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智慧校園研究中心丨劉可欽專訪實錄(中):我們永遠在路上

未來智慧校園研究中心丨劉可欽專訪實錄(中):我們永遠在路上


本期《白丁會客廳》系列訪談“疫情下的反思:我們與未來教育的距離”,有幸邀請到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作為全國小學教育信息化的排頭兵,她為我們精彩分享瞭如何開展疫情下的教學。


因篇幅較長,此份採訪實錄將分3次進行文字推送,敬請關注。


(注:本文為視頻專訪實錄,未經本人審閱)


點擊回顧

專訪實錄(上)| 劉可欽:疫情下,中關村三小的教學解決方案(硬核推薦)


未來智慧校園研究中心丨劉可欽專訪實錄(中):我們永遠在路上


主持人

白丁:鄭德林 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 中國教育智庫總負責人


未來智慧校園研究中心丨劉可欽專訪實錄(中):我們永遠在路上


受訪嘉賓

劉可欽: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


從數碼學校到雲學校,永遠在路上


白丁:剛才劉校提到了,我們中關村三小有一個非常好的榮譽稱號叫魔法學校。現在每年都會有很多的教育同仁,來參觀學習中關村三小的校園規劃。當時新校區開始建設的時候,劉校剛好來到三小擔任校長。新校區的建設融入了劉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對學習方式變革的思考,包括打造三室一廳的學習空間、特殊學習空間的設計,還有一些信息化的安排。

我想問的是為什麼我們當時會有這麼一個超前的校園規劃設計?另外信息化的運用、投入在這個空間當中對小學生的教育、學習、在日常學校環境中發揮著什麼樣的價值?也請劉校分享分享,謝謝。


未來智慧校園研究中心丨劉可欽專訪實錄(中):我們永遠在路上

中關村三小的“三室一廳”


劉可欽:好的。孩子們稱三小建的新校區是魔法學校。我們在信息技術建設的時候,其實對一些基礎性的工程做了比較多的考量。那個時候才2013年,共享雲、大數據這些概念都還沒有,至少我們接觸的時候還沒有。

在那個時候我們希望學校能夠有比較多的儲存空間。直到現在我們覺得三小的儲存空間還是有的。在線路方面,我們想的是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好的網絡,同時想通過網絡管理學校的樓宇,實現智能化。這樣的話,就能掌控樓宇的整個能源使用情況,比如說水電等等。這些都比較好的實現了,在建設當中也還可以。我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怎麼樣來圍繞信息化進行教育。有了這些基礎性的網絡之後,它怎麼來服務於我們學校的師生生活以及學校的管理。對此我有一個體會就是:永遠在路上。就是你永遠在去做,永遠不可能完成你想要的那樣東西。

我現在給大家來彙報的就是我們三小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在建魔法學校過程中,大體經歷的三個階段。我們當時設想,要建一個數碼學校、一個實體學校、一個雲學校。這些也寫進了我們學校發展綱要,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實體學校、數碼學校、雲學校的有機融合。這是我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永遠在路上。

初期我們就圍繞數碼學校開始建設,回顧這8年的歷程,應該走的是3個階段。我們初期的想法就是硬件的搭建,我們希望將原來的OA平臺拓展成一個大的OA平臺。大的OA就是說裡邊的功能更多樣,能夠儲存得更多,為我們師生日常化的教學,提供更多便捷的信息化的支持。這是初期,經歷的比較快,很快就實現了。

我要講的是中期,中期其實很難。直到現在我們有很多還在路上。中期我們的想法就是希望這個數碼學校能夠形成一個學校管理的最強大腦,為我們學校的管理提供實證和數據的支撐。

我們當時是要通過兩條線,一條線是大課程。學校的課程不能單一的說是語文、數學學科課程、三級課程,我們還強調大課程。就是剛才說的,學生的學習是真實的學習,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大課程這條線,加上雲事件這兩個維度來實現大數據的貫通。

雲事件是什麼呢?它應該有人物、時間、事件、空間、資源、評價,六個要素。就是什麼人、在哪個地方、什麼時間、幹什麼、需要什麼資源、做得怎麼樣,做個評價。通過這六個要素來實現大數據的貫通。在大課程裡邊,通過這些數據的貫通生成每一個人的專屬界面,也是來支撐我們來實現現代學校管理運營的“最強大腦”。這是我們的設想,並在這幾年一步一步地實踐。

還有一個是技術的支持。有時候會發現技術支持的是這一塊,而那一塊的接口不對應。如果你要對接上就要再投入一筆錢,但是現在不可能再去那麼做。所以我們想現在能用就行,隨著我們未來的人工智能、5G、區塊鏈的發展,也許今天的問題再過幾年都不是問題了。

“想、能、用”結合,信息化是不斷迭代升級的

劉可欽: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儘可能地想,但是要有效地用,這是今天我們的觀點。比如說今天我們線上教學的管理很多都實現了,比如學生選課、家長引導孩子選課、選課痕跡記錄、教學資源的存儲和共享。主要是能夠提供有數據決策信息,包括我們的場館預約等等,預約當中通過評價又生成了每個人的信用記錄。

在校務管理方面,我們想的也是推送、自助、共享。也就是說我們希望不是放在倉庫裡你來領,而是通過推送一些內容然後自己來去處理,儘量減少工人、後勤要的服務。

還有共享,我們沒有哪一個東西或哪一個空間,只屬於某些人某些事兒,更多從多功能、共享的角度規劃設計的。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才有了現在的“魔法學校”。中期有我們數碼學校實證和數據的支撐,開始形成學校一個管理大腦的外腦的支持,後期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雲學校。

我們想想雲學校再想想今天的居家學習,實質上雲學校就是希望能夠支持學生的學習發生在學生的足跡所致和人際關係所在。今天的足跡就是居家。我們就要思考怎麼給他提供隨時隨地的學習,以及通過授權來實現更大範圍的資源共享。

所以在這個期間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大數據分析,通過雲服務還有我們支撐平臺來記錄老師和學生每天生活和學習的歷程,然後才能夠生成痕跡。這個痕跡能夠被檢索到、被記錄,同時被分析。當然這個設想我們現在是實現了一部分,比如我們每年的畢業生,多的年份每年有1300名畢業生,少的年份也有700-800名畢業生。六年級的學生寫的畢業論文,我們會上傳到學校的數據庫當中,後續的學生就可以檢索到他們的論文。

我們做項目學習的項目處發現,我們老師在家裡要去做一些內容,就需要很多技術去支持,一個技術是實現不了的。我們也看到一些老師在家裡想盡了一切辦法。真的,我覺得創新都是逼出來的,當然老師也特別好。未來我們希望通過雲學校輔助老師,比如各種插件:PPT、錄屏,比如說各種互動數據、APP軟件甚至於人工智能的課堂教學的應用場景,可以選擇比較好的,集合在雲學校裡,讓老師能夠更便捷的使用。

這些可能是我們後期著力要去建設的更大的雲學校。但是不管怎麼說,我自己的一個感覺就是信息化是迭代升級的。不是說完成了這個才能完成那個,我們是迭代升級、相互交錯的。

學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其實也有比較多的考慮。一個是想、一個是能、一個是用。想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想象力有多大。我們希望在信息技術的角度上,想象力要儘可能地去延展,而不是被限制。

想象力不是一個校長去想的,因為要服務師生,我們更多的是讓老師盡情地去設想他需要什麼樣的場景,需要什麼樣的支持。所以我說沒有完成的那一刻,永遠在路上。

第二個是能。能是什麼呢?就是想象力實現,要考慮能不能落地。有的是礙於經費,財力不夠,有的是技術可能實現不了。比如剛才說的,很多個接口,它既不是標準接口,也不便捷。所以說有些不能落地的,短時間就放棄了。但是,過一段時間能實現了,我們再把它拿過來。

最後一個是用。用是什麼?就是我們希望能儘可能地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率。就像每個人都買了手機,你花四千塊錢買個手機最後應用率只有30%,這樣投入和產出是不匹配的。畢竟國家在學校的投入建設上,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們也希望在用的方面,能夠形成習慣。習慣去用它,使用率就會很高,變成我們師生生活當中的一部分。

所以我認為一個想、一個能、一個用,這三方面結合起來的話,可能我們的信息技術才能夠在信息化之路上,才能走得穩走得長遠。今天可能有很多專業人士在場,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們創造性地提供一些助力和發展。

如剛才所說可能隨著5G、區塊鏈、大數據這些到來之後,也許我們今天遇到的比如說接口不一樣、平臺不一樣、老師需要記好多個密碼、好多個登錄賬號等問題,也許在明天就都不是事了。因為技術發展,有的時候一夜就解放了。

在想、能、用這三個中,我覺得想是第一位的。信息技術實際上激發了人們的對待美好生活的想象力、美好教育的想象力。所以我們也是在這條路上一直堅定地走下去的。


信息化對教育的最大支撐:

資源共享+個性化學習

白丁:您在《教育其實很美》這本隨筆集中寫到過要讓讓學生站在正中央。我知道三小學校的規劃設計在空間打造方面已經比較好的滿足了學生站在最中央的位置。那我們的信息化在三小的普及、應用,與這一教育理念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關係?想請劉校分享一下。

劉可欽我剛才強調信息化帶給我們教育最大的支持,一個是資源更多,一個是學習個性化的體現。所以信息化就是要把這兩方面匹配好。我想作為校長的辦學理念也好,或者創造美好教育的使命追求也好。學生的發展顯然要有足夠多的教育資源的支撐。

我們的老師能夠通過網絡,通過提供更多的資源,而不是一根粉筆一本教材去上課。並且不僅僅是我們學校內的老師。很多專業人士也能通過技術手段走到學生身邊來。如果現場教學當然更好,不能現場也可以。所以資源的共享這是一個方面。

比如說我們三小有班組群的大廳,我們沒有在所有的地方都擺上電腦,但是我們三室一廳的廳裡都有一個大屏。這個大屏裡面推送了比較多的軟件,孩子在下課當玩具都能玩。

學生可以做一個電路,把這個燈泡一拉,那個線一拉,這個燈泡就會亮。大屏裡邊有比較多的這樣的東西。這種學習也帶來正式學習之外的非正式學習,也可以達到我們所說的混合式學習。我想這都是給我們教學工作的支撐。

再一個支撐就是個性化的學習。我們所追求最好的教育,就是以私人訂製、量身製作的方式來規劃孩子的學習和指導。現在課堂教育很難實現這樣的理想。那我們就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比如說在我們學校有一箇中央圖書館的閱讀系統,孩子有一個手環和對應的碼,他就隨時可以去借閱圖書。

我們的圖書館是開放的,學生自己去借閱,圖書館從早上6:30一直到晚上6:30,兩個自助借閱機都是開著的。孩子什麼時間都可以去借、還,自己在網上就能操作,還可以根據書名、作者名,查閱書籍信息,把書取出來完成借閱。後臺會按班級生成數據。包括借書、還書的數量管理。還可以生成記錄某個孩子,平時都在閱讀哪一類的書,也能生成學校的哪些書是被經常借閱到的。我們的圖書管理員,就會通過這些信息來調整學校圖書。

再比如我們圍繞去年建國七十週年“閱讀紅書”的這樣一個圖書館計劃。圖書管理員把這些書放到了圖書館推送位,他通過這樣的一個閱讀系統就能去看到我們做的這個工作,有多少人在關注,我做的和最後實現的路到底有多遠。我想這些都是能比較好的支撐學校辦學理念的。


教育的價值在於“回到生活中去”


白丁:好。最後一個問題跟您過去一直在第一線做的數學教學有關係。我注意到作為一線的校長、老師、學生,想象力非常重要。我的問題是,數學作為一個學科,它對一個小學段孩子的基礎素養、對我們的想象力發展、對我們投入產出比計算的能力等等,它獨特的價值所在。

劉可欽:是這樣的,我們傳統都認為數學就是用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其實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數學學科培養,很多學科都要培養。數學學科還能培養想象力,比如空間想象力,恰恰是數學學科他所具備的。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數學是研究關係的,大小關係、位置關係等等。這是跟孩子去學習數學,培養功能素養當中非常重要的。而不僅僅是我們說的,數學就等於奧數,或者數學就等於算得快,今天已經不是這樣了。

數學的學習對於孩子想象力的發展,是學科本身擁有的,但是更在於我們的老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你是不是給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想法:為什麼會是這樣?還能怎麼樣?能不能講清你的思路?別人的思路你是不是認同?過去叫一題多解,今天我們不談一題多解,我們談的是算法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不是講孩子有多麼聰明,你看我一題會用三個方法解決,它的教育價值不在這兒。它的教育價值在一個孩子你懂得別人用這樣的方法也能抵達目的地。這是孩子作為公民來講,培養給他的一個基本的東西。數學還有美,美也可以給孩子提供想象力。

在小學階段,數學、語文、英語,每一個學科我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對未知的探索欲和想象力,或者說他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是十分需要我們保護的。探索欲加好奇心,我想就是他的想象力。

白丁:您提到了學習要學習真實的內容,那麼數學跟小孩子解決實際問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劉可欽:對的。學校不是倡導真實的學習嗎,像我們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比較多的就是通過單元的重新整合來開展數學的學習。它不僅僅是通過整合將原來五課時變成三課時。它可能還是五課時,甚至也有可能五課時變成六課時,所以我們不以學習時間的長短,去算我做的這個到底值不值,而是通過內容的整合,就是數學學科內的內容整合,讓孩子能夠學以致用。

比如說孩子學完了平均數之後,我們可能組織滴水實驗,再比如說孩子學完了比例之後,按比例做一個學校的平面圖,把它畫下來。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學以致用的東西。

但是我們又不僅僅侷限在這兒,孩子也都要回到生活當中。比如我剛才說的平均數。1.2米就要免票,在今天是否還適用?孩子的營養充沛了,可能早早的就過1.2米了,還能不能免票?這裡面不僅涉及到了公平問題,還涉及到一個取捨,我怎麼通過這些數據去決策、去體會決策的艱難,這些都是帶給孩子們的問題。

還有一類,就是跨學科,每一個學科你都要去跨一步,跨一個或兩個。數學怎麼和語文整合,和科學整合,哪些內容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比如說當我們學到黃金比例的時候,美術學到欣賞美,那他可能就涉及到黃金比例和白銀比列等等,我想這些都能讓我們孩子的視野打開一些。

孩子學習的綜合性就會強一些,而不是單一的去讀、去練,去尋求單一的技巧。我們希望數學裡面有比較多的創新,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去完成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編輯整理:王乙琨、呂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