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也許豬是這樣想的,但人不會這樣想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這樣的話語,在一個特定的人口中說出,並且又經過網絡放大,那這個人就出名了。出名之後,說不定還真不用辛苦勞動就能夠獲得錢財。這世界就是這樣,只有知名度,能夠得到公眾的關注,還真是能夠來錢。

儘管我們有祖先流傳下來的那一句“人怕出名豬怕壯”古訓,現在,或許豬還是這樣想,但人早就不這樣想了。現在,盼“出名”,求“出名”,出了“小名”還想出“大名”,已經成為人們明裡暗裡的主流意識。

人怕出名豬怕壯,也許豬是這樣想的,但人不會這樣想

雖然從數量上來說,我國的名人為數不少,倘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名人實在是不多,用“物以稀為貴”一詞或許有對名人不敬的嫌疑,但名人確實是一種最為稀缺的“資源”,因而名人享受種種優待,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名人可以享受諸如眾人仰慕的精神愉悅和身心陶醉,說得難聽一點,即便是遇到了棘手的問題或惹了麻煩,僅僅是憑著那張名人面孔就可使問題應刃而解。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名人,自然還能享受到經濟上的種種實惠。

現在是注意力經濟時代,人一旦成名,就自然能夠吸引眾人的眼球,只要能當上名人,就會有眾商家來借你這名人之名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你就是不想要錢,那些商家也會死纏硬磨地給你那種輕而易舉卻日進斗金的收入,甚至一不小心便會得到名車豪宅之類的饋贈。

總而言之,默默無聞如我等市井小民,雖然無從體驗名人們享受的諸多實惠與便利,但從媒體報道和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到,出名與不出名,顯然有著極大的差別。

雖然有些小名人或大名人常常在媒體上訴說做名人的煩惱,甚至有過“做人難,做名人更難”之類的“名人名言”,但名人們說著這種看似不願做名人之類的表白時,其自鳴得意之情溢於言表,與其說是在傾訴做名人的麻煩,毋寧說是在炫耀做名人的風光。說句老實話,如此的忸怩作態真不如張愛玲的“出名要趕早”來得誠信和坦率。

名人享受的種種優待和獲得的種種實惠,通過眾多媒體的大力宣傳和現實生活的實例教育,導致盼“出名”求“出名”差不多成為一種席捲全中國的全民運動。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本來是自然而然的事。人人都希望一舉成名天下知,大家都往“出名”的獨木橋上擠,畢竟能夠“出名”的人只佔少數,既然“出名”的競爭是如此的激烈,“出名”心切的人就想出了不少的招數。概而言之,那就是走捷徑、走偏鋒、走旁門左道。

現代人早就深刻領悟到了張愛玲“出名要趕早”這一名言的精髓,因而追求迅速成名及早出名就成為當前的潮流,其中的不二法門就是走捷徑。捷徑可以幫助人們更易“出名”更快“出名”。盼望快出名早出名的人,肯定在找捷徑。只是,有人找到了,有人沒有找到而已。

想走出名的捷徑,很多時候,是找不到捷徑的。對於那些熱切地盼望出名的人來說,有條要出名,沒有條件也要出名。於是,有些人可能就要劍走偏鋒了。

對於某些熱盼“出名”又實在找不到“出名”路子的人,無奈之下或許只好選擇旁門左道了。你還別說,某些人通過旁門左道還真是又迅速又容易地“出名”了。

無論是捷徑、偏鋒,還是旁門左道,諸如此類的“出名”,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媒體的幫助。

雖說有些“名人”對某些媒體頗有微詞,但縱觀當世“名人”群,真正與媒體“隔膜得很”者可說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要不然,“名人”再有本事,即便像昔日某“大師”在北京“發功”可以影響到上海這般厲害,我們普通百姓也感受不到,我們只是通過媒體才知道“名人”有如此不同凡響的本領。

如果將有關媒體對某些“名人”如此不遺餘力地推波助瀾理解為純粹是“學雷鋒做好事”,那就太抬舉它們了,因為媒體也需要“出名”呀。有關媒體與“名人”的關係,套用一句俗語,那就是“人抬人,人上人”。

為什麼現在人們出名的機會多了,為什麼現在名人也多了,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網絡這個媒體,實在是能量大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