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佳話「負荊請罪」,真相竟然是這樣!

戰國時期藺相如退車避讓,而後大將廉頗負荊請罪,這件歷史事件被傳為千古佳話,教育了無數的後人,也成為後人請罪時效仿的對象,知道負荊請罪這個典故的無不為廉頗到知錯就改,營造了“將相和”的氛圍而感到廉頗勇於認錯,有擔當,但廉頗真的是知道自己錯了嗎?

負荊請罪是發生澠池會後不久,即公元前279年,也就是趙惠文王二十年,這時候到廉頗曾領軍打敗齊國,官拜上卿。但是在長平之戰後,趙王曾起用廉頗,封他為信平君,還讓他做代理相國,比以前更加重用他。

可是趙悼襄王繼位後,樂乘伐燕有功,趙悼襄王讓樂乘代替廉頗做代理相國。廉頗竟然火急攻心,咽不下這口氣,帶領自己到私人兵馬追砍樂乘。《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是這樣記載到:“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

廉頗是將,樂乘是相,廉頗一時因為自己到官職待遇稍有變動,就把將相和到道理拋到一邊了,動用自己到黑惡勢力追砍人,這是真的有胸懷,有擔當嗎?所以說,廉頗肯低頭向藺相如負荊請罪,那大概是因為藺相如戰澠池會上表現的霸氣把廉頗折服了,也是因為藺相如在趙王前正得寵到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