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整个NBA球队老板们都不想要的球队,如今成了香饽饽


近2年夏天整个NBA球市大增长,很多资本家都在纷纷入手想要买下一支NBA球队作为投资。但是想想7年前,整个情况还截然不同。

7年前,整个NBA球市都是处于慌乱之中,停摆危机就在当时所有老板的眼前,很多NBA老板纷纷露出想要卖掉球队的意愿。但是如今的市场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售他手中的球队。这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这五年的经验对于如今的联盟主席亚当萧华来说,未来又会有多少危机等着他去亲自跳过。

在2010和2011年,一共有6支NBA球队老板易主。而自从那以后到今天,一共只有6支球队变更了球队老板。这合起来的12支队伍代表了联盟百分之四十的实力,所以这件事儿值得好好说道。而且当下的联盟就是非常稳定的存在?还是说有其他的因素在主导这个联盟?

7年前,整个NBA球队老板们都不想要的球队,如今成了香饽饽

解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2010年和2011年有这么多球队出售?

第一个原因,那一年全球在遭遇经融危机。虽然这个理由看起来是多么得离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经济如果出现危机,美国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自然也会遭遇最大的影响。很多球队老板在这一年纷纷出手转让球队,很多都是因为在其他投资领域亏了不少钱,没法投入更多的钱去建设球队,在对其影响最低同时还可以出手获得不错的回报挽救自己主营的领域的时候,综合考量之下选择了出手球队。

但是也不是所有球队都是这个原因,比如底特律和华盛顿奇才这两支球队的老板售卖球队的原因就不一样了。这两个球队的老板年事已高,随时可能终老。为了评估自己的财产,他们的妻子纷纷帮他们把球队卖掉了。而接手的老板们则是赚大了,比如接手底特律活塞的汤姆戈尔斯,在2011年就以3亿250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了底特律,这笔钱在今天看来无异于在抢劫。另外一位老板泰德也是拿到了奇才的经营权。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们的老板觉得自己的球队一直都是一支弱队,没有机会去挣大钱,对于掌控球队不再有任何兴趣。奇才老板卖出奇才仅仅报价4亿5000万美金,而76人更是以一个更低的价格转手。

说真的,在2011年,几支球队被一个低估的价格进行了转让。

7年前,整个NBA球队老板们都不想要的球队,如今成了香饽饽

随后2011年就发生了停摆。其实不用说,停摆肯定也影响了球队老板之间的交易。

2011年停摆开始到最终结束大概用了16场常规赛比赛的时间,但是这背后老板们的经营风险却与日俱增。当时联盟的财报显示当年一半的球队处于亏损状态,也没有统一的多出来的收入进行分成,大部分球队都处于亏损。在NBA,老板们都知道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比赛,在比赛持续停摆的状态下,老板们开始担心整个赛季都会因此报销,同时又担心自己在谈判桌上要给球员太多工资,双重压力下,最终老板们联合起来在十一月的时候达成了一致,愿意放弃和球员争执的大约3亿美金的合同,赶紧让比赛重新开始。在新合同里,每支球队即使是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时候也是允许破产。绝大多数队伍都应该挣钱才能继续经营。

但是新合同在当时仍然没有解决黄蜂(现在的鹈鹕)的买家问题,直到后来联盟才在当地找到了一个买家愿意买下这支球队。

随后经济刺激来了,新的劳资协议以及新的电视转播合同的介入,所有看起来摇摇欲坠的球队全部都团结在了一起,因为球队老板们都非常清楚,球队要开始挣钱了。

在2013年,克里斯汉森用5亿3500万美金买下国王队,创造了当时最高的NBA购买记录。但是这笔投资如今看起来却继续看涨。因为一年后,雄鹿队的出售价格就上涨到了5亿5000万美金。在球队新老板看来,在当下NBA的球场上甚至是球场外,每一块地板上都是钱。

7年前,整个NBA球队老板们都不想要的球队,如今成了香饽饽

2014年,原来的快船队老板出言不逊辱骂黑人,存在种族歧视,在联盟和老板夫人的调解下,老板夫人最终决定将球队卖给前微软创始人史蒂夫鲍尔默,价格却是惊人的20亿美金!

20亿美金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高出了太多人的预计。当然,我们只看到了鲍尔默为这支球队的投入,却没有想到这笔投资依然值得。

几个月以后,NBA官方就宣布了新的转播合同,每支球队每年可以从电视转播商那里挣得大约8600万美金的合同。考虑到以前只有3000万美金,即使除掉球员接近一半的工资,这里仍然比原来的多出来2800万薪水,而这仅仅是因为签约了新的转播合同,并没有多做一件事儿。

所以如今老板们都在挣着钱,在有了大量曝光的情况,整个联盟的泅渡价值将会越来越高,在未来,任何一支球队的交易出现一笔超级巨大的合同,大家也不必再感到有任何的惊讶。因为NBA自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业联盟,在这里,商业和经济体育的结合,值得很多体育组织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