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退休老人发现李岩家谱,揭开一个历史悬案:李岩果然不是虚构

作为明末最传奇的谋士,李岩却一直遭到质疑,从清初到本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李岩是乌有先生”。

著名史学家顾诚考证李岩指出,李自成手下的“制将军”,只有李过和李友,根本没有李岩。为此,顾诚专门写了一篇质疑文章,即《李岩质疑》,详细的指出历史上不存在李岩。

在没有见到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以前, 我是不相信在明末农民战争中曾经有过李岩这个人物的。

那么,李岩真是一个虚构人物吗?本世纪初,一个退休老人无意之中发现了李岩家谱,揭开了这一历史悬案,李岩果然真实存在。

退休老人发现李岩家谱,揭开一个历史悬案:李岩果然不是虚构

关于李岩身世,明末野史记载较多,但正史却鲜有记载,《明史》综合正史野史多种说法,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李岩身世。

《明史·流贼传》:杞县人李信者,逆案中尚书李精白子也,尝出粟赈饥民,民德之曰,李公子。

按照这一记载,李岩(又称李信)应该是河南杞县人,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然而,从清初到本世纪初,一直有学者提出质疑,主要就是这两点:

一,杞县没有李岩此人,参加过起义军的明末清初学者郑廉指出,“杞县李岩则并无其人矣。予家距杞仅百余里,知交甚伙,岂无见闻?”杞县地方志等方面的确找不到李岩相关事迹。

二,李精白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麟孙,一个叫李鹤孙,唯独没有叫李岩的。而且,李精白是安徽阜阳人,根本不是河南杞县人。

正因如此,《南明史》作者顾诚经过长期考证,提出“史无李岩”的观点,当然顾诚结论前提是“在没有出现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证明李岩存在之前”。

退休老人发现李岩家谱,揭开一个历史悬案:李岩果然不是虚构

然而,《明史》尽管修了上百年,但记载也不靠谱,之前记载郑成功将鲁王朱以海溺杀在海中,但上世纪金门出土朱以海之墓,却显示朱以海是病死,而且死在郑成功之后。这一次,一个退休老人无意中的发现,又一次推翻了《明史》记载。

2002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唐村,从博爱县农场纪委副书记退休的李立炳,为了帮助唐村家族里续写家谱,四处撒网寻找资料时,却意外的发现一本记载李岩的家谱——《李氏家谱》。

这是一本康熙年间手抄的《李氏家谱》,记录了李氏家族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凤凰村迁到河南的历史,更揭开了一个争论300年的历史悬案。

退休老人发现李岩家谱,揭开一个历史悬案:李岩果然不是虚构

从家谱上看,唐村李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谱中所记的人大多“文武双修”,有进士、举人,更有名播数省的武术大家。但最引起史学家重视的却是《序文》中的一段忠告:

族长严训,谓明末吾族门九世李公讳仲、讳信、讳牟、讳栋、讳友,皆诱入闯贼,谋主数将。族裔诚祀之所事,避谈籍谱,勿传扬焉。

众所周知,李仲、李信、李牟、李栋、李友这五个人,都是李自成手下知名大将,尤其李信(李岩)和李牟最后同时被害。因为他们加入了李自成军队,所以先祖要求后代祭祀他们,但却要避谈此事,避免引来祸患。

根据家谱记载,李岩生父为李春茂,有兄弟四人,大哥李伦,二哥李仲,三哥李俊。李岩叔叔李春玉无子,就将李岩过继而来,而李春玉字精白,因此李岩父亲又被称为李精白,只是此李精白非彼李精白。

退休老人发现李岩家谱,揭开一个历史悬案:李岩果然不是虚构

至此,传奇谋士李岩一事真相大白了,原来李岩不是杞县人,而是博爱县人,父亲叫李春玉,哥哥叫李仲,李牟是李岩堂弟。李岩遇害之后,哥哥李仲回到乡里,以授拳为生。由于李岩无子,李仲就把四子李元善过继给李岩,而李元善就是《李氏家谱》的编撰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氏家谱》还解开了太极拳的谜团,原来太极拳是李岩、李仲,与其表兄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共同开创的。由此可见,李仲、李信、李牟、李栋、李友五人都能成为知名大将,并非没有原因,因为他们都是“文武双修”之人。

令人遗憾的是,李自成手里抓着一把王炸好牌,却杀了李岩李牟,逼走李岩其他兄弟,最终打的一塌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