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裁員事件的真相,大部分僱員都逃不開的難題

一則來自華夏保險的通知,讓保險公司的內勤工作者神經緊繃。這份《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突顯保險行業在近年的高速增長下,無序的市場開發帶來的非持續發展,面對互聯網大數據及AI的挑戰,高成本的營業網點及內勤管理人員必定會被優化。


此次保險公司內勤員工的“被創業”,涉及到B類及以上幹部,據瞭解華夏保險的B類幹部主要為處室負責人,還包括地市級經理。華夏保險對此回覆了三點:

1、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創業的決定,公司給予一定經濟支持。

2、直面市場人才競爭和人才挖角,不如站在員工角度支持他們成長。

3、化解公司成本壓力、提升效率。

保險公司裁員事件的真相,大部分僱員都逃不開的難題

(網上截圖)

本次事件,有人認為公司把裁員(尤其針對45歲以上的中層員工)包裝成鼓勵自主創業不太厚道,也有人口吐芬芳地痛罵保險公司毫無人性,包括華夏保險內部也存在不同聲音,認為本次改革容易造成人心不穩。


在保險業內,中層管理者自主創業並不罕見,如同本人兩年的創業選擇一樣,執著於保險保障本身的從業者很多,當他們發現無法在內勤崗位貫徹並堅守原則,也不願與公司一起壓榨顧客的時候,會傾向於選擇自主創業,以便更好地服務於自身的顧客。


但是,“被自主創業”可能會有點不同。首先,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能成功的通常是準備充分的人,而不是被逼創業的人。其次,中層以上的幹部基本已經脫離一線市場,甚至從未真正接觸過銷售,這樣看來成功機率會更低。所以,網上有人指責保險公司的做法太殘酷,毫無人性。


作為保險業內自主創業的過來人,兩年前認為金字塔體系必然會出現不可逆轉的危機,而保險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也必然會遇到被大數據管理優化的尷尬。對於此次事件,想從公司角度和員工角度來分享自己的看法。


從保險公司角度看


1、明確告知裁員比套路裁員更實在。

僱傭關係本來就是被動和脆弱的,只是我們作為僱員單方面認為穩定和長久而已。如果公司方面能明確告知哪個年齡段與崗位即將被裁員,對僱員本身也是極有好處。與其幻想自己能僥倖留下,不如提早著手下份工作的準備。


公司能斬釘截鐵的把現狀告知,要比委婉的套路裁員來得更實在。本人任職的公司(此處絕無詆譭的意思)去年曾經進行過中層幹部的“優化”,各種套路可以跟網上的“HR裁員十大技巧”相媲美,讓被優化的員工留下了極差的感受。


2、公司先考慮生存和利潤,對留下的員工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對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公司來說,保證生存和利潤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面對未知的經濟環境,大公司可以採用提高績效考核達到全員降薪的結果,也可以選擇辭退效益低的老員工,保證在職員工薪酬不變。


長遠來看,肯定是裁員對公司產生的效果更好。既能保證在職員工的收入,又可以提升公司各工作流程的效率,因為辭退了部分員工,固有的工作流程中必然出現一個人負責幾個工作崗位的情況,這樣只能從內部把工作流程簡化來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定期地優化員工會讓公司變得更健康。


從公司僱員角度看


站在僱員的角度,當然會忿忿不平,但是已成既定事實也無法逆轉過來。無論再怎麼罵也只是逞口舌之快,回到現實,還得要解決好下一份工作的問題。我用僱員的角度,把這兩年的親身經歷總結為以下三點來分享。


1、不坑公司。

記得在網上看過一位大V的文章,說自己剛懷上二胎的時候便向公司申請了離職,準備創業,很多人問她為什麼不等生完小孩再辦離職,反正公司是不能解僱懷孕期間員工的,而且孕期又不用負責繁重的工作,拿著公司的薪水和生育津貼,一年半載都過得輕輕鬆鬆。但這位大V給出的第一反應是,不能這麼坑老闆和公司


的確,很多人覺得帶薪產假、離職N+1補償等都是法定應該能得到的利益,伸手向公司索取這部分利益沒毛病。但是,當你拿到利益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將來與這家公司再合作的機會。既然我們準備離開這個崗位,不如以創業者的身份嘗試與公司談談合作,共同尋求雙贏的局面。


於是,我從內勤崗位申請離職的時候,跟公司談了外勤崗位的合作模式,沒有拿公司的離職補償,但在新的崗位上已經把當初離職補償賺回來了,同時又保證了未來職涯的長期發展,這樣的雙贏局面要比撕破臉皮去談補償更有好處。當然,提醒一下在職的時候就應該準備好萬一離職時,自己該要怎麼跟公司談合作。


2、不抱幻想。

在保險公司的三/四級營業機構工作經驗裡,我印象中極少的僱員可以在公司裡一直服務至退休。我們也大可不必幻想自己能一直服務於大型保險公司,多年前為部門招聘內勤時,我也會主動選擇年輕有想法的,而不去選擇所謂的經驗老到。


工作在保險銷售的部門,一直與新的市場信息接觸,越豐富的經驗越可能成為你的絆腳石。利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觸覺,讓自己儘量準確地預判行業未來發展,為主動創業做好準備,而非被動創業。其實,華夏保險早在2019年初,就曾發過《關於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的通知》,如果在彼時開始著手準備,那麼今年的自主創業就能夠順理成章了。


我想進一步說明不抱幻想,是指不要抱有一勞永逸的幻想。看到有網友回覆說:“員工把青春都獻給了公司,到了45歲才被裁員……”這種就是一勞永逸的思維,認為自己工作的黃金年齡都服務於公司,所以公司應該照顧我到退休。明顯隱藏了一個重要的條件,便是不管我現在是否還具備競爭力,公司都應該照顧我到退休。

保險公司裁員事件的真相,大部分僱員都逃不開的難題

覺得公司殘酷,是因為公司不再願意為我們的工作時間來付費,而我們暫時又找不到買家,這跟公司的產品賣不出去時,老闆的心情是一樣的,他也會認為市場很殘酷。作為僱員,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我們的時間,無法讓自己的時間變得值錢,在競爭中便處於劣勢。裁員的本質是公司認為你的時間不再值得花錢去購買,所以殘酷的並不是公司,公司只是把這個殘酷的事實告訴你而已。


3、開闊視界。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時間跟多年前的價值不一樣了,你便會開始調整目前的工作方式。不要再說把青春獻給了公司這種傻話,青春時的時間有其價值,但如果經過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後會開始貶值,基於效益考慮,公司自然會選擇招聘更年輕的僱員。


作為保險公司營業機構裡的僱員,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視野可能十分狹窄。每天重複著兩點一線的工作模式,絕對能讓你感受不到外面保險市場的激烈競爭。回想以前的經歷,安坐在公司的辦公室裡,覺得自己的部門業績不錯,保險也不過如此。自己參與並管理著多個微信群,每天都是業績賀報、鼓掌鞭炮等表情,讓人厭煩,現在也同樣參與著多個微信群,但收穫到更有價值的信息,覺得自己遠遠不及專業的級別。

保險公司裁員事件的真相,大部分僱員都逃不開的難題

(目前參與的微信群截圖)

若能在保險公司的工作過程中,開始積累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這裡特別提醒:專業的知識指非銷售技巧或帶團隊技巧等),你的時間將會變得越來越值錢,若能一直堅持五年時間,你已經優於大部分的同業內勤。這個成長的過程,你將會找到支撐自己的第二,甚至第三份經濟來源,擁有了反脆弱的能力,即使面對裁員,業內也會有很多保險公司願意為你的專業付費。


作為一位保險公司曾經的僱員,能給出的建議就分享到此。把這三點分享的順序反過來,先是保持開闊的視野,看清行業發展,不對一勞永逸抱有幻想,認為自己擁有足夠能力的時候,不要坑老闆和公司,儘量達成雙贏合作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