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有了车补,那么公事用车需要自己承担费用吗?

穆棱老安

题主的提问有问题,首先明确一下:行政单位行政编有车补,事业单位没有车补。那么现在来回答一下公事用车问题。

第一类,执法行政单位。这一类单位比如公安局、城管、检察院,法院等具备执法权的单位有保留公车。那么在外出办理公事时,乘坐公务车是不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

第二类,非执法行政单位。因为公车改革,这一类非执法单位没有保留公务用车。那么工作人员外出用车需要自己承担相关费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于人性化的考虑,部分单位会由单位承办公事用车经费。要不然会出现单位越勤劳做事,用车费用越多,就会一定程度上打击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对于公车改革,个人是拥护的,因为我能很明显感觉到改革后,单位公车修理费大幅缩减,修理费更是为零,极大的缩减了单位经费。

以上。


专业公考解答

不需要。

或者说承担的极为有限,几乎等同于不承担。

公务用车平台保障。公车改革后车补发放之后,重要公务用车由公车管理平台提供,其他产生的公务用车费用由差旅报销。哪些用车平台保障,哪些用车自己解决然后报销,各地都有规定,一般来说重要的、团体性质的公务用车平台才会保障,审查比较严格。平台保障不过来的情况下,可以由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租用社会车辆。

短途用车不报销。国家不承担的公务用车费用,一般是近距离,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十分钟就可以到达的地区,你如果租车或者开私车,这些费用不报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共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产生的交通费用极少,在一定半径的距离产生的这些费用也不报销。

不承担的原因(车补的概念):有人可能问了,车补都发了,怎么还能报销?这是对车补的概念不清楚。车补的概念,是公车节约费用个人享受部分。举一个简单例子:假设科员公车改革之前一个月公车费用是1000元,公车改革之后公车费用是400元,节约了600元,国家要求公车改革后公车费用减少9%以上,算10%是100元,那么1000元-400元-100元=500元,科员的车补就是每月500元钱,账简单来说就是这么算出来的。这也是级别越高领的车补越多的道理。


真宁腔调

现在事业单位车改还并未在全国推广,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开始推进。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参与车改,并且已经发了车补,那么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用车都是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比如打车、坐公交、开私家车等等,这部分费用都是自行承担的,即使你是被领导安排去开会,又或者去送材料,因为车补的钱,就相当于你这部分交通费用了,所以单位不会再次承担的。

公车改革后,由于很多单位的人员编制不同,有人是公务员、有人是事业编,而公务员的公车改革时间与事业单位车改的时间又不一致,所以在现实中会遇到,为事业单位而保留的公车,公务员办公事能开吗?按照法律规定,很明显是不能的,但是在实际中,却很难避免,那么这部分费用,就相当于单位再次承担了。

所以假如你单位还保留公车,即使你发了车补,那么如果你办公事开单位公车去,显然是单位买了单,虽然不合规定,但是也确实不好监督,如果不走运被查到,那么自然要自行承担费用,如果没有被查到,那么一般也不会有人管。


春风下的杨柳

关于车䃼,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不是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有的,像我们市,目前就只有公务员有车补,事业单位是没有的,下一步会不会像江苏那样发不清楚,一切取决于上面的态度。

至于发了车䃼后,公务员因公用车问题,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严格意义上是不允许用公车的,但现实是好多情况下还在用着。车改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都进行了清理,特别是原来人手一辆的领导用车,都上交了,该拍卖的拍卖,拍卖不了的上交封存,除此之外,每个单位还预留了几辆车,报备后作为应急通勤车,用于应付公务活动。只是用车手续比较麻烦,要登记报备,不像以前那么随意,可以随时调用并且不论时间,现在用公车,只要办完事再晚都要还车回去,否则出了问题自己兜着,一般人都不敢冒这个风险,用完了都老老实实开回去。

有次晚上吃饭,有个兄弟从外地出差办事回来,开了公车,我们让他吃了饭再把车还回去,他死活不肯,怕出事,愣是跑回了单位一趟,最后打的回来和我们吃饭。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公车私用是不太可能了,因为谁都怕出事。

至少你说的公事用车需不需要自己承担费用,上面说了,都是单位派车,请问你付钱给谁,还不是单位承担?只不过现在单位公车少了,就那么几辆,不好调用,首先要保证领导用车,其次才能轮到下面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办公事,也只能私用公用,且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80后小公

机关公车改革在理论上已经完成,行政编都已经拿到了车补,最低550元。但实际情况是有些省份机关公车改革没有开展,公务员车补根本就没有拿到。



下来再说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国家层面已经全面完成,省一级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在进行,还有好多省份没有进行。但是国家基调已经定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不像机关公车改革一样,普发车补,而是只有个别特设岗位有车补,其他人一律实报实销。


所以题主说法不成立,但是在公务用车时候,公务员车补照拿,公车照坐。事业人员用车时还是看样子,所以说现在公车改革只是给公务员发了补助,其他一切照旧。要说不一样就是事业身份用车更加困难,还多了一道手续。


公职向导达人

目前车补一般都是公务员身份或者参公身份人员才有,公事用车,分为车补区域内因公,和车补规定区域外两种情况。

比如你是A县享受车补的县直公务员,那么:

1、你在A县城区内因公事用车,费用应该有你自己负担,而且不能用公车,因为你领了车补。像你去别的县直单位开会,送材料等,你可以打车、开自己车,骑自行车等。

2、到A县城区区域以外因公用车,你有两种选择:

(1)按单位公车使用规定办理用车出差手续,使用单位公车,但是报销差旅费用时,不能再报销交通费。

(2)自主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火车等,以往返车票为凭证,实报实销往返交通费用,不过各地要求标准不一样。

千万注意,第二种情况一般禁止私车公用,就是不允许开自己车。


官场指导员

笔者刚从事业单位转到公务员,对于车补也是体会挺深的。笔者是基层公务员,就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吧。

公车补贴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公车补贴的标准全国是统一的,但是具体执行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自己执行过程中,带有本区地域特色。笔者介绍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公车补贴使用。

截止目前,笔者所在地区,只有公务员允许发放车补,但是一些乡镇(街道、开发区)因为财政问题没有正常发放公车补贴。同时,事业单位公车补贴还没有出台政策允许发放,据说中央是单位已经基本完成了公车改革,想必事业单位公车补贴的发放也指日可待了。

县级以下公车补贴的使用范围是县域范围内,主要是机关公务员在本县区内执行公务使用的车辆费用,而当到本县区外的执行公务时,出行费用是可以进行报销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公车补贴使用是有一定范围的,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用车都需要自己承担费用。

笔者就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所了解的车补情况。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职考试,专业为体制内晋升、运行、提拔等答疑解惑,欢迎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