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战国乱世,在兵戈不断的混乱年代,如何保持军队战斗力是所有大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指挥权和军队职务的细化上,更是需要仔细斟酌。实际上这些工作往往并非直接由大名一手操控,担任不同职务的作战人员,其实也并非如同银幕上那般轻松,相反,

战国时代的日本,大名所统辖的军队在分工上极为细致。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侍大将,足轻大将,弓大将:

近代日本军队多是以元帅为最上层,以下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等职称与顺序。至于在战国时代也有一些形式与名称差异,但却极为相似的组织。

战国大名通常在出征时,其身份就会自动变为总大将,但遇到生病等其他因素而不能上阵指挥时,有时会让一族亲属或重臣担任。另外也会视情况增设副大将或协大将的副官称呼。

规模较小的军队,则有可能只由总大将一人指挥全军。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后期,一次动员兵数多达10000至20000人,甚至最多还有必须出动200000到300000大军场面,所以渐渐演化成先分好数个小队,再各自集中运作的子系统。每个小队都会有最高指挥官,也就是小队中的将领会出现“队将”“大将”,甲斐名门武田氏就曾采用“队将”的职称。

总大将是属于大将中等级最高的侍大将,起初侍大将只是出征时的临时职务,但随着战争逐渐复杂化而成为常设职务,总大将并不一定总是由大名担任,有时也会是德高望重的家老和宿老担任,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家老宿老等身兼两职,即是谋划军队作战计划的“参谋”又是直接领导部队的“总司令”。

侍大将的职务就是在全军划分好队型后,担任分队的实际指挥官。侍大将因全军规模和人数,而让每个分队的组织兵力有所不同。大部分情况下是在一个侍大将的统御下,将整个队伍的旗帜符号统一,甚至在很多时候连队伍内的盔甲颜色也要统一。像是关东后北条的“五色赤备”就是利用赤,白,青,黄,黑五支部队分别由五位大将担任指挥。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使用统一旗帜符号也是一种领导方式,所以这种举措也被视为侍大将权力的一部分。比如在三河国的德川家康就分别指定在东三河的指挥者为酒井忠次,西三河的指挥者为石川家成(之后改名为石川数正,再后来背叛家康加入了秀吉集团)。酒井忠次留守在吉田城组织东三河的军团,石川家成则待在冈崎城组织西三河军团。

因此侍大将不再是战时临时职务,而是转变为常设职务,当然也有在战时特别指定的大将存在,像是令人钦佩的先锋部队中的“先手大将”等职称,就是个实例。

虽位阶低于侍大将,但却是军团编制中枢的职称,有:足轻大将,弓大将,枪大将......足轻大将为指挥足轻队的大将,弓大将为弓矢部队的大将,枪大将则为枪队大将。

武田信玄军团则是足轻大将职称最为出名的例子。根据《甲阳军鉴》收录的“武田法性院信玄公御代总人数之事”文中记载,可得知信玄拥有13名足轻大将,其中有一个名为“武藤喜兵卫昌幸”,指挥15人的骑兵队和30人足轻队

。而这个武藤昌幸据考证就是真田昌幸,担任足轻大将一职。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奉行,武者奉行,小荷驮奉行:

战国时代的职称划分很细,且制定了奉行人的分工体系,在当时的古文书,古记录等资料中,也都经常看到普请奉行,寺社奉行,检地奉行,船奉行,公方奉行,藏奉行等奉行职称,而在对战关系上也有出现好几种奉行职称。

对战关系中,位居于最高层的奉行称为“军奉行”,据《武家名目抄》有关军奉行一职的解说,有提到其由来,但由于《武家名目抄》的解说是以源平之争时期为主,所以在军奉行的解读上有很大水分。有关这部分值得注意的就是越前国战国大名朝仓义景所制定的“朝仓孝景条规”(即著名的“朝仓敏景十七条规”)。其中朝仓孝景有提到军奉行保管团扇的叙述。团扇代表军事指挥权,所以是总大将才持有的物品,不过却交由军奉行负责保管,由此可见,军奉行一职是近似总大将级别的职务由于是非常重要的职称,所以一般也由侍大将级别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军奉行。

另外还有与军奉行类似的职称存在,据《武家名目抄》记载:“大部分武者奉行为仅次于军奉行之职,其职务也相似于军奉行。”所以军奉行之下,也有众多类似职称。不过就战国大名的武者奉行而言,实际上大多数军奉行的职务内容几乎相同。也就是说有时会出现以武者奉行取代军奉行的情况。因此,如设有军奉行一职,就不会有武者奉行。反之,若设有武者奉行一职,就不会有军奉行。两者属于相同系统和层面。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武田氏与后北条氏倒是设有武者奉行一职,根据《甲阳军鉴》文中说明表示:“武者奉行为提供御大将弓箭射击建言之人。”可见武者奉行并非直接指挥军队,而是负责为大将提供建议的参谋人员。有关这部分需要特别说明,还是以此前的朝仓孝景为例。团扇被视为指挥军队的象征,而当时拥有指挥权的人为军师,其作战相关事务提供大将意见的就是军奉行,也就是等同所谓的武者奉行。

此外,其他军事部门的奉行职,有时也还会设置旗奉行,弓奉行以及枪奉行......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化和长期化,战时的兵粮,弹药等输送工作比重也日渐增加,所以在战国时代军队中,就必须要有能够统一指挥,合理协调辎重后勤运输的奉行人员,这就是所谓的“小荷驮奉行”。小荷驮奉行即兵站的实际管理人,比如丰臣秀吉的家臣石田三成和长束正家就长期担任过丰臣家的小荷驮奉行一职。虽然说作战是指以力量直接碰撞一较高下的情况,但要营造出能够让士兵和将领充分发挥能力的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小荷驮奉行是在作战背后身负重任的角色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军目付,使番,马迴

“军目付”一职为作战时监督己方将领和士兵行为的人,其职责在于注意在战斗期间,部队中是否有人怠慢松懈,开小差以及违反军令等。要时刻注意军队中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有些战国大名则是把军目付一职称为“军监”,意指“监督军阵者”,而蒲生家则是称这些人为“大横目”。军目付除了监督众人外,还要在战斗结束后负责记录战功。在作战获胜后进行论功行赏,也就是会根据战功获得增加俸禄或领地等形式的奖励,这时获得战功的人会主动告知在“何时何地立下何种战功”,并由军目付做的记录来进行分辨真伪。此外还有另一个特殊案例,就是在要部署敌方反叛而加入的部将时,也会任命了解底细的人为军目付一职。

接着是使番众,使番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在作战前和战斗期间拜访还未答应加入己方的敌对势力人物,将总大将或军师的书信交给对方,并要想办法尽快说服对方反叛人物。在作战期间,能在未开战前就让对方愿意屈服,就是减少牺牲的最佳办法。

因此就算是在对战时,若发现敌军疑似有谋反人士出现,也要积极进行策反工作,这就是使番的最大任务。二是在作战时利用钟声,太鼓以及法螺贝等来传达命令,再透过指挥或是手旗信号,呈现出视觉上的传达方式,而使番工作便是在对战进行时,负责来传达队伍之间或总大将下达给各队的命令。武田氏的使番便是以使用“蜈蚣旗帜”而出名,德川氏的使番则使用“五字旗”。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旗本,即大名将军团编制记录于“布阵书”上。从文中内容可知在布阵时,总大将是被直臣团所包围的情景。由于总大将身边会出现军队象征的旗帜,加上旗帜又是以“本”为计算方式,所以称之为“旗本”。不过在战国时代,大多数会称“直臣团”或“马迴”,指围绕在总大将马匹周围的坚固武士团,但也会因为战国大名的习惯不同,而称为“近习”或“近习众”。

最有名的马迴众就是织田信长手下的“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驻守在信长本阵周围的直臣团,分别以红色和黑色盔甲作为标志。而名将前田利家便是在织田信长的“赤母衣众”中供职,佐佐成政,河尻秀隆等则是从“黑母衣众”中脱颖而出的大名。

至于丰臣秀吉的马迴众则身着黄色盔甲,所以被称为“黄母衣众”,“战国第一兵”真田幸村曾经就在“黄母衣众”中任职。到了德川家康的时代,不再使用“马迴”的职称,改为“旗本”。旗本队伍中,又以“旗本先手役”的神原康政,本多忠胜,鸟居元忠等人所在军团最有名,他们不单单只是家康的亲卫队,而且还是家康军团中最强的武士,由此不难看出直臣团职务的稍许改变。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永禄末年(1570年)德川家康家臣团

西三河(冈崎)旗头:石川家成

  • 松平一族:松平亲乘(大给),松平直胜(佐佐木),松平信一(藤井),松平重吉(能儿),松平家忠(吉良东条)
  • 城持众:酒井正亲(西尾)
  • 家康直臣:内藤加长,平岩亲吉,酒井忠利,岛田平藏,铃木信爱,铃木喜三郎

东三河(吉田)旗头:酒井忠次

  • 松平一族:松平忠正(樱井),松平亲俊(福釜),松平伊忠(深沟),松平清善(竹谷),松平家忠(形原),松平康忠(长泽),松平景忠(五井)
  • 城持众:本多广孝(田原)
  • 国众:鹈殿康孝,牧野康成,菅沼定盈,菅沼贞通,西乡正胜,奥平贞能,设乐贞通,户田忠重

旗本:

  • 旗本先手役:神原康政,本多忠胜,大久保忠世,鸟居元忠,植村家存,大须贺康高
  • 马迴众
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阵职称和职务是如何划分的?

以上就是德川家康在永禄末年旗本众的构成,从中也可窥探直臣团的一些基本职能和主要人物。战国时代,各大名无论实力如何,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直臣团,所有的直臣团和旗本众大同小异。而在一支军队里,还有很多各色各样担任不同任务的辅助作战人员,所有人都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不可或缺力量,有时候甚至能影响战局走势。

文|南書房|外国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書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