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被炸毁,近代史上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创立,她是近现代中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出版机关,同时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一个多世纪以来,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竭力继承中华文化,积极传播海外新知。

商务印书馆全景

随着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它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经历了许多危难。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袭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除了发动战争,日军还于29日上午,派出飞机轰炸商务印书馆,这次轰炸导致位于上海宝山路的总管理处、编译所、四个印刷厂、仓库、尚公小学等全部中弹焚毁。

被炸的商务印书馆的状况

除了这次轰炸,日本浪人还于2月1日潜入没有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放火,使得五层大楼成了空壳,藏书全部化为灰烬,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

上海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被毁

这次劫难,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1630多万元,占总资产的80%。最令人痛惜的是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中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外学术参考书,以及5000多种珍贵图标照片,悉数烧毁,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有学者认为:火烧圆明园和商务印书馆被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左为被焚烧的东方图书馆,右为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时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的盐泽幸一曾说出炸毁商务印书馆的原因,他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1937年,日本军队全面侵略中国。8月13日日本军队进攻上海,由于战争的原因,商务印书馆再次停业,一直到10月才恢复生产。在此期间,王云五把商务印书馆转移到香港和长沙。

1932年商务印书馆被炸后的情景

1941年1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轰炸并且占领香港,商务印书馆在香港、上海两地的财产全部丧失。但是当时王云五正在重庆开会,没有办法返回香港。同时又因为资金不够,于是王云五把商务印书馆的总部转移到重庆,迅速发展战时生产。

商务印书馆虽然历经劫难,却又不断重生,她也创造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