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6个症状都没有,你患脑卒中的可能性很小!

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总人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不论脑血栓或脑栓塞,可统称为脑梗死。

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总人数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脑出血(脑溢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以下6点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且经过研究肯定。

1. 高血压

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增高的程度与脑卒中危险性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脑卒中的发生率在那些伴有其他临床异常表现,如左心室肥厚、心律不齐、眼底动脉硬化等状况的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明显。另外人群调查研究表明,防治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人群闹阵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心脏病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心脏损害都会增加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在任何水平上,有心脏病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以上。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大血管损害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糖尿病是脑卒中的肯定危险因素,且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大于男性,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危险性大于未使用胰岛素者,但原因尚不清楚。

4. 血脂异常

脂蛋白代谢异常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与脑梗死有关,还与脑出血有关系,主要原因可能是脂蛋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还与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具有同源性,导致血管阻塞。

5. 吸烟

研究表明吸烟者两侧大脑半球血流量比不吸烟者明显减少,尤其是伴有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者大脑半球血流量减少更为明显。因此,长期吸烟,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可使脑血管收缩功能降低,并加速动脉硬化从而增加脑卒中的危险。

6. 喝酒

研究表明,中等量和大量饮酒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性是不喝酒者的2~3倍。另外,少量饮酒不会增加脑卒中的危险,但是那些不会饮酒者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使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因此防治脑卒中,饮食一定要记住以下8点。

1. 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4. 经常吃鱼、禽、蛋、瘦肉,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5. 少吃肥肉、荤油。

6. 控制热量的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

7. 饮食清淡少盐。

8. 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