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背后

六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看到新闻云南临沧市公开销毁毒品3.95吨,40口铁锅焚烧近5个小时。面对这样一个数字小编有些惊讶,这些犯罪分子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带给人类的只有毁灭,向那些奋斗在缉毒一线的人民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俗名大烟,少量可以当药材使用,但它又是一种毒品,极容易使人上瘾。如果长期吸食,就会精神萎靡不振,骨瘦如柴。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英国殖民者不惜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妄图以此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随着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中华民族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面对烟毒的泛滥,民族英雄林则徐获得了道光帝的首肯,前往广东展开禁言运动。到了广东,林则徐从英国,美国等商贩手中缴获了鸦片两百三十多万斤,于公元1839年六月三日在虎门海滩亲自销毁。

对于中国的禁烟举措,英国政府表示强烈反对。以虎门销烟为借口,英国政府决定派遣远征军发动侵略战争。道光二十年(1840)夏天,四十七艘英国军舰和四千名陆军先后抵达广东珠江口,并且将海口封锁。鸦片战争从此打响。

林则徐率领广东人民严阵以待,英军在此捞不到便宜,于是就转向厦门。然而,在厦门,英军又被驻守福建的邓廷桢打败。英军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于是北上进攻浙江。清政府在海防管理的松弛,给英军以可乘之机,使其攻破了防守薄弱的定海,并且直逼天津,对清政府的统治中心——北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候英军提出了许多无理条件,并以此来威胁清政府,如果不答应,战争一直进行下去。

英军的长舰驶入使道光十分恐惧,他下令将林则徐免职,并派直隶总督琦善任钦差大臣,与入侵的英军进行谈判。哪料到琦善只会想方设法讨好洋人,他听从英方的指令撤了珠江防务,为英军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英军得寸进尺,除了提出无理的赔款要求外,甚至提出割让香港。道光帝认为琦善所为有失天朝的尊严,就改命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广东抗击英国侵略者。之后的虎门之战,由于敌众我寡,虎门最终失守,虎门提督关天培不幸为国捐躯。

虎门失守的消息传到奕山那里,他不由心慌意乱。此后,在于英军的多次交战中,清军连吃败仗。面对这种形式,奕山只好向英军求和,并且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合约》。英国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激起了广州城北交三元里人民的极大愤慨,他们自发武装起来,与英军进行斗争,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英军为了扩大战争范围,不久便将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厦门,随后又攻取定海。就这样,镇海与宁波先后被英军占领。浙江三城沦陷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为之震惊。于是道光帝改派扬威将军奕经前往浙江,以挽回败局。

道光帝

然而,奕经等人一路上游山玩水,直到次年才到了浙江。更为可悲的是,奕经根本不懂行军打仗,结果导致清军大败而归。

这时候,道光帝又派耆英和伊里布前去与英军和谈。然而,贪得无厌的英军为了获益更多,对于清政府的求和并不理睬,仍旧不停地扩大战争范围。不久,英军侵犯吴淞要塞镇守吴淞的是年近七旬的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他身先士卒,率部下坚守炮台,最后壮烈殉国,吴淞遂被英军占领。紧接着,上海,宝山和镇江先后陷落,英俊的军舰很快出现在南京的江面之上。

面对这种情况,道光帝不由大惊声色,当即下令让耆英和伊里布代表清政府与英军议和,不论英军提出什么要求,清政府都予以允应,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道光二十二年(1842)夏,清政府与英军在南京下关的一艘英国军舰上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