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酒精酒勾兑酒都是这样做成的,你喝吗?

勾兑酒勾兑酒已然成为了白酒界最具有讨论热度的一个话题,这里所说的勾兑酒更多情况下说的是酒精勾兑酒,一个在酒友圈闻风丧胆的名字。我相信白酒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可谓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你知道一瓶白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白酒工艺的分类:

1、固态法白酒: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2、液态法白酒: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通过添加各种香精香料来达到增香为目的勾调而成的白酒。

3、固液结合法白酒:少量的固态法白酒和大量液态法白酒混合后,再用食品添加剂勾调而成的白酒。目前中国白酒市场上90%左右的白酒均采用的是液态法或固液结合法白酒。

三精一水勾兑的劣质酒泛滥,一口酒里面可含几十种添加剂。这是一种既伤害喝酒者的健康,更会毁坏白酒行业的声誉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

但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反而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便利的捷径。因为他们知道了白酒(除开酱香酒)的香味组成成分后,就不再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瓶酒的自然酿制,而是采用化学的方法将各种物质组合在一起,制成所谓的——“新工艺白酒”!

当酿酒变成了一场化学游戏时,酿酒的神秘配方:即为不同香型的白酒按一定的食品添加剂的组合就可以勾调而出。白酒添加剂有几十种:

香料:醇类,正丙醇、异戊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2,3丁二醇、β苯乙醇、丙三醇等等。

醛酮类:乙醛、乙缩醛、双乙酰、醋翁。

酸类:丁酸、己酸、乙酸、乳酸、月桂酸等。

酯类: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等等。

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它是一种人造香料。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卷烟等。合成香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化合物称为合成香料。 香精及其应用分类, 香精亦称调和香料,是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两种以上香料的混合物。

这些香料香精危害主要表现为:危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同时多数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如丙烯酰胺、氯丙醇等对人体的生殖毒性、致癌性等。

虽然通常在食品制作过程,食用香精用量较小,一般对健康危害不大。但是如果食用了人工合成的食用香精,若又属非法添加成份:长期过量摄取,可能造成人体中毒,造成肝脏损伤,影响肝脏解毒功能。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嗅觉以及味觉的一点要求来添加少量的食用香精,其实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小的。

连香型都有专有的香精配方

·在中国大江南北,有很多地方都以生产食品添加剂为主要产业,而绝大一部分香精香料都是直接被拉进了全国各地所谓知名的白酒生产车间。

古往今来被诗人、酒友称赞的“好酒不怕巷子深”已经被一种叫做“酸、酯”的化学物质所替代。如果你想更香,就放入更多的“酯”类化学物质,如果你想更有味,就放入更多的“酸”类化学物质。

我们都不了解的几十种化学添加剂,造就了爽口香醇的味觉体验!但你知道这些物质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多少伤害吗?想知道这个那还要从食品添加剂的源头说起。

现在的白酒可谓是阵营分明呀,按照酿酒工艺有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固液混合发酵区别,其中,固态发酵是质量最好的;而如果按照酿酒的原料来分,则是分成了粮食酿造酒酒精勾兑酒。普遍的观点认为,粮食酒才是真的好酒,酒精酒一般是劣质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普遍看法呢?

因为粮食酿酒是自古以来传承的工艺,而用食用酒精兑酒则是在粮食短缺的时代,发明出来的暂时缓解食用粮食和酿酒用粮压力的权宜之计,所谓新工艺白酒。

本着还原事实的心态,今天就带大家见识一下酒里的各种添加剂吧:

1. 除苦剂

作用:能去除白酒中的苦味,提高产品的醇和口感,使酒液舒适自然。几乎所有香型的白酒都适用。

除苦剂一般分为酸型甜型两种,甜型除苦剂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糖精钠、甜蜜素等。

2.丙三醇(俗称甘油)

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其用途极为广泛。果汁、果醋、各类腌腊制品、果脯中都应用有一定量的甘油。

甘油用在白酒中主要的作用是增加酒的浓厚感和甜味,分解酒中的单宁,去除苦、涩味,提升酒的品质和口感。

3.脂类香精

包含且不限于乳酸乙酯(无色、溶于水、果香)、乙酸乙酯(无色、果香)、己酸乙酯(曲香菠萝香)、丁酸乙酯(菠萝香蕉等甜果香)等各类香型白酒的主体香、辅助香。

各种香精按一定比例勾调搭配就能配制出对应香气的白酒,在香气上甚至比纯粮酿造的要更饱满、浓郁(可怕)

4. 酸类香精

已酸(除杂味增强浓厚感)、丁酸(使白酒具有醇、净、爽的特点)、乳酸(延长酒的后味增强浓厚感)、甲酸(对白酒起到呈味作用)等,大多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或者淡黄色油状、糖浆状液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行业、啤酒工业等。

5.塑化剂

塑化剂在酒中的作用是增加粘稠口感、实现老酒的挂杯效果。但塑化剂是白酒中严禁添加的物质,2012年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酒鬼酒也因此事件名声大损,口碑严重下滑。

塑化剂主要来源

由于事件的连锁反应,各种白酒都受到波及,A股盘中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近430亿。目前应该没什么酒企敢在酒里加塑化剂。

6.其他香精

其他还有糟烧香精、曲香脂香精、高粱香精、糟香香精、陈香香精、玉米香精、大曲香精等光看名字就能知道用途的添加物。至于保健功能性白酒中添加的营养强化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胶基糖果基础剂物质等,我们就不多言了。

我们话说回来,说点题外话。白酒添加剂赋予了酒精酒本身并不存在的各类香气物质,使酒精酒不管是外形还是口感都尽量接近了固态酿造的粮食酒,表面看来是优秀发明。

但外来添加剂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随着时间的增加,酒里面的添加物逐渐不稳定就会散出,酒就失去了味道,也就是没有了价值。如果你对比过添加香气的酒精酒和天然发酵出香气的粮食酒,两杯酒同时倒出,放置一段时间你就能明显感受到差别。

纯粮酱香酒

酒精酒一开始香气浓厚饱满,甚至比粮食酒还要像粮食酒,但一段时间之后香气就会散尽或者发生改变,变化成各种酸臭令人不适的气息,非常难受;

而粮食酒的香气一直很稳定,幽雅正统令人感到舒适,上好的粮食酒即便过了好久(3天之后),杯子空了之后香气仍然经久不散。这也是为什么茅台酒的“空杯留香持久”一直被作为卖点。酒里添加各种提香物质,本质来说是一种投机取巧昧着良心做事的欺诈行为。

喝杯纯粮酒

散茅

借问酒家何处有?》》》 茅台酱香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