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此人死于非命,不然曹操打不赢“官渡之战”!你信不信?

书接上文。袁军一而再的损兵折将,以致袁绍怒火灌顶、气迷心窍,罔顾谋士许攸提出的良策,冥顽不灵的非要围歼官渡一带的曹军,故此,袁军和曹军进入了难分难解、危机四伏的相持阶段。袁绍令袁军的士卒们搬运石块和泥沙,于曹军大营之前的地方堆起一座土山,且在土山上修筑了一排排箭橹,弓箭手站在箭橹上,居高临下的向曹军大营放箭,箭如雨下、密如飞蝗,即便曹军洞见了袁军的意图、打造一面面木楯遮挡袁军的箭雨,可袁军的攻势仍重创了曹军的士气和战意。曹操急中生智,令士卒们又制造了一种名叫“霹雳车”的投石机,向袁军堆起的土山抛掷大石头,砸烂了土山上的箭橹,曹军迫在眉睫的险情才消除了。

(临危不乱的曹操)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袁绍令袁军的士卒们敛声息语的挖掘一条通往曹军大营的地道,只待地道一通,袁军就夜袭曹军大营,“擒贼先擒王”的袭杀曹操,曹军一定瓦解冰消。曹军的奸细探知了袁军的“瞒天过海”之计,将这一重大军情送入曹军大营,曹操立即想到了应对之策,令曹军的士卒们在大营前和大营内挖掘两条又宽又深的长堑(堑,即军事防御所用的壕沟),且安排了几组巡逻兵日夜巡视和戒备长堑里的动静,这样的话,若袁军执意于“瞒天过海”之计,则地道挖入了长堑中,立即破功。袁绍听闻曹军挖掘长堑的消息,心知“瞒天过海”之计走漏了风声,只好怄气窝火的作罢。

(屡屡受挫的袁绍)

即使曹军一次次的破解袁军的计谋和攻势、于战术层面不落下风,但曹军的军粮越来越短缺、士卒越来越疲乏,暗潮汹涌的弥漫着厌战和怯战的情绪。而且,曹军的后方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些郡县的黎民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税负和残酷的徭役,纷纷叛变和归附于袁绍,若民变不能压制、缓和和平息的话,曹军就陷入了难以为继的险境之中。殚精竭虑、心烦意乱的曹操也接近了忍耐的极限,他致信于谋士荀彧,商议一下回师许县、据城固守的方案,荀彧否定了曹操的方案,说:“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劝谏,硬着头皮的忍耐着官渡之战的煎熬。

(苦不堪言的曹操)

恰在曹军命悬一线之际,一则噩耗又传入了曹军的中军大帐,人称“小霸王”的江东之主孙策欲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事,乘着曹军和袁军对峙于官渡、许县守备空虚的天赐良机,亲率江东之众突袭许县、迎奉天子。众人听闻了这一消息,无不惊骇和心灰意冷,惟有谋士郭嘉镇定自若,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桀,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衆,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郭嘉的推测和论断又一次打消了曹操回师许县的念头,如其所料,孙策在丹徒山狩猎的时候,被许贡的死党射杀。若不是“小霸王”孙策死于非命,则曹操打不赢“官渡之战”。

(人称“小霸王”的孙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九月,袁军的辎重部队运来了数千车的军粮,曹军的哨探回报这一军情,荀攸说袁军的辎重部队一天之内就会抵达袁军大营,护送辎重部队的韩猛虽是勇悍、但疏于防范,一次突袭即可击破韩猛的部队。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妙计,令大将徐晃和史涣率领一支骑兵部队埋伏于韩猛的必经之路上,待辎重部队途径曹军的设伏点,大将徐晃一声令下、突袭韩猛,韩猛见大事不好、掉头就跑,袁军的数千车军粮被曹军付之一炬。经此一事,袁绍改变了补给的策略,同年十月,他令淳于琼等人率领一万多人的部队,护送着袁军的辎重部队前往故市和乌巢,一方面是运输的路线不易设伏、另一方面是故市和乌巢比较隐蔽,这是袁军所剩无几的一批军粮了,袁绍不容有失。

(妙计百出的荀攸)

此时,“官渡之战”的一个关键节点出现了,据《三国志.武帝纪第一》所撰,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贱义,袁绍不能满足许攸的贪婪,他就投奔曹操而来。虽然许攸背叛袁绍的原因众口不一,但笔者不愿节外生枝,日后独辟一篇文章、再作详述。听闻许攸投奔而来的消息,欣喜若狂的曹操光着脚丫子跑出寝帐,握着许攸的手掌说:“子远(许攸,字子远),卿来,吾事济矣!”二人进入曹营的中军大帐,落座之后,许攸对曹操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如此重大的战机真是刻不容缓,摩拳擦掌的曹操立即调兵遣将,精挑细选了五千名步兵和骑兵,令他们手持袁军的军旗、伪装成袁军的样子,曹操身先士卒、引领着曹军赶往乌巢。

(背叛袁绍的许攸)

曹军披星戴月、敛声息语的抵达乌巢之后,东方的天际线已微微泛白,淳于琼的哨兵识破了曹军的伪装,火速回禀,淳于琼认为曹军人数较少、不足为惧,就在军营前摆开阵势、严阵以待,不料曹军舍生忘死、勇不可当,打得袁军抱头鼠窜、纷纷退入营中。曹军团团围住淳于琼的军营,曹操令士卒们点燃火把和柴草,向军营里的粮仓、谷堆、营帐、草棚等等地方投掷,片刻之间,淳于琼的军营就燃起了熊熊大火,走投无路的袁军要么葬身火海、要么惨遭屠戮,而袁军的上万车军粮皆化为乌有。与此同时,袁绍仅仅派遣一支轻骑兵驰援故市和乌巢,异想天开的对长子袁谭说:“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便令张郃、高览等人率领袁军的主力部队,进攻曹洪驻守的曹军大营,曹洪早有准备、从容应对,坚若磐石的固守到了故市和乌巢陷落。张郃等人听闻故市和乌巢陷落、袁军军粮尽焚的消息,心想袁军必败无疑,便临阵倒戈、归降了曹军,此乃“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袁军一溃如沙散、仓惶而逃。

(身先士卒的曹操)

至此,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的名贯古今的胜利,成就中国战争史上以寡敌众的经典战例之一,不过,曹军和袁军的战事尚未结束,前路仍是荆棘丛生。

小考题:您认为“小霸王”孙策并未遇刺身亡,“官渡之战”将出现怎样的局面?欢迎您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历史拾遗、人物品鉴,

还望您的关注和订阅,万分感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