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文/文睿

張立強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實習經驗豐富,就在最近一家公司的面試中他竟然被淘汰了,同寢室的同學李明宇卻被錄用了,他百思不得其解,李明宇各方面都不如他,為什麼自己會被淘汰了呢?

張立強把整個面試過程回憶一下,原來面試過程一直都很順利,直到快結束時,面試官不經意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

面試官:“對了,張立強同學,你認識李明宇嗎?”

張立強:“李明宇啊,我們寢室的,他也來面試了嗎?”

面試官:“你怎評價你的這位室友啊?”

張立強:“啊,他呀,他成績不好,我們寢室就他成績最差了,他有不會的都問我。”

原來問題就在這裡了,張立強碰到了面試官的KO項,難怪簡歷和麵試表現得再優秀,也沒戲了!


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什麼是面試中的KO項呢?

KO項是指只要你出現了面試官的雷區問題,立刻就會被判淘汰,其他表現再優秀,都無法挽回,所以對於應聘者一定要注意面試中的KO項問題。

下面我就幫大家盤點一下面試中有哪些KO項。

KO1 眼神飄忽不定

很多面試官都會明確表示,不喜歡眼神飄忽不定、遊離的面試者,說話時好像不敢看對方的眼睛,眼神飄來飄去的,找不到焦點,說不好聽的就是給人一種賊眉鼠眼的感覺,遇到這樣的面試者大多數面試官直接判淘汰。

建議:如果是害羞或緊張原因不敢直視面試官眼睛,可以看對方鼻子和嘴,不要頻繁眨眼,誰和你說話你就用真誠的眼神看著誰,這是一種基本的社交禮貌。


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KO2 懟面試官

有時面試官問的問題是比較尖銳的,有的面試者不願意正面回答,就會懟面試官,這樣的行為一旦出現,立刻KO。舉個例子:

面試官:“我發現你今天妝畫的很濃,是為什麼呢?”

應聘者:“濃嗎?我沒覺得,公司不讓化妝嗎?”

建議:懟面試官是一種應激過度保護自己的行為,面試者一定要理解面試官問題的用意,這有可能是一種壓力測試,看應聘者對於壓力問題的應變反應能力。一定要正面回答,不要用疑問句或者反問句,也不要質疑面試官的問題,只要正面回答就可以了。哪怕不會回答,說一句“對不起,我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在還回答不出來,我回去會好好想一想。”也是一種禮貌、得體的回答。

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KO3 撒謊

現在很多應聘者為了面試成功,膽子很大,沒做過的、別人做的都安在自己身上,面試時滿嘴謊言,而且不斷用一個謊話圓另一個謊話,結果漏洞百出,難圓其說,一旦面試官發現你說謊,立刻KO。舉個例子:

面試官:“這個項目是你全面負責的嗎?”

應聘者:“是的。”

面試官:“這個項目裡有個難點XX,你是怎麼攻克的呢?”

應聘者:“哦,這塊啊,我接手時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面試官:“那你接手項目時,還有什麼技術難點嗎?”

應聘者:“呃......,其實,我接手時項目就進入驗收階段了,沒有什麼問題了。”

面試官:“那你的簡歷裡寫的是從2018年到2019年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應聘者:“那應該是我寫錯了。”

建議:應聘者為了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有時會適當包裝一下個人簡歷,這樣的事其實面試官心裡都門清,也能理解。但是千萬不能太離譜,沒做過的、別人做的都安在自身上就不好了。把自己真實做過的部分詳細的寫和講出來,沒做過的照實說,雖然沒做過也可以說說自己瞭解的相關方面。

與能力相比,誠實是面試官更看重的寶貴品質。


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KO4 負面評價過多

有的應聘者面試時會對原公司、原領導、原同事、接觸的人等等有很多的負面評價,給人一種很挑剔、誰都不入他的法眼的感覺。這會讓面試官很反感,遇到這樣負面評價多、負能量滿滿的應聘者,能力再再強,為了不影響團隊和諧氛圍,也得淘汰。

就像文章開頭裡的張立強一樣,評價自己的室友李明宇時只說了他成績差,只有負面評價。而面試官問了這位室友李明宇同樣的問題,李明宇的回答是“張立強學習成績優秀,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大學四年很感謝他對我的幫助。”

職場不是考試,企業招的人不是隻會學習、只有能力的人,除了能力外,更看重的是懂得感恩、謙虛、正能量的人。

建議:始終懷有感恩的心,能看到人和事正能量的一面,多一些正面評價,少一些負面評價。


金牌面試官告訴你:面試中的KO項,只要中招,再優秀也沒戲

其實,上面四個KO項,不只是在職場面試中的大忌,更是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大忌,希望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總而言之,別讓這些KO項,成為你未來發展的絆腳石,沒有KO,才能OK!


作者:文睿,具有12年職場經驗的高級人力資源管理者/資深面試官/生涯規劃師/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願意陪在你身邊一起成長,歡迎關注@文睿聊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