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的悲劇:劍走偏鋒,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

現在年輕人的悲劇:劍走偏鋒,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

很痛心,本來不想說這個話題,但是一件又一件年輕人自戕的案例不斷在敲打我們這些媒體人的心鼓。讓人坐立難安,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努力讀書是為了什麼?

父母含辛茹苦培養孩子上學是為了什麼?

現在年輕人的悲劇:劍走偏鋒,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

龍應臺有句話很出名,她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相信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不過是求得體面收入,穩定度日罷了。然而,孩子們後來都選擇了什麼?這些孩子們,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們從小就學習過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他借司馬遷的話來褒獎張思德同志,犧牲在最好的年華,29歲。

2.

也許我是麻木冷血,甚至沒有耐心去詳讀自殺者的死亡細節和內外因素,只想問一句:你憑什麼自殺?

我們都該問自己一問:我活得有價值嗎?我死了有價值嗎?

現在年輕人的悲劇:劍走偏鋒,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

新中國成立初期,每個人都熱血沸騰,有口飯吃就能滿足;高考恢復,是給人們生的希望;被迫輟學的孩子爭分奪秒、知識青年在農村忙裡偷閒也要學習。

反觀現在呢?

家長要天天督促,看孩兒寫作業氣出心臟病;學生高考結束要撕書慶祝,好像完成了別人交給自己的任務,還要炫耀一番。

古代人懸樑刺股為讀書,現代人棍棒交加逼著學習。是社會變了,還是人類變了?我們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有了更多的家庭可支配財產,可日子卻越過越沒勁了。

3.

要有多狠的心才會舍下父母去赴黃泉,什麼樣的狼心狗肺才會撇下鉅額債務給父母,自己一死了之。

人活著,就是為了還債的,還情債,錢債。因為我們總是不滿足,想要更多,於是給自己挖一個填不了的坑。坑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卑微。

還是那句話: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還活著。

當面臨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死亡成了他們的選項之一。被死神籠罩的那些年輕人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一種新的開始。逃避的本能正是他們最大的悲劇,不要說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有責任,命運真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有的人得了抑鬱症,與死神搏鬥二十年,依然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引導下一代克服困難;司馬遷被處宮刑,在監獄裡寫出偉大著作《史記》;霍金癱瘓大半輩子,依舊寫出鉅著《時間簡史》,貢獻出傑出的科學成就;金星追求真我,忍受了多少世人的風言風語,還差點失去起舞的腿,如今風光依舊,家庭美滿。

現在年輕人的悲劇:劍走偏鋒,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

胡潤富豪榜上每十年都會消失一批人,因為總有人在不停地奮鬥,也總有人會自滿懈怠或被時代浪潮拋棄。富不過三代因為傳承的不光是錢財,更是精神,一旦家族精神失傳了,有多少錢也早晚會敗光。中國的宗祠文化非常珍貴,因為後代要向列祖列宗交代,活的沒價值,就沒有臉面去死。而現在的人,沒有了祖宗,只有自己。

4.

窮人常看到富人有錢,富人常看到窮人悠閒,只要活著,總有讓人羨慕的地方,別人都能活,年輕人就更沒有資格不好好活著了。

沒事多讀書,別老想著死!

現在年輕人的悲劇:劍走偏鋒,把死亡當成一種榮耀。

有興趣跟我一起讀書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讀點啥。

文藝小青年可以在此扎堆了,珍惜生命,讀點實在的!

作者:妙小生,職業:編劇,翻譯,英文導遊。一個集讀書與旅行能量於一身的女子,大腦永遠需要灌溉,沒有營養就瘋魔的古文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