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的家长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得知3种管道的真相后恍然大悟

宝宝在刚出生的头两年,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于他们而言,所有都是未知,家长的任何要求,他们都照单全收,十分乖巧讨人喜欢。可是到了三岁,宝宝之间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宝宝继续懂事听话,有的宝宝常常显得心不在焉,还有的宝宝则像得了多动症一样,变得活泼异常。

对于第一种宝宝,大家都认为是天使宝宝,将来一定有出息。对于第二种宝宝,给人感觉憨憨的,无法集中注意力,肯定不太聪明。对于第三种宝宝,最让人头疼,整天调皮捣蛋,稍不留神就会闯祸,有些家长甚至会动不动就给孩子一顿棍子烧肉。

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互之间都有差异性。如果真的是只有第一种宝宝才会有出息,那么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家长,不照着第一种宝宝的模子去改造第二种和第三种宝宝呢?

其实,对宝宝而言,他们有自己不同的学习管道。有的宝宝属于视觉管道,他们一定要看到实物,才能吸收新的知识。有的宝宝属于听觉管道,他们习惯依靠听力神经去接收外部信息。还有的宝宝属于体觉管道,他们一定要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去亲自感受一件事物,才能了解它。

前文说的三种宝宝,代表了三种典型的宝宝学习管道。

视觉学习管道的宝宝,必须集中注意力,用眼睛去看,才能满足自己对知识的获取。因此,在家长或者老师看来,视觉学习管道的孩子,都是很认真的孩子,他们有着天生的乖宝宝优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被捧着的对象。

听觉学习管道的宝宝,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只需要竖起耳朵就行了。他们的眼睛可以随处安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宝宝两眼无神,似乎一直处于发呆状态,可是过了一会儿却发现,他们发呆过程中出现的有声信息,全被他们神奇的接收了。听觉管道的宝宝,常常因为这种现象而被认为智商比较高,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体觉学习管道的宝宝,比较折腾人。任何新鲜事物,你给他眉飞色舞说得唾液横飞,抱歉,没有用。他们必须亲自去感受一番,才会认准你说的真理。体觉管道的孩子,常常看起来非常调皮,甚至被误认为是多动症。没办法,他们必须调动整个身体的感官,才能真正感受抽象的事物。

对待体觉管道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要多一份耐心,不要因为他们调皮,而简单粗暴的去扼杀他们的天性。要知道,统计数据表明,创造性强的,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常常都是属于体觉管道哦。

三岁的宝宝已经能够很容易区分属于哪一种学习管道了。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多观察孩子,尽早确认他们所属的类型,然后因材施教,让孩子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先天性格优势,成为更加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