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季度市场投诉涉疫举报成热点 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

4月26日,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季度市场投诉举报情况,今年一季度,共接到各类咨询投诉举报18788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88件,在各类举报件中,网络购物咨询占比近50%,涉疫举报成热点。

温州一季度市场投诉涉疫举报成热点 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报告显示,投诉举报主要涉及网络购物和线下购物。一季度,温州市场涉及网络购物投诉举报9140件,其中投诉5265件、举报3875件,实体店铺的投诉举报占总投诉举报量44.77%。网络投诉涉及不予发货、延迟退款等问题的投诉举报占总量19.92%,不予退货退款的投诉举报涉及金额400万左右。

另外,疫情相关投诉呈上升趋势。一季度,温州市场监管系统共收到3969件涉疫投诉举报咨询建议,涉及金额1007.1万元,办结率为100%。其中,防护用品投诉举报达1358件,餐饮类投诉举报838件,农副产品投诉举报787件,其余包括,退订旅游类、退订宾馆类、网购、微信社交圈、生活用品等其他类投诉举报。

报告显示,此次一季度有四大类投诉呈上升趋势。防疫用品方面,主要涉及口罩等,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发货滞后等方面;餐饮住宿旅游方面,退订纠纷显著增多,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餐饮定金、旅游团费、机票等难以全额退订;价格问题投诉举报占比上升,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价格明显高于正常售价、未明码标价、额外收取配送费等方面;电商平台投诉急剧上升,有关浙江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涉嫌不予发货、延迟退款等问题的投诉举报急剧上升。

目前,温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一季度各类咨询投诉举报已全部解答,投诉调解成功占比70.18%,调解中发现违法线索直接立案10件,占比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55.59万元;举报立案查处121件,占比1.55%,罚款金额达19.35万元。

典型案例

案例1:哄抬药价遭举报 最终被罚五万元

2020年2月1日,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接群众举报,对该县仕阳镇下排村原万排乡卫生院下排分店依法进行检查。经查实,该店经营者吴某某在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于当日从某医药有限公司配送员曾某某手中分别以13元/盒、20元/盒价格购进规格为10ml*10、20 ml*9的双黄连口服液各30盒,以8.6元/盒价格购进清热解毒口服液80盒,以及抗病毒口服液、高糖和黄芩、夏枯草中等药材。当日在该店加价销售,其中规格为10ml*10、20 ml*9的双黄连口服液分别以20元/盒、28元/盒对外销售,抗病毒口服液则以18元/盒价格对外销售,至案发时已售完毕。

上述三种药品此次进销差率分别为53.85%、 40%和50%。另查明上述三种药品上批次进价分别为11元/盒、16元/盒和12元/盒,售价分别为13元/盒、18元/盒和15元/盒,进销差率分别为18.18% 、12.5%和25%。此次调整进销差率分别高于上期35.66%、27.5%和25%,当事人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

最终,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当事人吴某某的违法行为予以责令改正并处罚款人民币合计51821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2: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成功调解婚宴退订投诉案

1月24日,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市民表示在汤臣一品订了正月初四婚宴酒席40桌,已付58万,因疫情原因,要求商家返还50万元,预留8万元定金,与商家协商无果,请求处理。接到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立即介入调解,最终商家同意退还50万元给消费者,该件于当天直接办结。

案例3:龙湾成功调解旅游退团投诉案

1月25日,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一起投诉,称因疫情防控需要,消费者要求取消1月26日出境游被拒,望调解。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了解到,投诉人余先生年前在该旅行社预定了1月26日去越南牙庄的旅游团,一共12人,每人6000左右的旅行团相关费用,共计72000左右。后因全国疫情发展情况,考虑到安全问题,余先生向旅行社提出退团并退还预缴费用,旅行社负责人表示,本次行程是包机形式,是包机公司和航空公司,旅行社和包机公司以及旅行社和境外旅行社等分别都签订了合同,所产生的费用没办法退回。

由于涉及金额巨大,市场监管人员通过机场、航空公司等多方了解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积极调解,最大程度降低双方损失。最终,旅行社同意余先生退团,因退团产生的损失由余先生承担,但承诺会尽量挽回余先生损失,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