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 VS 高速?“爹妈”都不一样,怎么比较!

[摘要]尽管有着相似的外形和身材,但不得不承认,高速车和低速车其实是有着根本差异的产品。

有舆论喜欢把两者拿来做分析对比,得出高速车种种优点后,认为“低速车品质太差,应当被扼杀”。持这种观点的人也经常被反驳:“享受着政策支持才换来的市场,更应该被消灭”。

立足点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客观且有失公允。

某品牌高速微型车

某品牌低速电动车

今天白叔就和大家聊聊,高速车和低速电动车究竟有着哪些本质的区别?在正式聊起这个话题前,白叔首先给大家明确,本文所谈论的高速车,特指a00级纯电动乘用车,也就是高速微型车。

1、生产企业有无“准生证”

不都是车企生产制造出来的吗?如果简单这样总结,那就太想当然了。虽然高低速车都经过四大生产工艺的锤炼,但是不同的生产企业,却有着合法和“非法”身份的差异,这也是造成两者所有差异的根源。

[pagebreak]

高速车生产企业一般是有整车生产资质的。怎样理解这个生产资质呢?一般来说,要想从事某一行业,就要获得这个行业的准入资质。要想生产新能源汽车,首先企业就得有“准生证”。

如果是传统汽车厂生产新能源汽车,不必去申请这个“准生证”,因为这些车企即使不生产新能源也有完整的整车生产资质。

而现在不少传统汽车之外的“外行”也想造车,就得向国家申请拿到“准生证”。比如你听到的河南速达、前途汽车、云度新能源都是单独成立新能源项目公司的企业,它们必须得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才敢放心大胆地生产。

现在的高速车,能在市面上放心大胆地销售,生产制造这些产品的企业都是拥有整车生产资质,即“准生证”。

低速车生产企业的身份,目前来说比较尴尬。因为标准的缺位,国家还没来得及给企业授予“准生证”。但随着标准落地的指日可待,想必国家会及时给予低速车企业合法的身份和地位。

2、车辆能否进入工信部产品公告

什么是工信部产品公告目录?就是我国工信部这个部委,大概每年都会不定期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公告,有“准生证”的企业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还需要

进入这个公告,才能上市销售

工信部此前发布的第308批产品公告

[pagebreak]

因此结论也就来了:那些有生产资质的整车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基本上都能入围工信部公告。低速车生产企业因为没有国家颁发的“准生证”,所以它产出的“孩子”也就没法进入这个公告了。

3、能否获取财政补贴

我们都知道国家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可是下了大力气的。最明显的就是每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就给企业发钱,也就是大家经常在媒体上听到的“财政补贴”。补贴有两种,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但是,根据国家规划,所有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2020年取消。

因为低速电动车没能进入工信部产品公告目录,更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显然是和国家补贴占不上边的,也拿不到地方补贴。

根据最新的补贴政策,2018年高速车能拿到的补贴明细如下:

相比2017年,2018年国家分层退坡不同续驶里程的新能源汽车,续航150km以下的高速车不再享有补贴,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不等。所以,高速微型车随着补贴的大幅降低,未来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4、能否上牌的区别

高速车和传统汽车一样,能上牌照,而且是辨识度极高的“新能源汽车”牌照。

[pagebreak]

低速电动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并不能上牌。注意标红加粗放大的“不能”二字,而不是“不用”。因为客观的”不能”,造成了主观上的“不用”,所以舆论在批评不少厂商宣传低速电动车不用上牌就能上路的好处时,要提前区分“不能”和“不用”之间的显著差别。虽然不用上牌是低速电动车一大便利,但要看到某些地区不少消费者在驾驶高速车时,也是摘了牌才上路的。

5、有无路权的区别

首先,白叔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的“路权”,是法律层面上的意义。事实上,法律所规定的路权和实际出行意义上的“路权”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别。比如超标电动自行车和大多三轮篷车,因为产品的不合法不应该有路权的,但在大中小城市的道路上,却都能看见有人驾乘这些车辆。

高速车不仅有路权,而且享受着“不限行”的超级路权,显然这是政策指导的原因。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是不会被单双号限行的,

路权的优待就是为了刺激消费购买,所以才有了被媒体广泛批评的“占号神器”的高速微型车。

低速电动车因为身份不明,在个别地区被当地交管部门禁止上路。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为低速电动车的上路管理设立了绿色通道,允许其上特殊牌照,并在城区道路上行驶。

6、有无强制性保险

在保险方面,高速车和低速车的差别越来越小。

[pagebreak]

相比有“身份”的高速车,低速车在某些保险的险种上是不能被承保的,如“交强险”,就是有效区分产品是否被国家“认可”的一种险种,高速车有低速车则无。

随着低速电动车竞争激烈,厂家在招商或给予经销商优惠政策时,都会随之赠送“第三方责任险

”。第三方责任险是指由于被保险人疏忽过失而给第三者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保险公司对第三者财产进行赔偿或对第三者人身伤害进行给付的一种保险。第三方责任险为非强制性的保险。

因此,除了国家规定机动车必须缴纳的强制性保险外,低速电动车以及车主被承保的险种几乎和高速车并无二致。

综上所述,白叔和大家可以明确地做出判断:高速车和低速车非同一个“爹生妈养”,存在诸多根本性差异,两者不应该相互比较。

除了市场有重叠外,我们必须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低速车群众基础广泛,但不能享受到高速车丰厚的政策支持。相对而言,低速车话语权较弱,高速车不必指责低速车短期内存在的“乱象”。舆论应该从市场和百姓需求来评判,或许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