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对“尧舜禅位”的不同看法是什么,能否谈谈?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就我来看,这三位的看法其实本质上差不多。

孔子对“尧舜禅让”的看法仅在《论语》中有一句提及。

《论语·尧曰》说:“尧曰:'咨!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孟子的看法主要在《孟子·万章章句》中的一段问答。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荀子的看法在《荀子·正论》中的这一小节。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

  是不然。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震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夫有恶擅天下矣。

  ……

  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就我来看,这三位的看法其实本质上差不多,对于“尧舜禅让”这件事的真实性他们并没有做什么怀疑或论证,而是对舜代尧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孔子认为“天之历数”在“舜”。

孟子认为舜的王位不来自于尧,而是“天与之”。

荀子认为“有擅国,无擅天下”。

这三位总的意思就是天下不是靠“禅让”得来的,而是靠“天”,而天是什么呢?

是孟子所说的“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也是孔子所说的“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不能使天下归心,老百姓满意,那么天就不会“与之”。

实际上,对于“尧舜禅让”的看法可以结合荀子在谈论“尧舜禅让”之前对于““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这句话的议论来看,就会非常清楚其看法了。

是商汤和周武分别篡夺了夏桀和商纣的天下,商汤和周武是僭主。

荀子反对这种看法,认为桀纣“有天下”这种说法是错的。他认为“有天下”分成两种情况,

一种是“常有天下”一种是“亲有天下”。

所谓“常有天下”是指凭借着和前代王的血缘关系而继承王位,而“亲有天下”则是指在位的王有德有才,能够顺天应命,安民定邦。

因为血缘关系而“常有天下”的帝王不能在其位谋其政,治理好天下,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诸侯分崩离析,如此,则是不能“亲有天下”,帝王会失去“天命”,也即——无天下。天命会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夏桀和商纣就是这种帝王。

是不然。以桀纣为常有天下之籍则然,亲有天下之籍则不然,……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君,而以汤武为弒,然则是诛民之父母,而师民之怨贼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为君,则天下未尝合于桀纣也。然则以汤武为弒,则天下未尝有说也,直堕之耳。

这种说法的简化版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切取决于“天”也就是“民”。

所以我觉得这三位对于“尧舜禅让”的看法其实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

对于“尧舜禅让”的真假他们并不评论,至少可以肯定是尧、舜、禹这三代王之间的继承是相对平和的,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这也极可能是氏族部落联盟的遗风。

他们重视的是这种“禅让”的实质。

“有天下”不是靠“禅让”,“天下”也不能“禅让”。


闲话说历史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20.0

【原文】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翻译】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原文】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翻译】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原文】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翻译】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荀子》尧问【原文】

   尧问于舜曰:“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

  对曰:“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

【翻译】

  尧问舜说:“我想招引天下的人,对此该怎么办?”

  舜回答说:“主持政务专心一意而没有过失,做细小的事也不懈怠,忠诚守信而不厌倦,那么天下人自会归顺。主持政务专心一意像天长地久一样,做细小的事像日月运行不息一样,忠诚充满在内心、发扬在外表、体现在四海之内,那么天下人岂不就像在室内的角落里一样啦?又哪里要去招引呢?”

【原文】

   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亦尝有以楚庄王之语闻于左右者乎?”

  武侯曰:“楚庄王之语何如?”吴起对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问曰:‘王朝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不穀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是以忧也。其在中之言也,曰:“诸侯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群臣莫吾逮,吾国几于亡乎!是以忧也。’楚庄王以忧,而君以喜!”

  武侯逡巡,再拜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

【翻译】

  魏武侯谋划政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能及得上他,退朝后他带着喜悦的脸色。吴起上前说:“曾经有人把楚庄王的话报告给您了吗?”

  武侯说:“楚庄王的话怎么说的?”吴起回答说:“楚庄王谋划政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及得上他,退朝后他带着忧虑的神色。申公巫臣上前询问说:‘大王被群臣朝见后面带忧虑的神色,为什么呀?’庄王说:‘我谋划攻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能及得上我,因此我忧虑啊。那忧虑的原因就在仲虺的话中,他说过:“诸侯获得师傅的称王天下,获得朋友的称霸诸侯,获得解决疑惑者的保存国家,自行谋划而没有谁及得上自己的灭亡。”现在凭我这样的无能,而大臣们却没有谁及得上我,我的国家接近于灭亡啦!因此我忧虑啊。’楚庄王因此而忧虑,而您却因此而高兴!”

  武侯后退了几步,拱手拜了两次说:“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我的过错啊。”

【原文】

   伯禽将归于鲁,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

  对曰:“其为人宽,好自用,以慎。此三者,其美德已。”

  周公曰:“呜呼!以人恶为美德乎!君子好以道德,故其民归道。彼其宽也,出无辨矣,女又美之!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窭小也。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知如士,不与士争知。彼争者,均者之气也,女又美之!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闻之曰:‘无越逾不见士 。’见士问曰:‘无乃不察乎?’不闻,即物少至,少至则浅。彼浅者,贱人之道也,女又美之!”

  “吾语女:我,文王之为子,武王之为弟,成王之为叔父,吾于天下不贱矣,然而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贽而相见者三十人,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欲言而请毕事者千有余人,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吾所以得三士者,亡于十人与三十人中,乃在百人与千人之中。故上士吾薄为之貌,下士吾厚为之貌。人人皆以我为越逾好士,然故士至;士至,而后见物;见物,然后知其是非之所在。戒之哉!女以鲁国骄人,几矣!夫仰禄之士犹可骄也,正身之士不可骄也。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

【翻译】

  伯禽将要回到鲁国去,周公旦对伯禽的师傅说:“你们要走了,你为什么不估量一下你所辅导的这个人的美德呢?”

  伯禽的师傅回答说:“他为人宽大,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而且谨慎。这三个方面,就是他的美德了。”

  周公说:“唉呀!你把人家不好的东西当作美德啦!君子喜欢按照道理

  去行事,所以他的民众也归顺正道。他对人一味宽大,那么赏赐就会不加分别了,你却还赞美它。他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这是使他浅陋无知而胸怀狭窄的根源啊。君子气力像牛一样大,也不和牛较量气力;跑起来像马一样快,也不和马赛跑;智慧像士人一样高明,也不和士人比聪明。那较量竞争,只是把自己和别人等同的人的气量,你却还赞美它。他的谨慎,这是使他孤陋寡闻的原因。我听说过这句活:‘不要过分地不会见士人。’见到士人就要问道:‘不是我不明察吧?’不询问,那么事情就了解得少,了解得少就浅陋了。那浅陋,是下贱之人的为人之道,你却还赞美它。”

  周公对伯禽说:“我告诉你:我,对文王来说是儿子,对武王来说是弟弟,对成王来说是叔父,我在天下不算卑贱了,然而我拿着礼物去拜见的尊长有十个,还礼会见的平辈有三十个,用礼貌去接待的士人有一百多个,想要提意见而我请他把事情说完的人有一千多个,在这些人之中我只得到三个贤士,靠他们来端正我的身心,来安定天下。我得到三个贤士的办法,不是在十个人和三十个人之中挑选,而是在上百人和上千人之中挑选。所以对于上等的士人,我对他们的礼貌轻一些;对于下等的士人,我对他们的礼貌重一些。人人都认为我特别喜欢士人,所以士人都来了;士人来了,然后我才能看清事物;看清了事物,然后才能知道它们的是非在什么地方。要警戒啊!你如果凭借鲁国高傲地对待人,就危险了!那些依赖俸禄生活的士人还可以高傲地对待,而端正身心的士人是不可以高傲地对待的。那些端正身心的士人,舍弃高贵的地位而甘居卑贱,舍弃富足的待遇而甘愿贫穷,舍弃安逸而干劳苦的事,脸色黝黑也不丧失自己所选择的立场,因此天下的治国纲领能流传不息,古代的文献典籍能经久不废啊。”

【原文】

   语曰: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曰:“吾闻之也:‘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今相国有此三者而不得罪楚之士民,何也?”孙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每益禄而施愈博,位滋尊而礼愈恭,是以不得罪于楚之士民也。”

 

【翻译】

  民间传说云:缯丘的封人拜见楚国的丞相孙叔敖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做官长久的人,士人就会嫉妒他;俸禄丰厚的人,民众就会怨恨他;地位尊贵的人,君主就会憎恶他。’现在相国具备了这三种情况却没有得罪楚国的士人民众,为什么呢?”孙叔敖说:“我三次任楚国相国而心里越来越谦卑,每次增加俸禄而施舍越来越广泛,地位越尊贵而礼节越恭敬,因此没有得罪楚国的士人民众啊。”

【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得。为人下者,其犹土也。”

  

【翻译】

  子贡问孔子说:“我想对人谦虚却还不知道怎样做。”孔子说:“对人谦虚么?那就要像土地一样啊。深深地挖掘它就能得到甜美的泉水,在它上面种植而五谷就茂盛地生长;草木在它上面繁殖,禽兽在它上面生息;活着就站在它上面,死了就埋在它里面;它的功劳很多却不自以为有功德。对人谦虚嘛,那就要像土地一样啊。”

【原文】

   昔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并之,莱不用于马而齐并之,纣刳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不亲贤用知,故身死国亡也。

  

【翻译】

  从前虞国不用宫之奇而晋国吞并了它,莱国不用子马而齐国吞并了它,商纣王将王子比干剖腹挖心而周武王夺取了他的政权。君主不亲近贤能的人、任用明智的人,所以会身死国亡啊。

【原文】

   为说者曰:“孙卿不及孔子。”是不然。孙卿迫于乱世,昺于严刑 ;上无贤主,下遇暴秦;礼义不行,教化不成;仁者绌约,天下冥冥;行全刺之,诸侯大倾。当是时也,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故君上蔽而无睹,贤人距而不受。然则孙卿怀将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之谓也。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观其善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云非圣人,奈何?天下不治,孙卿不遇时也。德若尧、禹,世少知之;方术不用,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呜呼!贤哉!宜为帝王。天地不知,善桀、纣,杀贤良。比干剖心,孔子拘匡;接舆避世,箕子佯狂;田常为乱,阖闾擅强。为恶得福,善者有殃。今为说者又不察其实,乃信其名;时世不同,誉何由生?不得为政,功安能成?志修德厚,孰谓不贤乎?

  

【翻译】

  那些立说的人说:“荀卿及不上孔子。”这不对。荀卿被迫处在乱世,身受严刑箝制;上没有贤德君主,下碰上暴虐之秦;礼制道义不能推行,教育感化不能办成;仁人遭到罢免束缚,天下黑暗昏昏沉沉;德行完美反受讥讽,诸侯大肆倾轧兼并。在这个时代啊,有智慧的人不能谋划政事,有能力的人不能参与治理,有德才的人不能得到任用。所以君主受到蒙蔽而看不见什么,贤能的人遭到拒绝而不被接纳。既然这样,所以荀卿抱着伟大的圣人的志向,却又给自己脸上加了一层装疯的神色,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愚昧。《诗》云:“不但明智又聪慧,用来保全他自身。”说的就是这种人啊。这就是他名声不显赫、门徒不众多、光辉照耀得不广的原因。现在的学者,只要能得到荀卿遗留下来的言论与残剩下来的教导,也完全可以用作为天下的法度准则。他所在的地方就得到全面的治理,他经过的地方社会就发生了变化。看看他那善良的行为,孔子也不能超过。世人不加详细考察,说他不是圣人,有什么办法呢?天下不能治理好,是因为荀卿没有遇到时机啊。他的德行像尧、禹一样,世人却很少知道这一点;他的治国方略不被采用,反被人们所怀疑。他的智力极其聪明,他遵循正道、端正德行,足以成为人们的榜样。唉呀!贤能啊!他应该成为帝王。天地不知,竟然善桀、纣,杀害贤良。比干被剖腹挖心,孔子被围困在匡地,接舆逃避社会,箕子假装发疯,田常犯上作乱,阖闾放肆逞强。作恶的得到幸福,行善的反遭祸殃。现在那些立说的人又不考察实际情况,竟然相信那些虚名;时代不同,名誉从哪里产生?不能执政,功业哪能建成?志向美好、德行敦厚,谁说荀卿没有德才呢?



《孟子》万章【原文】9.5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翻译】

万章问:“尧把天下交给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

  万章说:“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给他的呢?”

  孟子说:“是上天给他的。”

  万章说:“上天把天下交给他,是谆谆教导命令他的吗?”

  孟子说:“不,上天不说话,是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而已。”

  万章说:“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天子能向上天推荐人,却不能叫天把天下交给人;诸侯能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叫天子让他做诸侯;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叫诸侯让他做大夫。从前,尧将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又将他公开向老百姓介绍,老百姓接受了;所以说,上天不说话,只是用行为和事实来示意而已。”

  万章说:“冒味地请问,向上天推荐,而上天接受了;向老百姓介绍,老百姓也接受了,这怎么样说?”

  孟子说:“尧派舜主持祭祀仪式,一切神灵都来享用,这是上天接受了;派舜主持政事,而政事治理井井有条,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这就是民众接受了。是上天把天下交给舜,是人民把天下交给舜,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舜辅佐尧二十八年,这不是单凭人力就能做到的,这有上天的力量。尧去世,三年服丧后,舜避开尧的儿子一直到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拜天子,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拜见舜;打官司的人,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拜见舜;歌颂的人,不歌颂尧的儿子而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这之后舜才回到中原,继承天子之位。如果居住尧的宫殿,逼迫尧的儿子,就是篡夺,而不是上天给的了。《尚书·泰誓》上说:‘上天所看见的来自于人民所看见的,上天所听见的来自于人民所听见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及白话文都发了,慢慢对比一下。

应该最全了,原文原作者说的,又加白话文参考,白话文之参考,以原汁原味为准,您慢慢研究对比。

其他都是忽悠的国学大师,国学大师都作古了,我不评价,看作者怎么说的。


寻荀文化


孔子,孟子、荀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以他们各自思想角度去阐述儒家思想对尧舜禅位的看法。

首先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主张德治仁政,仁义安邦,以礼治国。其次孟子思想是民贵君轻,核心是性善论,讲究人性本善,其治国理念是君应以德治国,自谦而重视百姓。而荀子则是跟孟子相对的,他讲究的是人性本恶,对于荀子的治国理念是世间万物必有其道,讲究无为而治,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自有定数。因此也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

禅位即上古时期的禅让制,是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候出现的君主禅让制。而禅让是让位于贤能者,而贤能君王必有其优良品德,心系家国百姓,贤能自能提现君王以德安邦、以任治国的理念,因此我觉得孔子跟荀子会对贤能君王予以支持,他们有相同的治国理念,而荀子是无为而治,若实行无为而治,在尧舜那个年代君王若不为,黄河泛滥,各种天灾足以灭绝黄河流域的文明,因此不治肯定不行。比如为什么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能建立呢,就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相传大禹治水在外居住十三年路过家门口而不回家足见其德能,有功于中原黄河流域各族各部落,且能笼络各族人心于是很快在各个部落建立了声望,舜便把王位禅让于禹,他的贤能让他一统中原大地,为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做了很好的铺垫。足见以德安邦,以仁治国的理念是可以的并符合孔孟的理念,而相对于荀子的治国理念。

因此孔孟会对禅位予以支持,荀子会保持沉默,因为他觉得世间万物顺其自然[大笑][大笑]

李小小湘敬上!





李小小湘


唐尧者,名放勋,帝喾第四子,黄帝之玄孙。初封陶侯,辅佐帝鸷(帝喾长子,尧之大哥),十五岁封唐侯,后来帝鸷因为不行仁政,被诸侯联盟长老会议所废,尧继位,称为尧帝。

“唐”不仅仅是地名或国名,《说文解字》:唐,大言也,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史学家推理,唐应该是后世为了歌颂尧的功德而后加上的,就像后来皇帝死后的庙号差不太多。

读过《史记》的朋友应该清楚,太史公撰写的五帝本纪中,在尧的身上用的笔墨是最多的,用词甚至超过黄帝。“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训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和合万国。”如此高的评价,高过任何皇与帝。是什么原因让太史公如此评价唐尧呢?

从历史记载来看,从黄帝至唐尧,一直都是延续帝位的父子相传或兄弟相继的方式,也就是说所有的帝王都是黄帝的直系后裔,都姓姬。到了帝尧,却选择了将帝位传给了天下公认的贤孝之人“虞舜”,这种“以公废私,天下为公”的德行可堪“唐”字。当然,尧把帝位传给舜的一个前提是自己的儿子丹朱“顽凶,不用。”也为舜将帝位禅让给禹做了榜样。

近期,由于从魏襄王墓新出土的《竹书纪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早于《史记》,且其中关于尧传位于舜的记载与史记有很大不同,《竹书纪年》中说:最后不是尧主动禅位,而是被舜逼迫让位的;并且舜把尧圈禁在平阳附近的一个地方,不允许尧与丹朱相见。当然这种说法尚需继续考证,即使记载属实,理亏在舜而不在尧,一样不会影响唐尧的“道德至大之貌”。

尧继位以来,遍访天下人才,史料记载大贤者有9-11位。这也《史记》里描写最多的一件事。无论从识人、用人还是育人方面,尧的做法都令现代人顶礼膜拜。在对鯀的判断上,四岳(四面诸侯的联盟长)都推荐鯀去治理水患,尧说:“鯀负命毁族,不可”。四岳坚持推荐,尧就尊重了四岳的建议,让鯀去尝试,结果九年没有解决水患。

在用人方面,《史记》中对修编《历法》的描述也证明了尧的知人善用。对于舜的考察与培养堪称一绝,第一步通过把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舜来考察舜的“治家能力”,考核标准为“五德”即“父仁、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第二步通过让舜总管百官来考察他的“理政能力”,考核标准为“百官诚服,百业俱兴”;第三步通过让舜接待诸侯来考察舜的“仁德能力”,考核标准为“礼敬下属”;第四步是附加题,让舜入山林川泽,考察舜适应大自然和了解民间疾苦的能力。从尧对舜的考察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培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标准具体,现代最先进的人力资源育人技术也莫过于此。


晨曦说人物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强调王权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这一观点。他看到了周王室衰弱,诸候争霸,人民生活的窘境,社会秩序的乱象;听到过尧舜禹时代能者居高位,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国度。从顶层设计出发,他认为“天之历数在尔,允执厥中”是理想社会模型。孟子赞同这一观点,并提出民贵君轻的理念。荀子进一步提出法度强于礼乐道德的社会建设主张,他以人性本恶为论点,强调制度建设优于道德建设


山垅田


孔子孟子讲究“仁政”,崇尚的也是“人性本善”。

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但能教出韩非已经李斯这样的“典型法家代表人物”,能看得出,他的政治主张比较偏“依法治国”。而且他明确提出“人性本恶”,就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对人性进行约束!

从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就可以看得出来,孔孟对“尧舜禹”更多的是憧憬的美好!“古之盛世,三代最美”。禅让制被包装的大公无私。

而荀子徒弟韩非明确提出“舜放尧,禹囚舜”,就能看出荀子对儒家所描述的禅让之美是存在质疑的!


小何才漏尖尖角


禅让制在那个时代比较民主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分封制最不民主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感觉禅让制在现代社会制度也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