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集团:一路击楫奋进 今朝风帆正满

阳煤集团:一路击楫奋进 今朝风帆正满

2019年,阳煤集团气凝胶项目紧锣密鼓推进。气凝胶,被誉为“可以改变世界的材料”。

阳煤集团:一路击楫奋进 今朝风帆正满

阳煤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薄煤层智能化综采成套设备,开启了我省薄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时代。

阳煤集团:一路击楫奋进 今朝风帆正满

阳煤集团全新建设的中国纳谷产业园,坚持“纳才、纳智、纳新”,致力打造开放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创新的喷泉。

阳煤集团:一路击楫奋进 今朝风帆正满

阳煤集团煤电化现代产业园区。

时间是最客观的书写者,她忠实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清晰拓印下改革者的步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阳煤集团从建企之初的几个小煤窑,到今天拥有41座煤矿、200亿吨保有储量、近亿吨产能,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供应商;

从采煤为单一产业、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营业收入300多万元的小厂矿,到今天“一主两翼七大板块”协同发展,二级分子公司62个、总资产243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1700亿元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煤矿、矿务局体制,到今天具有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拥有三家上市公司、跻身世界500强的现代化集团。

今天的阳煤集团,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持续转型升级,加强党的建设,以煤为依托,从有限的资源开采迈向无限的资源利用,从重工业迈向新兴服务业,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创新驱动,打好主动仗

9月20日,在阳煤集团新元公司井下综采工作面,由阳煤集团与德国布朗公司联合研发的直角转弯刮板运输破碎机正在运行,它不仅巧妙地将传统的工作溜、转载机、破碎机“三合一”,而且实现了刮板链90°转弯。

阳煤集团煤机装备研究院院长王昆宏介绍,新设备具有装机功率小、重量轻、长运距、低生产成本、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节能性好等优点,填补了中国高端刮板机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70年来,阳煤集团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1974年,全煤第一套综采设备在阳煤集团原四矿投入生产;1990年,阳煤集团一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月产创世界记录;1996年,阳煤集团瓦斯治理经验引得单位争相学习,成为全煤系统的一面旗……阳煤集团坚持用创新定义未来。

特别是近年来,阳煤集团积极打破煤炭资源制约的魔咒,秉承“与能人携手、与巨人同行”的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如今,在新元公司千米井下,只需调度室集中操控,就能实现自动割煤、自动运输、自动监测。这个阳煤集团精心打造的“无人操作、有人值守”工作面,实现了煤炭生产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全集团共有25个自动化工作面。工作面月均产量21万吨,较普通工作面提高3.8万吨;采煤队平均人数由126人减少到111人;吨煤材料成本消耗由6.49元降低到3.36元。”阳煤集团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张雪峰介绍道。

瓦斯治理技术上的创新同样可圈可点。

阳泉矿区是我国瓦斯灾害最严重的矿区之一。近3年来,通过产学研攻关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7项技术和3种管理手段为核心“7+3”瓦斯治理阳煤模式。成果经中煤协会鉴定,4项达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实践是最好的答案。“经过推广使用,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月单进水平平均提高30%,最大提高5倍,单孔瓦斯抽采浓度提高了2倍至3倍,回采工作面抽采达标时间缩短了一半。推广两年来,产生经济效益20亿多元,杜绝了瓦斯事故。”阳煤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周建斌说。

一系列科技创新也在有序推进——地质精准物探、“三高一低”支护、煤炭精准开采等一揽子技术研发已见成效;薄煤层智能化综采装备、直角转弯刮板运输破碎机等一流装备行业领先;气化、催化、智能化等技术创新成绩斐然,成为化工板块提质增效新引擎。

目前,阳煤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14个、高新技术企业14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十个综合科技创新平台;和岳光溪院士、彭苏萍院士等8名国内外高端人才,在多个领域开展课题合作;与清华、北大、浙大以及美国GTI、美国加州能源环境研究院、德国布朗等40多家国际国内龙头企业、知名院校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67项、授权专利490项,51项省、行业科学技术奖花落阳煤。

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和成长,阳煤集团已然是技术人才的洼地、科技研发的高地。

深化改革,激发内动力

南煤集团是阳煤集团的一家子公司。2018年,其营业收入同比提高3.17亿元,利润同比增加2.5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这离不开契约化改革。我们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层层签订契约化经营目标责任状。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南煤集团党委书记刘丙强说。

契约化是国企改革的“牛鼻子”。2017年以来,阳煤集团加强契约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坚持“一企一策”,与动态“一事一契”考核指标相结合,将契约精神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一方面,按照“跳起来才能摘到”的原则,生产经营指标立契约,倒逼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重规模向重效益、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另一方面,授权搞活,选人用人立契约,给二级单位更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和人事调配权。完成任务重奖,完不成任务丢票子、丢“帽子”,形成内部市场化运行体系。

“通过契约的形式,把过去上指下派、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变为契约化管理,变为法律经济手段的管理,打破‘大锅饭’,搬掉‘铁交椅’,不仅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造了条件,而且将目标任务和职工利益联系起来,加压力更添动力,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阳煤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永革坦言。

阳煤集团新景公司在尝到甜头后主动加压。“2018年全面推行契约化后,安全零事故,效益大提高,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3万元。有了效果自然要再接再厉。”在今年4月30日的阳煤集团“一企一策、一事一契”现场签约会上,新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建峰在目标责任书上郑重签字,在集团原定利润指标基础上,“确保再增长1亿元”。

阳煤人总是敢于打破路径依赖和思想依赖,勤于尝试,勇于变革。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阳泉矿务局大规模发展多种经营;1998年2月18日,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工厂制向公司制成功蜕变;2003年8月21日,国阳新能股票成功上市,拉开以股权为纽带的资本运作序幕……

走进新时代,国企改革更是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阳煤集团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8·38”重点工程为改革“施工图”,握指成拳,合力攻坚。向重点子公司选派11名独立董事,加强独立董事履职评价考核,董事会改革全省领先;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坚持领导干部“赛马”,推动职工2%末尾淘汰,“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制度基本确立;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走在全省前列。

目前,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移交工作也已全面推开,阳煤集团力争先行先试,到今年年底圆满完成移交工作,为全省提供有益借鉴。

这里,俨然是一片广阔的改革试验场,从来不乏改革的锐气、改革的行动、改革的成就。

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

2019年5月26日,由阳煤集团打造的中国纳谷产业园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9家高新企业首批入驻。这是阳煤集团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纳谷产业园是阳煤集团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双创”政策,着力打造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新型产业园区。项目坚持“纳才、纳智、纳新”的原则和“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导向,重点引进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环保、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力争发展成为山西乃至中国独具特色的转型项目集群。

“陆港公司成立以来,业务不断拓展,从‘黑货’到‘白货’再向‘洋货’延伸。2018年,完成货物发运量1082万吨,销售收入53亿元,利润6300万元;2019年,截至目前,累计货物发运量800万吨,营业收入34.82亿元,利润6980万元。”陆港公司董事长庞云锋介绍。

2017年年底,京津冀地区散货运输“汽转铁”政策出台。阳煤集团抢抓机遇,利用阳泉地理优势,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港集团强强联合,借鉴“内陆港”模式,成立山西(阳泉)国际陆港公司,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窥一斑可知全豹。“十三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阳煤集团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并实施“127”发展战略,全面建设清洁、高效和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秋收时节,阳煤集团坪上公司15104综放工作面的地平面上,一如往昔地繁忙。这边,农民忙着收获;那边,隧道内火车呼啸而过。这里,曾是煤炭充填开采的试验田。

“三下”(建筑物、铁路、水体下)压煤开采是制约我国煤矿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据统计,阳煤集团“三下”压煤总量20.4亿吨。2017年,阳煤在坪上试验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三下”压煤开采技术,在不改变井下回采工艺和设备、不搬迁地面建筑物、不影响铁路隧道内列车通行的前提下,成功从村庄和铁路下采煤73.63万吨,实现净利润约1亿元。

作为一个有着近70年煤炭开采历史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必须首先以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为准则,推动煤炭生产革命。今天的阳煤,先进产能占比达83.7%;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技术一张图、管理一张网”,实现了矿井管理透明化。

生产是源头,消费是重头。以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为方向,煤炭消费革命扎实推进。煤化工产业的项目建设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气化、催化、智能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晋华炉捧回国际发明金奖。铝电产业的“电力代加工”模式开创山西电力体制改革先河,并完成了同德铝业股权收购,增量配电网试点获批。

在做好煤炭生产革命、消费革命的同时,阳煤集团充分发挥大集团资本和技术孵化平台作用,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政策、新模式、新市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这里,不仅孵化着中国纳谷产业园,不仅培育着“山西无水港”,还打造着“可以改变世界的材料”气凝胶、新能源矿山工程运输车辆、B型保税中心、节能环保、大健康产业等一个个大项目、强项目。

阳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表示:“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创新引领培育新动能,阳煤集团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努力探索一条能源型企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

加强党建,铸牢根和魂

1950年1月7日,阳泉矿务局诞生。

近70年来,从建企之初4个基层党组织、400多名党员,到今天1947个基层党组织、3.8万名党员,阳煤集团党委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听党话、跟党走,党旗红、国企兴。

步入新时代,面对转型发展的严峻考验,阳煤集团响亮提出“国企之强在党建之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将党建工作纳入契约化管理,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使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一个又一个党建品牌树了起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评活动,凸显了党组织政治功能,擦亮了党员“金字招牌”;“三亮三比”主题实践活动,党员亮出了身份、比出了贡献;以“培训+军训”为基本模式的中层干部培训,既掀起头脑的风暴、思想的革命,又向解放军学纪律、向解放军学管理;“13710”督察督办,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111”人才工程,完善了干部梯队建设,促进了干部队伍年轻化;领导干部严格“五个一律”践行承诺,群众身边反腐败加强“五类主管”专项整治,企业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持续向好。

安居才能乐业。家住四矿小区3号楼的邓春兰,和丈夫都是阳煤集团的普通职工。这些年,3次搬家,从集体宿舍到排房再到130平方米的单元房。“这么宽敞明亮的三居室,过去想都不敢想啊!”邓春兰笑开了花。

党的十八大以来,阳煤集团累计完成15个“两区”改造项目,职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年底的22.5平方米提高到了32.2平方米。

企业发展,依靠职工;企业繁荣,惠及职工。2018年,阳煤在岗人均工资突破7万元;启动140余项“三废”环保治理工程,企地携手“五城联创”,还矿区碧水蓝天、美丽洁净;坚持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大病医疗互助、“金秋助学”等活动,职工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白雪峰 任志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