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成一盞好茶,你需要知道的6個祕密(二)


如何練成一盞好茶,你需要知道的6個秘密(二)

武夷巖茶在初制期間,要進行採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以及烘乾這六道工藝的標準操作,其中還有許多影響茶葉品質的要點需要注意。

上一期和大家聊了採摘和萎凋的初制工藝,今天我們繼續來深入瞭解一下做青和殺青吧。

做青

做青是影響武夷巖茶茶葉品質的決定性條件之一,做青的整個過程由搖青和靜置發酵來完成。究其原理,其實就是當溫度和溼度都合適時,將茶葉進行搖青來拼個“你死我活”,最後經摩擦碰撞以致葉片們都“兩敗俱傷”地出現損壞;接著再靜置發酵,使茶葉內部物質氧化後轉變。

此時茶葉不僅是呈綠底紅邊的顏色,還能散發清新的像烏龍茶的高花香那般的花果香味來,同時又具有紅茶和綠茶的特色風味。

如何練成一盞好茶,你需要知道的6個秘密(二)

情流感 攝

常見的做青方式有手工做青綜合做青兩種。手工做青比較精細,精細到用的水篩寬度都僅為900mm,每首篩一次放的茶青要控制在0.5-0.8公斤整個過程中搖青的次數會一直增加到搖出青味為止,靜置發酵的時間也隨著攤葉厚度兩篩並一篩、三篩並兩篩等的增加而愈發久一些,做青成熟後即可停止,所以它需要消耗較多的人工和場地。

綜合做青指用機器將容量為三分之二的萎凋後的茶葉依次進行吹風、搖動和靜置6-10次,大概進行6-9個小時,期間吹風時間逐漸減少,而搖動靜置的時間逐漸增加,做青成熟後即可停止,所以它消耗的人工和場地要比手工做青少。

此外,條件差的話,製造商們還會將兩者結合來進行半手工半機械做青,又或是採用最簡單的“地瓜畦”做青方式。

如何練成一盞好茶,你需要知道的6個秘密(二)

豆小蔻 攝

茶葉在做青時氣味一般由青味到清香再到花香最後呈果香,而其葉面也逐漸變得癱軟無光再到後面的三紅七綠的勺子狀。

全程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前期,以茶青走水(茶青水分由茶梗運輸到葉片的過程)為主,輕發酵為輔,用時大約在2-3小時;中期以搖紅邊為主,適度發酵為輔,用時大約在3-4小時;而後期就主要聚焦在發酵了,時長大約也是2-3小時。

影響做青的因素變化多樣,所以在這道工藝中我們尤其講究看青做青。做青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大,例如在這一過程中室溫最好控制在24-26℃,室內溼度在80%-85%間最佳,還要保證空氣的新鮮度以免造成空氣“汙染”影響發酵。

前期對於這些因素的要求較低,但後期就要非常注意避免出現室溫升高、溼度降低時造成的茶青發酵不足的現象。總而言之,做青過程中對室溫、溼度和空氣新鮮度的把握一點也不能懈怠,一旦發現異常,就得立刻作出相應的處理。

殺青

這裡的殺青和我們常聽到的影視作品殺青可不是一回事,製茶的殺青指的是阻止茶葉在做青時的再次發酵氧化。我們也可按字面意思理解為:用高溫殺除破壞茶質的活性蛋白酶,使茶葉水分蒸發葉體軟化,有利於下一個揉捻工藝的進行。

如何練成一盞好茶,你需要知道的6個秘密(二)

量多的茶葉,我們一般採用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這裡有個準備工作,很有必要做:殺青機沒用過,或者是長時間未使用過的話,就要用細砂石和溼茶葉對內部進行清潔啦!還有,筒內溫度也要升到230度,230度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我們的手伸進殺青機的滾筒還不到1/3處就不敢再往裡伸了。操作起來的時候,會發現前中期的火候較旺較高,後期火候較低。

以上準備工作都做好了的話,就要依據110型80—100斤、90型50—60斤的重量來投放茶葉,殺上個7-10分鐘,直至葉面幹軟、葉邊起泡、粘手捏不出水來以及散發出淡淡清香為止。注意出鍋時手速要快,以免鍋內留在最後的茶葉變糊焦碎掉呦。

如何練成一盞好茶,你需要知道的6個秘密(二)

製作條件不允許,茶葉的量也比較少的話,我們一般採用手工和半機械這兩種殺青方式:將家裡常用的高60-90cm的大鍋修建成一個斜灶,同樣燒火高溫對茶內破壞茶質的活性蛋白酶進行殺除。而手工殺青與半機械殺青的不同,就在於一個靠人工翻動,一個則是省力氣的電動機翻動。

這一期的做青和殺青就講完啦,一起期待下期的揉捻和烘乾詳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