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提出
軸心時代理論
他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指出
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
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時期
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
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
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
印度有釋迦牟尼
中國有老子、孔子
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
或者是產生新的飛躍時
我們總是回過頭去
看看軸心時代的先哲們的思想
並且被它重新點燃
雅斯貝斯(Karl Jaspers, 1883~1969),德國哲學家
▼
電臺訪談錄
穿越迷霧的省思
嘉 賓:傅佩榮
主持人:小 鳳
和許多儒者相似,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的傅佩榮先生,乃是經由西學,並在耶魯獲得西方哲學博士學位之後,轉而取道中國哲學,寫下近百部有關中國哲學的著作。
帶著很多有關東西方哲學文化比較方面的疑問,在一個因焚燒玉米杆而使整個城市籠罩在滾滾煙霧中的夜晚,我採訪了剛剛拜訪完孔子故里的傅先生。雖然他對於我很多疑問的解答,並不一定是最終的答案,但卻帶給我一次穿越迷霧的省思。
▼
黑格爾為什麼不理解孔子
泛神論在西方看起來是水平不高的
因為它是把整個宇宙萬物都看成神明
缺乏一種超越性
小鳳:我想我今天也是有許多關於儒學的疑問要向傅先生來探討。因為傅教授是耶魯大學的哲學博士,而且你是從研究西方哲學入手開始研究中國哲學,就我所知,比如說西方的大哲學家黑格爾,他對孔子就曾經不以為然,甚至說,如果孔子沒有被西方翻譯過去的話,他只是聽到孔子的名頭,也許還好一些。但是另一位大哲學家雅斯貝斯卻對孔子非常的推崇,認為孔子對於他來說是取之不盡的。
傅老師:說到黑格爾,黑格爾本人他的哲學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叫做絕對唯心論。他認為整個西方哲學發展到自己的時候叫做“集大成”,前面的都不算什麼,我黑格爾才是真正重要的人物,他認為中國哲學沒什麼。他看整個中國歷史有很多偏差的地方,譬如說他把整個中國宗教全都當作泛神論。泛神論在西方看起來是水平不高的,因為它是把整個宇宙萬物都看成神明。對於神明缺乏一種超越性。所以黑格爾就認為中國哲學沒什麼,他甚至說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只有一個人有自由,就是皇帝。那我們聽到這種話,就覺得有點偏差,因為中國歷史上有自由的人很多,尤其是很多隱士。
黑格爾(1770—1831),德國哲學家。
軸心時代的偉人
軸心時代就是一個分水嶺
他們出現之後
人類文化就分成兩半
天下也分成兩類人
傅老師:那麼您剛剛提到的雅斯貝斯他就比較好,他選擇的人類歷史上的四大聖哲,從釋迦牟尼到孔子到蘇格拉底到耶穌,從四個民族裡面選出四位代表。
小鳳:他們四個都是具有世界性意義的精神偉人。
小鳳: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
傅老師:對,里程碑,他們一出現,世界歷史就要改寫了。
小鳳:孔子對於中國文化來講,他的分水嶺,他的里程碑昭示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義?從此中國就進入了一個儒家學說統治的幾千年的時代,是嗎?
傅老師:對,孔子的生命特色,你可以從他講的“五十而知天命”來看。“天命”這兩個字以前可不能亂用,因為在夏朝、商朝到周朝的時候,誰得到天命,誰就可以當天子,所以天命是不能亂用的詞。但是到孔子的時候他說,我到五十歲我瞭解了天命了。從他以後每一個人都可以瞭解天命,也就是說從前一個人的價值都由外面來規定,你是什麼身份什麼階級,用封建社會來約束你,從孔子開始,這個價值迴歸到每一個人的本身。而另一方面叫做“使命”,因為他們從古代的經典得到古人的智慧,又能夠“溫故而知新”,所以他們知道人類社會該往哪裡走,這是儒家的思想。
儒家思想與現代化
孔子對於專制政體
他認為國君有錯,他就會直言進諫
到孟子的時候說的更可怕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小鳳:有一個說法就是“儒學是中國古代兩千年專制統治的溫床和幫兇”,因為它有一套比如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倫理觀念,是抹殺個人尊嚴和自由的。在這個問題上您是不是要急於為孔子做辯護呢?
傅老師:這個問題非常好,我們今天談儒家就是談儒家的理念。說儒家是專制政體的守護神,這個正好是違反了孔子、孟子的原則了。孔子對於專制政體,他認為國君有錯,他就會直言進諫。到孟子的時候說的更可怕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一個普遍的觀念。他說國君如果把我當成泥土和草芥來踐踏,我就把他當作仇人跟敵人這樣,所以孟子這種說法太過於革命性了。
小鳳:照您這麼講的話,似乎儒學也不是那麼犬儒的。但是為什麼人們會對儒家思想存在這樣一種誤解呢?
傅老師:因為儒家被利用了,它被利用來做為鞏固皇權政治的一個手段。他要求一個人要有修養……中國古代2000多年的歷史不是一片漆黑,也有漢唐的光明的時代,如果你把它的負面都歸給儒家的話,那它的正面呢?儒家也應該有功勞啊!所以我舉個例子,像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後呢,很討厭孟子,他就在洪武四年的時候宣佈把孟子趕出孔廟,因為孟子裡面有很多“反動言論”,所以朱元璋不喜歡,結果有大臣冒死進諫說:“不行啊,上天打雷下雨,表示反對你把孟子趕出去”,朱元璋只好算了,就把孟子留在孔廟裡面了,但是他心裡還是不高興,就下令把孟子的一些言論刪掉,所以明朝初年據說一些版本的《孟子》少了幾段。所以你從孔子孟子的原典裡面可以說,那絕對不是什麼專制政權的守護神,他們也都把罪名歸給儒家,這對孔孟並不公平。
被扭曲的儒家思想
你能想象孔子孟子跪在那些帝王面前
說:“臣罪該萬死嗎?”
小鳳:五四的時候,反傳統,甚至於像魯迅先生就說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只看到兩個字“吃人”。
傅老師:對,沒錯,他們所看到的是一個被扭曲的儒家,在政治利用之下顯示一種猙獰的面目。其實批判儒家不用等到今天,你看《莊子》就知道了,《莊子》裡面對儒家的批判毫不留情,他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因為儒家提倡“仁義”,你一提倡仁義的話,立刻就有人是“假仁假義”,後面就有人是“不仁不義”,所以莊子說儒家提倡仁義,後代就有人吃人的事情,您剛剛說禮教吃人,莊子早就說過人吃人,是不是?
傅老師:基本上孔子、孟子本身,很少有人反對他們,後代的儒家的學者們毫無骨氣,你能想象孔子、孟子跪在那些帝王面前說“臣罪該萬死嗎?”你能想象嗎?不可能想象。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毫不客氣的。在《莊子》裡面有一篇《漁父篇》,就是一位打魚的老人,孔子碰到漁父,聽他講幾句道家的話,覺得很深刻,就立刻向他請教許多問題,對他非常客氣,把漁父送走之後呢,他那個搖擼的聲音都聽不到了,水波平了,他才敢走。子路就不高興,子路說,老師我看你跟各國國君都分庭抗禮、毫無客氣,那你現在跟這個漁父那麼客氣,在那邊那麼恭敬的樣子是怎麼回事?孔子還把子路罵了一頓,說你不懂這是道家的高人啊!所以莊子也很喜歡孔子謙虛的態度。但是後代,的確,儒家被利用當招牌。
傅老師:那太可惡了,宋明理學那簡直是莫名其妙。所以到了清朝的學者,有反省能力,他們講了一句話,相當中肯,他怎麼說?他說“減一分程朱,多一分孔孟”,你減少一分程頤和朱熹的話,就增加一分孔子和孟子的願意。他說:你們這些程朱學派的人啊,是自己在孔孟的思想上做了許多手腳,以至於後代不近人情。事實上我研究儒家思想幾十年啊,知道從漢代以後的儒家實在很少有符合孔孟的思想,大部分都是自己亂講一通,來迎合那個帝王的要求。很可惜。
早熟的文明——中國思想史
老子五千言沒有一個“你”字
代表他根本不甩你
小鳳:還有一個問題,中國2000年的思想史,就是對孔子的一個注經解經的歷史,孔子之後沒有出現什麼世界性的大思想家。而西方的哲學史自蘇格拉底以來,從柏拉圖一直到近代,是一幕“大師迭出”的思想史,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是不是孔子太偉大了,這些學者都跳不出他的如來手掌?
傅老師:可以這樣說,中國古代是個早熟的文明,什麼叫做早熟呢?就是當西方文化還在開天闢地在漫漫草莽之間慢慢開展的時候,我們已經有非常完整的規模了。像西方人最早的書,重要的作品是《柏拉圖對話錄》,他們在慢慢對話,對話裡面往往沒有結論,也沒有說誰一定對。但是你看中國的儒家,孔子孟子出來說話的時候,都把問題想清楚了,所以他們學生問任何問題,他馬上就能回答,回答之後,沒有任何疑問。孔子、孟子是思想圓滿成熟之後再出現來跟弟子對話,在歷史舞臺上發揮他的見解。老莊更厲害了,老子五千多言沒有一個“你”字,代表他根本不甩你,老子只是一個人在說話。
細數大師——西方哲學史
海德格爾為什麼了不起
他基本上是抓住了一個重點
“時間性”這個詞
傅老師:第二個,也就是說西方“大家輩出”,這只是幻像而已,西方並沒有大師輩出這樣的事情,你說當代福柯、德里達這樣的哲學家,那只是一時之間引領風潮而已,他們怎麼能算大哲學家呢?你現在數西方的風流人物好了,希臘時代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位。中世紀只有兩位,一位奧古斯丁,一位托馬斯· 阿奎納,到近代笛卡爾開始,但是笛卡爾本身的系統其實也不是很圓滿,因為他只活了五十六歲,笛卡爾之後,真正稱為大哲學家的是康德。
黑格爾是畫了一個很宏偉的地圖,建立一個宏偉的大廈,他自己住在旁邊的狗窩裡面。所以,黑格爾是建構大的系統,他的系統很大很完美,但裡面的瑕疵啊,多的不得了,小問題多的很。
小鳳:難道是建了一個“豆腐渣”工程?
傅老師:對,所以馬克思才要把他翻過來,把他的絕對唯心論變成辨證唯物論。所以,康德以後還有什麼大哲學家?你真要找的話,你說費希特、謝林、黑格爾,黑格爾是大哲學家,他的系統很大的,但是漏洞百出,要不然後面為什麼分左派右派?尤其馬克思把黑格爾整個剷平。如果是個大哲學家真的這麼容易被剷平……這是整個西方哲學史的發展比較有趣的一面,所以你說什麼西方哲學家輩出……
小鳳:難道不是大師輩出嗎?那您認為西方最後可以被稱為大師的是誰?
傅老師:當然是海德格爾啊,海德格爾為什麼是了不起?海德格爾基本上是抓住了一個重點,“時間性”這個字,是一個關鍵詞,他就說“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我平常可能糊里糊塗的過日子,碰到這死亡的危機,我必須很認真的面對自己。
小鳳:所以要“向死而生”。
傅老師:對,向死而生,它德文的原文是“屬己性”,當你屬於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真理透過你開顯出來。比如說我們常常講,只有小孩子能看到國王沒穿衣服,別人都說“國王穿了新衣服了,好漂亮啊”,小孩子一看就說:“國王沒穿衣服”,為什麼?小孩子他屬於自己,他不用替別人講假話,就是一樣的意思,就是海德格爾他掌握到怎麼樣使存在開顯?透過一個人面對時間性所帶來的“向死而生”,這種緊張性,讓他不得不屬於自己,不能夠再虛偽,這是海德格爾的理想。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德國哲學家。
海德格爾支持老子
海德格爾說:
“你是中國人你懂中文
但是你不懂老子”
小鳳:那現在還是回到這個問題,孔子老子莊子孟子之後,有沒有比如說“中國的海德格爾”、“中國的笛卡兒”,“中國的康德”這樣的?
傅老師:一般人來說,比如說宋朝像朱熹,到明朝的時候像王陽明,那他們後面又有幾位明朝末年的大的思想家,但是一般都不認為他們是這種開創格局的大哲學家,為什麼呢?
小鳳:還是他們太厲害了。
傅老師:太厲害了,我們只能這樣講,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我們說海德格爾太厲害了,海德格爾晚年的時候曾經跟一位中國學者合作翻譯老子的《道德經》,所以說他很崇拜老子,他看了十餘種德文的翻譯他都不滿意,他不懂中文哦,但他讀德文的翻譯,就覺得他懂得了老子了。但是他要跟中國學者合作來翻譯,翻譯到第八章兩個人吵架了,為什麼吵架呢?海德格爾說:“你是中國人你懂中文,但是你不懂老子”,那中國學者當然是生氣了,他說:“你是德國人,你不懂中文,你懂什麼老子啊?”所以兩個人吵架了。所以從海德格爾對老子的崇拜就可以看的出來,
傅佩榮先生的選擇
一本書:《柏拉圖對話錄 斐多 》
小鳳:傅先生今天會為我們帶來哪本書?
傅老師:我想說的是《柏拉圖對話錄》,是蘇格拉底接受審判的時候為自己辯護,一般叫做《自訴篇》或《自辯篇》。那一篇很生動的把蘇格拉底一生的重點說了出來,他說,’我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每當我要去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都會有精靈在我耳朵邊告訴我,不要做不要做。他這個講法就是我們的良知,每當你要做不該做的事,良知就會說不要不要,因為良知會不安,會不忍。
這就提醒我,古今中外的人都是一樣的,蘇格拉底只是比一般的人更為敏感,他隨時注意到內心的呼聲,所以一個人在人生的路上,他如果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的話,常常就會聽到他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蘇格拉底很不幸,被人家冤枉、被人家誣告最後被判了死刑,那判死刑之後呢,他並沒有逃避,他就老老實實在監獄裡面等著呆三十天。
拉斐爾油畫《雅典學院》局部,中央拱門處為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
小鳳:《柏拉圖對話錄》應該也記載了蘇格拉底對死亡的看法吧?
傅老師:蘇格拉底在監獄裡面,學生來看他,常常談到說死亡,學生問,你不害怕嗎?蘇格拉底說,死亡只有兩種情況
第二種,他說死亡的時候,人的靈魂繼續存在,靈魂這時候擺脫身體的限制,就可以自由飛翔,到他想去的地方,這個時候我一定要去到我這一生常常思念的古代的先哲們去的地方,我就跟古代的希臘七哲在一起。那不是很好嗎?就是他對死亡沒有任何的懼怕,然後跟學生討論死亡的道理,所以唸到這篇對話錄就會覺得,一個像蘇格拉底這樣的人,他也可以安享晚年,但是他就是願意接受一個重要的考驗,在歷史上留下一幅優美的畫面,告訴你怎麼樣面對冤枉和委屈,怎麼樣面對死亡,保持一個人的尊嚴跟他的瀟灑。
小鳳:但是蘇格拉底之死歷來也被認為是對民主的一個諷刺。
傅老師:當時柏拉圖分析的民主,是古代人的民主,就是廣場民主、暴民政治,有時候就完全無法衡量善惡是非,在當時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今天的民主時代也有類似的情況啊,民主社會有時候選出來的不見得是最好的,有時候反而是譁眾取寵的人。所以你說介紹一本書的話,我覺得這本書很容易找到。
(完結)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為何以今日哲學視角考量,唯有儒、道兩傢俱備成為普世哲學、永恆哲學的條件?
儒家又稱“孔孟之道”,孔子是出發點,孟子是中繼點,那麼荀子、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嗎?
在這本書中,傅老師將給你完整詳盡的答案。
在這個學習儒家思想的黃金時代,傅老師跳脫“秦政荀學”的限制,不做“陽儒陰法”的妥協,以哲學理性、學術良知、傳即所習的態度,完整呈現孔孟之道的真正精神與光輝。
真正好的哲學,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並能帶來巨大快樂的。
先秦儒家哲學已上架先生書房。點擊閱讀原文瞭解。
傅佩榮國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