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法规避个人所得税?

厚道的任先生


如何规避个人所得税纳税

如何规避个人所得税纳税?也就是个税的纳税筹划问题。规避应是非违法和合理的避税。

如何规避,本人提供以下思路和方法,若具体解说文字会过长。

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人收入来征收的,个人收入分九大类: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以上四项称综合所得。

5、个人、个体户、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中奖等偶然所得。

现在就主要收入项目,谈谈合理避税问题:

一是工资奖金收入,这是大多数人所有的;

二是个体户、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经营取得的利润,就算是“小老板”的经营利润收入吧;

三是企业股东的股权转让和房地产转让收入,这是大额交易收入。

第一,大多数人所有的工资奖金收入如何合理避税呢?

 

我们先一起来看它的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从以上公式可知,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扣除金额越大,纳税越小。

专项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 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

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

规避方法:充实扣除项目金额,达到减税的目的。

 

第二是个体户、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经营取得的利润,如何合理避税?

经营所得利润应纳税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从以上公式可知,在收入总额不变的条件下,扩大成本、费用和损失,应纳税所得额会缩小,即应纳税减少。而成本、费用、损失在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处理。

规避方法:扩大成本、费用。

 

第三,企业股东的股权转让和房地产转让收入,如何合理避税?

股权转让、房地产转让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股权或财产的收入额-股权或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

上述公式中的原值和合理费用的变化增加是很有限的。主要是转让的股权或财产的收入额可否减少,而收入额即是交易双方的实际价格,但这个价格税务机关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之一取得的:

一是交易双方申报的;

二是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的(可供税务参考的重要依据);

三是税务机关核定的。

避税就是在上述三种方式中做文章,明白了吗?

上述介绍的三种避税方法都是合理的避税或科学的节税方法。为经验结晶,只是未尽详述。


高山流水林心一


法律设计的目的就是保证人不吃亏,而不是通过法律赚便宜!我们把这成为法律的填平原则,亦即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通过法律途径让你的损失填平,而不是多受益。

所以,老老实实的按照个税的要求,申报各个专项附加项目,这就是最合法的实惠!


文晓琴律师


工资个税建议不要避税。

说实在的,新个税出来后,6个专项扣除已经对民众很实惠了,家庭子女的读书、教育、医疗、住房等国家都有针对性的给予税金扣除,减少每个工作者的压力。

重要的是,我国税收的根本宗旨“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80后研究深


你这个问题比较大,希望具体点。如果需要税务筹划可以私信。

个税有合法的规避空间,但都要提前规划。

比如工资个税和年终奖个税,同样的收入,放多少到年终奖,放多少到工资,个税是有差异的。这里有税收雷区,避开就少交冤枉税。

又比如,企业经营收人分给股东个人,是按25%扣除企业所得税后分红再按20%扣缴个人所得税,但如果你是个体户或者合伙企业利润分到个人计缴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所得税。

等等,还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私信"工资表"领新个税工资表


深圳湾小财迷


合法规避,首当其冲:你就要熟悉国家对减税免税方面的法律!


如最新政策中:

赡养老人,可以抵减一部分;

子女教育,可以抵减一部分;

租房,可以抵减一部分;

学历教育,可以抵减一部分


以上,具体金额、相应的凭证提交方案,你可以自行百度,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提交办理。


明馨自然卷


专业名词为税收筹划。首先,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所以,每个公民应在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依法纳税。至于怎么合理筹划,你一定要搞清个税的计税基础,适用税率,扣除项目,然后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私信关注,为您解忧!


一森


凡避税必违法。首先,依据现在的税收理论,避税都是非法的,税收筹划才是合法的;其次,无论依据合同法52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还是依据民法总则153条(违背公序良俗行为无效)的规定,避税行为都会被认定为无效。

实践中,有夫妻假离婚再假租赁达到既享受房贷抵扣又享受房租抵扣目的,采用这些避税行为还是要慎重,套用一句话:丑事人人都有,不露才是高手。


御用法律顾问


没得办法,你公司会计替你交的个税,按会计要求提供贷款证明或者租赁协议,让公司多交社保,多交公积金,还有企业年金,当然跟公司商量,你的到银行卡的工资会变少,这样缴纳的个税变少。但是公司给你的钱的总金额一分不少。


高必玉太公咨询收款码


首先税是没有合法规避之说的。2019年施行新的个税办法,增加了扣除项同时改为按年申报,较以往已经有了较大的空间,具体须根据你个人收入情况进行筹划。


简单的幸福146900159


五险一金免税真的是个大后门,真不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