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雷诺“拜拜”了 这些品牌估计也快了

前几日成立近七年时间的东风雷诺走到了尽头。

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东风汽车与法国雷诺拟将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法国雷诺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汽车,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署了不具备约束力的备忘录。

就目前来看,东风收购了东风雷诺,但是雷诺并没有完全退出中国,它还与华晨中国、江铃汽车等建立了合资关系,除了东风雷诺还拥有江铃雷诺、华晨雷诺、易捷特三家合资公司。

雷诺乘用车告别中国市场,虽然感到惊讶,但却也在意料之中。

究其原因就是“水土不服”不重视中国市场,从2013年成立到现在,东风雷诺旗下共有五款产品在售,其中四款国产车型均为SUV车型,覆盖小型、紧凑型SUV市场。东风雷诺走量车型聚焦紧凑型SUV,后续上市产品没能引起关注,错失了增换购市场的发展风口,且认可度不高。

在2016年,东风雷诺科雷傲和科雷嘉正式上市之后有过一段短暂的高光,2017年东风雷诺共销售7.2万辆,但2018年下半年,东风雷诺遭遇销量滑铁卢,全年总销量仅为5.01万辆,宣告目标失败。

2019年销量为1.85万辆,同比下降63.07%。2020年1月,东风雷诺产量为0,销量仅587辆,下滑幅度超8成。今年1月份销量数据显示,东风雷诺在1月份销量仅586辆,同比下滑81%,1月份产量则仅为0辆。2月,东风雷诺是“零生产”“零销售”。

其实,除了东风雷诺还有众多的品牌已经都处在市场边缘。

众所周知,2019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高达9.3%,连续两年陷入负增长。本以为还能温水煮青蛙,但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快了淘汰速度。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4.0万辆,同比下降12.1%,1季度累计销量达507.7万辆,同比下降10.5%。

此外乘联会还表示,非常时期,车市“马太效应”更加突出,集中度越来越高,如今年3月排名前15厂商单月销量累计份额占比达77.3%,比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销量份额为77.7%,比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

意味着,其余国内百多家乘用车企所占的市场份额仅22.3%,弱势品牌地位更加危险,随时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铃木已经成为历史,长安PSA合资八年后于去年底宣布解散,再加上这次的东风雷诺。

现在翻看2019年销量跌幅超50%车企名单,这些车企或许在未来实现逆袭,但更多的是可能逐渐退出市场,成为历史。

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跌至18.2万辆,同比下降51.8%,已经进入生死存亡时刻。

神龙汽车双品牌——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2019年累计销量仅11,54万辆,同比下滑54.5%;受武汉疫情影响,神龙汽车今年一季度销量跌至6385辆,同比下滑81.6%。

还有包括北汽银翔、比速汽车、华泰汽车、猎豹汽车、力帆汽车、观致汽车、海马汽车等,都遭遇了销量急速下滑,公司经营危机的困境。对于这些边缘品牌,车市寒冬及疫情打击下,生存更为艰难。

其实早在几年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曾说过,未来十年将只有两三个品牌幸存,80%以上车企品牌终将被淘汰,整个汽车工业则走向线上技术和线下技术融合。

前几日,美团创始人王兴对中国车企未来的格局提出了一个“3+3+3+3”的判断,即3家央企(一汽、东风、长安)、3家地方国企(上汽、广汽、北汽)、3家民企(吉利、长城、比亚迪)、3家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将要展开下两轮的角逐。

也就是说除了上述12家车企之外,中国其他车企都已经走在被淘汰的路上了。它们的死,似乎早已“天注定”。

其实,世界上汽车工业先进的国家比如德国、日本、美国等的汽车企业的数量都很少。所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一定经历洗牌阶段,提高车企竞争力,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的确,当前的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刚刚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因为在技术积累、品牌沉淀方面的欠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此轮调整中,车市最先受到波及的就是自主品牌的主流市场,一些弱势车企出现的问题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