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满腹电影史

朋友李岩是个能人,我们相识20多年,他原在黑龙江省委党校工作,后来参与《东方晨报》创刊,再后来去北影深造,担任《电视与电影》杂志主编。他返回哈尔滨后任《家庭生活指南》和《当代旅游》杂志几个杂志社长兼总编。

十几年来,李岩一直关注东北老电影发展史,新中国电影在东北起步,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是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设在新京(长春)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面临灭顶之灾,日本人撤离前想炸毁。国民政府派员接收还没到,这时共产党先派人接管保护,将所有物资和人员用火车迅速运往黑龙江鹤岗,鹤岗以前叫团山,现为团山区。

1946年10月1日,中共在团山建立东北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是舒群,后来由袁牧之担任。解放全中国的所有纪录片均由东影录制。东影出品的第一部电影是《桥》,还有《留下他打老蒋》,翻译的第一部苏联电影是《普通一兵》,老影员陈强,于蓝,田方和吴祖光等几十名老演员都在东影工作过,鹤岗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1950年,东影迁到哈尔滨,不久又落户长春,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

李岩己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承前启后,与历史说事,跟未来对话。谁备建个东北电影史博物馆。他掌握的大量历史资料,有的如国宝级珍贵。

前几天,我们到滨江湿地景区游玩,经和景区经理杨建赤洽商,东北电影史博物馆准备落户滨江湿地景区。

我与李岩游乐滨江湿地

李岩担任《电视与电影》杂志主编时,编发我的稿件。

当年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旧址

时任东影的领导班子

东影迁到哈尔滨时的厂址

今年六月,李岩邀我陪北京来的导演吃饭。

由我牵线搭桥,李岩与广告人孙恒福签定合办《当代旅游》杂志合同。

签约仪式在朋友刘振华的华竹老哈菜酒店举行

当代旅游杂志第九期已出刊,在高铁上发行。

在当代旅游杂志举行的庆中秋酒会上

李岩即兴朗诵诗

李白诗《将进酒》

李岩让我邀请迟志强来担任一电影主演

到我朋友的官屯庄园建东影拍摄基地

朋友阮金彪的艺术庄园

右为阮金彪,答谢会上不忘我这搭桥人。

左二为阿城申遗办副主任才大泉

李岩慷慨激昂

李岩与滨江湿地经理杨建赤和夫人徐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