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小小今年6岁,幼儿园大班。和很多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妈妈一样,小小的妈妈也给小小报了思维课、英语课之类的幼升小培训班。

在陪读路上,小小妈妈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小上课坐不住!上课的时候一会儿站着,一会儿坐着,一会儿小屁股扭来扭去,一会儿坐正,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趴在桌子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每次上课前都千叮咛万嘱咐让小小把屁股坐稳了,但并没有效果。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渐渐地,小小妈妈脑中出现了一个词:多动症。

老师说,小小这不是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注意力缺陷的疾病,小小上课注意力没有问题,思路敏捷,掌握也快…

01 多动症是家长们最容易给孩子贴的错误标签

“多动症”是一些家长和老师挂在嘴边的词。

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数据显示,前来就诊的孩子中,70%的孩子并非多动症患者。来自美国一家机构的数据显示,前来就诊的孩子中被确诊为多动症的孩子只占37%。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也就是说,被带到医院的这些所谓“症状”很严重孩子,有七成是被冤枉的,还有更多“症状”没有严重到去医院却也一直被家长老师苛责注意力有问题的孩子更是冤枉。并且,孩子被错误贴上“多动症”标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原因在于,许多家长对于“多动症”有错误的认知。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超过3岁,在做任何事,包括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动画片,玩iPad……),都不能超过5分钟,此时,您才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而大多数家长听到这个标准后都会松一口气。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另外,“是不是坐得住”和“是不是走神”并非直接等价。

有些孩子可以安静的听课,但是脑海早就走神了,注意力并没有在老师身上,什么都没有学进去。而有些孩子和小小一样,坐在那里屁股和脚无意识的乱动,但注意力基本能够跟上老师,能学到很多东西。

02 “坐不住”的根本原因是坐得不舒服

1、外因:桌椅高度不适合

现在孩子进兴趣班的时间越来越早,而很多兴趣班没有给孩子提供适合高度的学习桌椅。

如果桌子太高,涂写时就需要耸肩才能够着,长时间肩膀和背会肌肉紧张,感到不舒服,孩子就会不自觉站起来或者趴着来放松肩背。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有些家长很用心地给孩子准备了坐垫,虽然上面能自然够着,但是双脚变得悬空踩不到地,孩子的两只脚就会无意识地晃动。虽然不影响孩子的有意注意,但会分散孩子一小部分无意注意,一些孩子的心也不容易静下来。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因此,高度不合适的桌椅会让孩子觉得很累,很不舒服,自然难以长时间稳坐。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脊柱发育也有负面影响。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在家中一定要选择合适可调节高度的桌椅,伴随孩子的成长。合适的高度是孩子坐在椅子上,脚能够踩实地面,挺直腰背,桌子刚好在胸前。如果遇到高度不合适且无法调节,可以给孩子配坐垫,但同时让孩子脚下垫一个矮凳,让孩子的脚踩实,更好地让孩子静下心来。


2、内因:肌肉发育不充分

其实大人也有坐不住的时候,一个会议开了两三个小时,凳子很硬,屁股很痛,想站起来走一走;伏案时间太长,肩颈不舒服,想伸展一下。这是我们的肌肉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紧张麻木导致的。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孩子坐不住时也是更是这样的感受,孩子的肌肉发育不充分,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时间更短。因此,学习时劳逸结合很重要。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孩子在缺乏锻炼的情况下,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肌肉,尤其在不舒服的时候更会不自觉地乱动。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跑多跳,提升肌肉量,提升大肌肉的控制力和协调力。

孩子只有能让肌肉更好得动,才能让肌肉更好地静。

03 让孩子动静自如的亲子游戏

让孩子能够坐得更久,根本在于坐得舒服。外因容易解决,内因则需要耐心和努力。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除了跑步、跳绳、拍球之外,游戏是一剂良方。

1、哨兵站岗游戏

给孩子一个情境让孩子扮演“哨兵”站岗,(例如:保卫玩具,只有哨兵的专心守护,敌人才不会闯入。如果哨兵离开岗位或者走神,保卫失败,失去一些玩具)。孩子学习哨兵站岗的姿势,保持静站。从站岗保卫一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间,顺利完成视为成功。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升级难度玩法:

家长可以在孩子扮演哨兵站岗时制造干扰,引诱孩子离开岗位,训练孩子排除干扰,加强有意注意的能力。

2、木头人游戏

家长和孩子一边飞一边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动就是小蜜蜂。“蜂”字话音刚落,就保持当下姿势不动,比比谁坚持的时间最久。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升级难度玩法:

小蜜蜂随着音乐飞舞,音乐停止时变成木头人。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随时能够让身体停下来。

3、金鸡独立游戏

让孩子的平坦的地面上,引导孩子呼吸放松,抬头挺胸,慢慢举起双臂,保持侧平举。抬起一条腿到小腿中间的位置,单脚站立,眼睛直视一个固定点,保持平衡。比比谁更厉害。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升级难度:

闭眼金鸡独立。增强孩子的身体本体感受,增强对身体的控制。

4、独木桥游戏

在地上画一条长直线,终点处放置一个玩偶作为目标。孩子双手侧平举,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往前走。行走时脚尖对着脚跟,始终沿着直线前进。比比谁走得更好更快。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升级难度:

头顶书本、双手拿水杯过独木桥,增强肌肉的力量。

5、小和尚打坐游戏

和孩子面对面安静坐在座位上,腰背挺直,保证身体端正,双手放在膝盖上,面部肌肉自然放松。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孩子坚持像小和尚那样静坐1分钟,不摇不动,假装自己是个木头人。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时间。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升级难度:

头上放一个纸杯,看谁的先不掉下来。

孩子坐不住,别轻易贴上“多动症”标签,先关心孩子坐得舒服吗

孩子坐不住,原因有很多,作为父母,首先要关心孩子而不是指责孩子,从行为的表现看到背后的根本原因。唯有先解决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推动孩子继续提升注意力的品质。


诗酒田园丁,教育学硕士,和万千年轻父母一道,成为诗意的园丁,在家里快乐地种金子,而不是在哭声中种土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