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李岩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李岩

李岩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此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否定者以顾诚先生和栾星先生为代表,肯定者以陈生玺先生和王兴亚先生为代表。

顾诚的文章有《李岩质疑》和《再谈李岩问题》,分载于《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栾星的文章有《李岩之谜》和《李岩传说的余波》,收录在栾著文集《甲申史商》里,1997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陈生玺有专文《李岩在北京史实新考》,收录在陈著文集《明清易代史独见》中,1991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王兴亚有一本《志大才疏的李自成》,其中专门谈到了李岩的问题,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从时间上看,最先否定李岩其人的是顾诚(1978年和1979年),继而陈生玺撰文反驳(1991年),接着是栾星(1997年)。就深度而言,栾星超过了顾诚,而二人都力持李岩为“乌有先生”说。陈生玺与王兴亚则都坚称李岩实有其人。

这场争论的最后声音是王兴亚发出的(2008年),之后归于沉寂,至今未闻对王说的反驳意见。

据王兴亚《志大才疏的李自成》介绍,最近(2008年之前,具体不明)在河南省博爱县发现了《李氏家谱》,《谱》载:李信,字岩,河南怀庆府河内(今博爱)县唐村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崇祯年间县学的贡生。李信兄弟四人,李信居末,三个兄长依次为李伦、李仲、李俊。李信的三叔李春玉,字精白。李精白无子,以李信过继膝下而承续香火,故李精白与李信为伦理上的父子关系。李精白在开封府杞县做粮油生意,李信曾随侍其父,在杞县管理过生意上的账目。李信的生父李春茂,是当地有名的拳师,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奏庭交好,而且两家是姻亲关系。由于这个背景,李信文武兼修,文则县学生员,俗称秀才;武则与其兄李仲和陈奏庭时时磋练,共研太极,著有《太极拳养生谱》。

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由晋入豫,准备攻打洛阳。农民军有个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人叫李牟,奉李自成之命回乡召揽人才。由李牟的“引诱”,李信与其胞兄李仲,还有另外一李,叫李友,同乡共九人参加了农民军(见王著《志大才疏的李自成》第45页)。

王兴亚先生的介绍如果属实,则李岩的问题已经解决。但王兴亚著书行文,论据多不注明出处,所以《李氏家谱》的真实性还有待证实。

综合四家之言,我个人的看法是,李岩确有其人,但不像历来传说的那么重要,可能是农民军中一个比较温和的中、高级将领,清初的几部野史小说把他的作用夸大了。学术是天下公器,我认为王兴亚先生应该把《李氏家谱》公示出来,这样李岩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并且让人心服口服。

由于以上原因,我在长篇历史小说里把李岩定位为大顺军的“制将军”兼“谋士”的角色,出场不多,只在关键时刻让他露了露面,比较符合他“文武兼修”而又不是最高决策层成员的身份。

(欲知李岩身世的详情,请看作家出版社新著《甲申风云》,网上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