實現一個願望、做一件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品位、有自己的講究,而你卻沒有。

夢想是比較模糊的,短暫的,具有強烈的不定性。今天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憧憬,但也許一夜之間,就忘得一乾二淨,又重新對另一種生活開始執著起來。

我們為什麼會成為庸人呢?因為不想去冒險,不想去開創,不想去打破現狀,更不想去為了一個特別的東西付出特別艱苦的努力。沒有這些特徵,你的18歲就和80歲差不多,甚至會認為,將來安安穩穩的就好了!安安穩穩的還要你到這世界來走一回幹什麼啊?作為一個年輕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不能求安穩。

其實在很多職業中,有些人只是因為混日子或者找口飯吃稀裡糊塗進來的,這些人一輩子很難真正成為這專業的高手、人才、大神,也很難達到一個自我認同的境界,在這個“文明”(請允許我加引號)的社會,未來到底是浪費在那張乾淨的文憑A4紙上,還是靠自己的雙手扛起沉重的包袱打拼青春的歲月。

一個人在學校裡待的時間越長,呆傻程度就越高。當然,也不能只在社會上混,讀書也是有價值的,不要把這兩件事分離開。書和社會上的知識最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書是一個系統,讀書最要緊的是讓人對每門課都有一種底氣。所以,一個知識分子和社會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理論體系、受過系統訓練、說話的時候能說得更深遠,這就是讀書學到的基本能力。

只有很少的學生出於自己的專業喜好而選擇了目前的專業,其餘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家長與中學老師的建議而選擇了目前的專業,自己一直對專業並沒有感覺。另外,還有接近40%的同學由於學校專業調配而讀了現在的專業。實際上,專業調配把學生因為家長與老師對他們的前提分析而進行的專業選擇所形成的最後一點感覺也摧毀了。

這樣的結果是,學生就真成了一大群不知道為何而學也不知道學了有何用的人。在這樣的專業領域待了幾年之後,他們把時光當成了特長,以為自己就是這方面的人才。後來畢業後,猛地發現自己穿的工服是120元一套的普工服裝。再過些年頭,也就在3-4k元的電子廠混過了自己的青春了。

大學的考試會讓大家越來越聚焦在標準化且特別容易忘記的知識上,也會大大削弱人們對多元化知識的興趣。地位崇高的考試會大大擠佔學習者培養動手能力與行動能力的時間與精力,還會模糊其他職業知識與社會知識的價值,讓學習者越來越習慣於只關心那些會出現在考試大綱裡的知識。在這個意義上,考試能力越強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反而可能會相對越差,多元化知識結構與反應性適應能力也相對越弱。

大學上有很多課程:比如高數、所有同學的及格標準是60分,也就是說你只要考試通過了這個切線學分就到手了。(專業是數學的除外)滿分是一百分制的,可為什麼有些同學喜歡、願意花那幾天、一星期、甚至每節高數課都把筆記做的滿滿的,最後你能考到80-90分又能如何?這個專業擠掉你其他時間得到的難道是為了老師誇你學習認真聰明,還是同學羨慕你的成績?不!沒有作用的理論知識只屬於思維混亂被制度奴化的人。

永遠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未來沒有價值的事情上,那樣做,十年後只能在自己的家舊書架上找到一疊疊做得滿滿的、工整的、認真的高數筆記。我認為那就是寫滿符號的垃圾!是我早燒了,或扔給廢品回收的老爺爺了。

人本來的能力與能量遠遠比我們現在的教育與見識開發出來的要多,如果我們早年多鍛鍊、多行動、多培養闖蕩的精神,那麼我們在整體的進取心、拓展能力與承受能力上就會不同凡響。我感謝自己生在農村,從小就需要做那麼多的事情,也感謝自己身處在平民的環境中,知道勤奮,也能承受磨鍊。

話說回來:最可惡的是有些大學本來沒那麼教學能力,淨靠編些性感的專業名字來招生;老師亂教;學生也是稀裡糊塗地亂學。那麼多新人都以為社會上的職業真如這些專業那麼無聊、無趣,因為也在最好的青春年華荒廢了培養專業熱情的機會,還誤以為己屬於專業人才,不再學其他知識。

有些老師講課我喜歡聽,說人生、聊社會、幽默風趣。有些老師的課無聊、乏味、照著課本熬完45分鐘,板著臉自言自語。他腦袋裡裝的是離下課還有多少分鐘、這道題不會跳過、拿著工資不是為了三尺講臺幾十人的學業未來。可還等著成為中級教師、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大部分的企業家,包括上市公司的企業家,超過一半都是大專以下的學歷。他們的社會行動能力很強,即使沒上過大學,也不受什麼影響,像美特斯邦威的老總周成建,像最近培訓行業裡最大的聚成公司的老總。而那些教授開的培訓公司,都是小規模的,都幹不大。有社會行動能力而考試沒有考好就不太受影響,但是有考試能力而沒有社會行動能力的話,就基本上不行。

不是文憑不重要,沒有文憑,你連應騁的資格都沒有。文憑和能力哪個重要?我真的說不清,大學生活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東西,可能是你出社會不可能學到的,但是,對於種種原因想退學的同學來說,大學就是一座監獄,沒有光明,沒有目標地去食堂打菜,回宿舍連Wi-Fi,每天重複自己違背本意的事情,你願意花費幾萬元和你三四年的青春在這裡嗎?我知道你在考慮父母會因自己退學而傷心,我知道你在猶豫,退學後能幹什麼,我明白你煩死了,每天拿著幾本自己學的專業的課本,去教室,坐著。聽又聽不明白,想睡覺,等點名,下課。回去吃飯,去宿舍睡覺玩電腦。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一星期,一個月,一學期就這樣過去了。你學到了什麼?你想學到什麼

每天看到大學退學吧裡這麼多新鮮的貼子,我就很高興,因為還是很多人不想白白被“學校”坑四年,把上萬父母辛苦的學費送給學校躺在辦公司軟椅上泡茶吸菸領導們。同時,我感到可笑,迷茫和猶豫是最可怕毒劑,刺破你的皮膚,深深扎痛你的神經,作為一個成年人了,你不想跟一群廢物一起組隊打英雄聯盟的想法是正確的,上大學不是買個四五千元的游泳電腦混四年的,也不是半夜去買幾盒避育套,放錢包裡等著去加陌陌附近的人約炮的,你要清楚,請你明白。上大學是為了豐富你的精神面貌,提升你的能力,擴展你的社會閱歷,磨練自己的心志,再有就是最現實的一句話:“找個好工作,掙錢”。對!

把話說回來,你不是在考慮你現在,而是在擔心你未來。


義烏之狼2018

我是不大建議讀的。我談談自己的經歷吧,我家農村的,家裡比較貧困,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天吃飯,學費都是來自家裡每年的小麥,玉米,03年參加高考,高考成績423分,二本科分數線450分,落榜了。有一個三本院校北京輕工業學院和一個大專濰坊職業技術學院給我發來了入學通知書,看到大學通知書喜出望外,我你拿著通知書找到我的高三班主任,讓她幫助選擇,她看到兩個通知書後,就讓我收了起來,這些學校她都不建議去,特別是北京輕工業學院三本院校每年的學費1.3萬,學制四年,這對於我們窮山村,簡直是天文數字,另外三本院校和大專區別不大,找工作都不如重本,學習資源和知名度都不好。老師說,你的學習基礎知識比較紮實,再複習一年肯定能上個二本,好的話能上一本。



現在想來非常感謝我的班主任,在人生選擇的時候,她為我做出了選擇,指明瞭方向。我經過一年的復讀,如願考上了上海的重點大學,謝謝我的老師。


清爽自然465

即使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三本也是正規的國立大學,有很多的專業,也是能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增加人生閱歷和見識,這是中學時代和上班進入社會的必經之路,是拓展知識面,磨礪性格的必經階段!有了知識,更容易有人生目標,人生理想!所以一定要上!



我的想法是:一定在什麼年齡要做什麼年齡的事情!這個選擇和家庭經濟條件沒有直接的決定行關係。就像提問著希望,現在正是求學階段,一定要讀完大學。

打個比方,該上學學知識時,就一定要上學,該上班工作承擔家庭責任時就要上班,該結婚生孩子盡社會責任時就趕緊結婚生孩子。不是要“隨大流”,而是人生必要的嘗試階段和體驗。



上三本大學,每年學費大概一萬五,生活費大概1萬五左右。這樣一年下來大約需要三萬元。如果家裡經濟困難,無法滿足你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你可以利用寒暑假打工,可以掙七千左右,其它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做兼職,如在頭條做“悟空問答”,或送外賣,基本可以解決生活費。再有缺口,可以貸款助學。我想,辦法總是會有的。人生一輩子很長,不要為眼前的困難所嚇到。人生一輩子也很短,一定要珍惜青春求學時光!有了一段經歷,會讓你今後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芥子藏須彌

三本嚴格的來說不是學校,是家公司,因為他不受分數,地區,人數等各種限制,而且每學期都要給老師分攤招生人數,其主要招生對象是分數線低,偏遠山區,流動民工子女。他的目的是把你招進來收到錢,至於學不學到什麼不重要,四年畢業後皆大歡喜,他賺錢了,你也有畢業證了,當然苦了節衣縮食,毫無生活質量而言的父母,和畢業就失業的寒門學子。


湖南伢子混廣州

三本學校一萬五多,要不要繼續讀?按照你的敘述,家庭經濟困難是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來自三本學校的壓力。其實這件事情讓別人拿主意估計是你心裡太糾結,我覺得在當前你應該弄清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來自於家庭條件的壓力究竟有多大?能不能讓你讀完大學這四年本科?如果原本家裡的經濟條件就根本不容許你上學,那這學就算你有心上,也是一種空念和空想。

其二,你有沒有堅持學下去的信心和決心?我說的是你不僅是堅持學,而且能夠堅持認真學,刻苦學的信念與信心,如果自己無心讀書,縱然家庭條件優越,這學上的是毫無意義。

因此,你目前有一種錯誤的理念,會許你認為三本讀的毫無作用、毫無意思。原後拿家庭經濟困難說事。我們說,無論是名牌大學,還是重點大學,也無論是一本學校還是三本學校,靠的是刻苦鑽研,靠的是潛心研修,如果不能好好讀書、學習,不能把握時機,再好的大學又有什麼用呢?難道名牌大學能出人才,三本學校就不出人才?事實絕不會是這樣!所以我認為當務之急時,擺正心態,無論家庭條件與否,家裡只要願意支持你讀書,你就應該充滿自信,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學習成績搞上去,通過四年的拼搏,努力學得一身真技術、真本領、真功夫,無論是繼續讀研還是未來就業,決不讓這幾年的高額學費白花。這才是你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冬日暖陽124086398

講點實際。考個三本,也就是本b了吧。基本都是民辦,收費很高的。一個學年的學費抵得上我三個學年的學費。首先你家裡麵條件就不好了,對你家庭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其二,考個三本的話,假如不是高考失利,也就是說你不是讀書的料。講難聽點,你就是換個地方打遊戲泡妞而已。

我就建議你去技校學點技術,不要進廠打工,沒前途。


嚶嚶嚶qvq

主要是看你自己的意願,如果你自己選擇好了,就不要後悔!假如讀的話選個好專業,這樣你出來找工作也好找,錢也能掙回來,而且有個本科文憑,以後想考研,也方便!如果不想家裡太大負擔,也可以早點出來工作,必進社會經驗也是很重要的,混的時間久了,也能熬出個頭!


Ne3

一定要讀。我兒子高考成績很好,報了211直脫到三本。學費一萬八,加其它下來二萬,孩子也迷茫,因我本人在病中又是大病,我女兒也被杭州錄取。經濟特別困難,為了上學我鼓勵孩子別輕言放棄,因為當你上了大學你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我給兩孩子都辦助學貸,現都大三了,孩子也努力。只要好好學我建議一定讀。學會感恩父母親人,將來你不會後悔,學校高低與成就不成正比,但放棄註定你會輸在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