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開頭就可以直接告訴你答案:因為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借錢是一件非常單純的事情。而對於美國經濟來說,借錢是一件完全不單純的事情。一大群不相干的美國人,通過別人借錢這樣一件本來很單純的事情,發了財,而他們本身既不是借出錢的債主、也不是幫債主和借債人牽線搭橋的中介。別人借錢,他們怎麼就發財了呢?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先從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事情開始談起。

對於我們普通人,尤其是東方世界的炎黃子孫,在傳統觀念裡就有一種“借錢不好”、“無債一身輕”之類的觀念。我們暫且不去思考,這樣的觀念是不是老祖宗在無數次試錯之後總結出來的深刻教訓,而植入我們文化中的一種底層源代碼。

當現代市場經濟在東方世界被廣泛接受之後,我們普通人對待“借錢”的觀念才慢慢有所改變,尤其是越年輕的人越容易接受“借錢”這件事情。比如很多年前非常流行的一個段子:一箇中國老太太存了五十年的錢,終於買上了自己的房子;而一個美國老太太年輕時貸款買上自己的房子,還了五十年房貸終於還清了。

那麼,我們大多數人是怎麼借錢的?為什麼開頭說,借錢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單純的事情?這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遇到一件需要花錢的事情,為了應對這個不得不支付的錢數的缺口,才去借錢。比如買房、買車,比如某些年輕人買奢侈品,比如企業老闆暫時週轉困難,需要一點資金,等等。

以上內容可能不需要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都能夠輕鬆理解,畢竟這應該屬於生活常識了。美國人借錢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實際上,美國人也是這樣借錢的。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能理解呢?因為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的是之後發生的事情。

當我們需要花錢但手頭不夠的時候,我們去借錢。如果找非常相熟的人去借,可能就是口頭上約定一下,比如借一萬塊錢,下個月月底還。這個過程,表面上看沒有任何手續,事實上,借貸雙方都在自己的腦子裡儲存了一個“手續”:借錢的人在腦子裡“安裝”了一張借條;出借人也在腦子裡“安裝”了一張借條。之所以不需要任何手續,是因為相信彼此,專業一點講,就是“信用”。信用卡的名稱就是這個道理來的。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如果是兩個不相熟的人,或者兩個機構,那就非常簡單明瞭:寫借條,規定借錢的數額、利息、還款時間、抵押物、萬一還不出的懲罰措施、以及其他約定。兩個人簽字也好、按手印也罷,這個過程非常簡單和單純。

因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以不相熟的人打借條借錢的行為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萬一還不出錢來,債主是可以申請公家強制執行的,也就是公家出面幫債主拿回自己借出去的錢。因此,借條不單單成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正是文件,還成為了一個具有收益性的資產。

但是,如果借錢的人實在還不出錢了,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情況下,怎麼辦?那麼債主只能自認倒黴,公家也幫不了你。

因此,正是由於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債主想了一個辦法,找律師擬了一份合同,規定:我願意在一定期限內,定期支付一筆“保護費”,誰收了我這筆“保護費”,誰就承擔替我收債的義務。

如果上面那張借條到期的時候,債主收不回錢,那麼收到“保護費”的人就必須替借錢的人歸還本金和利息給債主。但是如果債主連本帶利把錢收回來了,“保護費”就不用退給債主了。

有點現代經濟常識的人都能一眼認出來,上面這個行為就叫做“保險”,上面說的那個“保護費”,就是保險的保費。

到了這一步,大家可能還好理解。下一步,就是進入越來越精彩的世界了。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有數學好的人(簡稱“數學家”吧)一眼就看出,上面那個債主找律師擬的合同,分明是個穩賺不虧的交易。數學家通過計算,發現借錢的那個人信用非常好,賴賬不還或者沒錢還的概率比中彩票還小。因此,他非常開心地和債主簽了那份“保護費”合同,坐等債主按期打錢給自己。

這個數學家接下來可以做兩個選擇(甚至更多,我們主要談兩個):選擇一,也請律師擬一份類似的合同,規定自己也給“下一個人”支付“保護費”,如果中彩票的幾率發生了,也就是借錢人賴賬不還導致數學家要連本帶利付錢給債主,那麼籤這份合同的“下一個人”,就要替自己把錢還給債主。

這相當於數學家將原債主請律師寫合同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複製了一遍。只要數學家能夠從原債主那裡收到的“保護費”大於他要支付給“下一個人”的“保護費”,那就賺了。而且是無風險地躺著賺錢。

那麼數學家不是可以有兩個選擇嗎?選擇二就是:他突然發現外面有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需要不小的一筆錢,而他一時半會兒湊不出來。這個時候,他靈機一動,發現自己手上不是還有剛籤的這份合同嗎!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這份合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會定期從原債主那裡收到一筆錢,持續地收,直到合同規定的到期日。那麼,把合同裡規定的這筆錢加一下,總額是多少呢?數學好的優勢就是算賬能力強啊,他一算髮現這筆錢加起來絕對能夠滿足眼下的這個投資機會。

於是,他就去找了另一個金融家,說我把這個合同抵押給你,找你借筆錢。我要是沒辦法還錢給你,那份合同裡的“保護費”你定期收著就行了。那個金融家馬上召集小弟們,給我算!算這個合同是不是真的值錢,值多少錢。結果金融家那個團隊發現,這個合同真的值錢,借錢給這個數學好的人沒問題。

就這樣,金融家和數學家簽了“新借條”,然後把合同鎖在自己保險櫃裡,把錢借給了那個數學家。而數學家拿著這筆借來的錢,幹他自己的事兒去了。

這個編出來的故事,講到這裡其實已經有點複雜了。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開頭那個借錢的人真的還不出錢來,會發生什麼?首先,借錢的人,如果不是卷錢跑了、躲在瑞士哪個山洞裡面,那麼他肯定是破產了。然後,債主表面上是很安全的,因為他有一份“保險合同”,那個數學家必須按照合同賠錢給他。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如果數學家做了第一個選擇,就是也擬了一份合同找到了他的“下家”,那麼最終就是債主找數學家、數學家找“下家”,他們像一個追債鏈條一樣。

思路活的人一定在前面就已經想到了:只要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下家”可以繼續有“下家的下家”,甚至可以繼續下去。如果,“終極下家”實力超級雄厚,還錢完全沒問題,那麼整個鏈條就安全了,只要一路往前還到最開始的債主就行了。

但是,如果“終極下家”因為種種原因還不出這筆錢,那麼 “終極下家”破產。然後一路往上傳遞,誰還不出誰就破產,直到有個實力雄厚的大佬接住了,把錢還上了,那麼這個大佬及其前面所有“上家”都安全了。

假如,這個鏈條上的所有人的財務狀況都比較脆弱,都還不出原始借錢人的本息,那麼這個鏈條上的所有人,就全部破產。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上面說的這些“假如”,到底有多大的概率發生呢?

當經濟好的時候、或者這個社會像東方世界一樣保守,儲蓄率相當高,大家都有存錢應付各種突發狀況的習慣,那麼,上面所說的鏈條,全軍覆沒的機會是非常小的。很可能沒有一個“下家”會破產。

但是,如果經濟不好、大家手頭都緊;或者,大家都熱衷及時行樂、完全沒有儲蓄,那麼上面那個鏈條隨便斷一環,那麼從這一環開始的所有“上家”就全部完蛋。完蛋的意思,就是金融危機,甚至是經濟危機,甚至的甚至,是大蕭條。

讀到這裡的人千萬別暈啊!這才勉強說完了選擇一呢。

如果是選擇二呢?數學家看到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打了一張“新借條”,把他的“保護費”合同抵押給了一個金融家,借出了一筆大錢,去投資了。

什麼是真正的金融家?如果只是坐在辦公室裡等著那個數學家按期給自己還錢,那這個金融家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對於真正的金融家,他會拿出剛剛兩人籤的“新借條”,以“新借條”上規定的收益為標的,找他的律師來擬“新合同”,然後找人來和他籤“新合同”。

有人會問,那麼“新合同”是什麼呢?親,“新合同”可能是上面說的那些打引號的“合同”、“借條”裡的任何一種啊!只要有利差,這個創造“新合同的新合同”的過程,就可以無限進行下去!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無限創造“新合同”的過程,就是所謂的金融創新。有太多的動機在推動這個無限金融創新的過程。比如,最開始的原債主,他找律師擬合同的動機,可能僅僅只是單純的想“保險”。但是,律師不一樣啊。

如果律師服務的對象遇到借錢給陌生人的事情,他會慫恿對方擬“保護費”合同,美其名曰“對沖風險”。而實際上,律師的動機僅僅只是為了賺律師費,因為律師的收費是小時計算的,至少在美國金融界是這樣的。

當“保護費”合同新鮮出爐以後,一幫投資銀行家必然會出現,也可能他們早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投資銀行家是幹嘛的?本質上,投資銀行家就是個金融中介,給借錢人和債主牽線搭橋的。

之所以投資銀行家在我們目前的社會里,收入和地位都非常高,根本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運作的資源太大。所以他們的能量大。但是請注意:投資銀行家的本質是個金融中介,他們既不是種地的,也不是工廠搞生產的。因此,他們的收入完全建立在“有活兒幹”的基礎上。怎麼才能“有活兒幹”?

原本,這個世界上並不缺投資銀行家乾的活兒,畢竟那麼多企業要發展壯大就需要融資。投資銀行家幫助這些企業發行債券、股票上市、策劃併購等工作,既光鮮體面、又利潤豐厚。

但是,人性的貪婪促使這幫投資銀行家希望賺到更多的錢,而市面上就這麼多企業要融資,大家把生意瓜分完了之後,沒活兒了,怎麼辦?發明活兒啊!

於是,投資銀行家就在前面說的那個律師擬的“保護費”合同的基礎上,發明所謂的“投資產品”,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新合同”、“新借條”、“新合同的新合同”。

只要一筆“合同”上規定的收益,還能擠出一點利差,那麼投資銀行家和律師就能合起夥兒來往下繼續發明“新合同”,每一個“新合同”就是一個投資產品。整個過程美其名曰“金融創新”。因此,這就是新聞報道里說的,在一個基礎標的上,疊加了很多層金融創新產品。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截至這裡,我們必須客觀地講,這個金融創新還是一箇中性詞。它談不上什麼褒義,也沒有貶義。因為它的本質和我們建房子類似:一層一層地中規中矩地往上建,大家見過的高樓大廈多得去了,建高樓有錯嗎!

但是,以美國人為代表的金融家們,在金融領域建造高樓大廈的時候,做了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加槓桿。加槓桿的意思,不理解的人可以把它想象成:建高樓的時候,二樓建得比一樓的面積還要大,甚至大很多;然後往上,一層比一層的面積更大,最終形成一個類似倒金字塔的樣子。

如果是一個正常人,看到這種形態的東西,一定覺得它肯定站不穩,稍微碰一下就要倒。但是,貪婪和“不知道內情”(我不好意思說成“無知”)的人,會認為這是偉大的金融創新,美國金融行業真正強大的地方!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曾經,挺多年前,我們的學者和金融業界也是滿臉敬仰的表情羨慕美國銀行業所謂的“存貸差收益僅佔總收入的15%以下”,也就是說金融創新產品的收益佔到美國銀行業總收入的85%以上。

這種擊鼓傳花,而且是“花”越傳越大的遊戲,越往後必然越累啊!因此,當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美國金融家們發明了很多他們自己都不理解的金融衍生品”。

其實並不是美國金融家們不理解他們發明的東西,而是金融創新一層套一層,套到最後絕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他們的投資標的是什麼了。

次貸危機引發的連鎖金融暴雷,底層標的(也就是金融創新高樓大廈的第一層)是什麼?今天,只要關心經濟新聞的人應該都能說得出來:當年美國金融機構借錢給那些很可能還不起貸款的人去買房子。所謂的次貸,就是質量次的貸款,也就是貸給很可能還不起錢的人的那些貸款。

今天的美國經濟的底層標的是什麼?就是美國人的消費。而今天美國金融創新的底層標的是什麼?就是美國人的消費貸、車貸、房貸等等。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大多數人對美國經濟的理解,有的可能印象是股市,畢竟美國這些年股市漲飛了,又跌瘋了;有的可能覺得是一架大飛機拿出去換回幾億件襯衫;還有的可能理解為以芯片和製藥為代表的高科技專利收割全世界的財富;再或者可能想象成賣軍火發大財。

其實,哪怕把股票也算在裡面,這些都應該算是美國經濟的“實體”。但是這些“實體”其實根本不是經濟的大頭,它們加起來只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GDP)的不到40%。美國GDP超過60%是美國老百姓的消費創造的。換句話說,美國經濟大部分就是建立在美國人花錢的基礎上,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富創造”(比如生產民航飛機、提供專利授權這種)的基礎上的。

因此,從權重的角度來看,一旦美國人的消費受到影響,那麼對經濟的影響會非常大。進而傳遞到就業問題上,也就是增加失業。而眾所周知,絕大部分美國人沒有存錢的概念,也許是生活開支太大,也許是及時行樂的思想作祟,反正失業了他們就沒錢花了。

而美國金融創新的底層標的是美國人的消費貸、車貸、房貸,一旦美國人因為失業沒收入,導致這些錢還不上,會發生什麼?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推導吧。

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理解美國經濟與它的深層問題

其實,美國金融創新給我們的啟發還是相當巨大的,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老祖宗五千年前就想透了的兩個字:平衡。

金融如果沒有創新,那麼歸根結底的後果,就是社會資源利用不充分、經濟潛力沒有發揮到最大。大家稍微想一想,如果一開始說的那個故事,只有一層,或者兩層,會是什麼樣子:甲去找乙借錢,寫了借條,拿錢走人,然後按期還錢。這就是一層。

兩層的意思就是,甲乙借錢,手續辦完之後,乙找丙投保,避免承受因為甲破產而還不上的損失。

如果僅此而已,金融的發展肯定談不上發達,而市面上就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投資理財產品可以賣了。大家掙了錢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投資渠道。而金融業怎麼說也是個吸納就業的行業,比如銀行裡那麼多給人辦信用卡的。

但是這個事情一旦開了頭就有點收不住的感覺,當你啟動第三層的時候,也就是啟動了一個無限層的趨勢:乙找丙去投保,而保單本身不就是下一層金融創新的標的嘛!也就是我們之前用的一個便於理解的詞彙“新合同”。循環下去的話,不就是“新合同”繼續創造“新合同的新合同”的過程嘛!

而最終,金融創新的逐利本性會創造過多的層級,從而創造了超過合理範圍的風險。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平衡的力量:監管機制。自由資本主義天然就缺這一塊,沒有監管的平衡,去限制金融創新的無限堆高,進而無限推高風險水平。當然,自由資本主義可能不是缺這個平衡機制,而是痛恨這個機制。

這,就是大多數人無法真正理解美國經濟及其底層問題的原因: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去借錢,但是從沒有想過,借完錢之後的事情,可以搞得這麼複雜。

相關閱讀:

普通人為什麼不適合去做“專業房產投資”?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美國目前的社會經濟形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