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斷糧”WHO,暴露了美元的虛弱和長臂的無力

美國“斷糧”WHO,暴露了美元的虛弱和長臂的無力

美國當地時間4月14日下午,是新冠狀病毒疫情在美國蔓延進入到一個“歷史節點”的時刻。18點左右,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佈最新數據,顯示全美確診病例突破了60萬大關,如果說這個數字是當天疫情發展曲線推演的必然結果,那麼一個小時之後,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官宣暫停資助世界衛生組織,還是稍微讓人感到有些詫異。

以近乎“經濟制裁”的方式把疫情防控不利的鍋甩給世衛組織(以下簡稱WHO),特朗普的這個操作帶有某種程度的“反差萌”:他號稱自己年薪1美元,卻要給年薪17.2萬美元的世衛總幹事割席斷供。然而現實地看,他這個表態,依然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底氣”的。

首先,美國是WHO的最大資金來源國,但同時又拖欠了近2億美元的會費;其次,WHO官方數據顯示,美國需要向WHO交納的“評定會費”(assessed contribution)佔到各成員國總量的22%,幾乎是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中國、日本、德國三國的總和。也許特朗普有理由說,拖欠的會費和美國的預算年排期有衝突,而且已經向WHO交納了一部分按美元評定的會費,但無論如何,美國拖欠的這部分WHO款項,佔到了總會員國拖欠額度的70%左右。

特朗普指責WHO對美國分享信息不夠,但2月份他在幹什麼呢?美國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繪製了他的2月份日程表:在家睡覺,打高爾夫,舉辦各種選舉籌款酒宴,組織“讓美國再次偉大”選民集會……

債主與債戶的“主奴辯證法”,再加上美國本來就是WHO最大金主這樣一個事實,讓特朗普可以適時地見機行事,向譚德塞叫板,甩鍋附帶示威。不妨開啟特朗普式的商人算計模式:美國向WHO的人均資金貢獻度是中國的幾乎12倍,那麼WHO每向中國分享一條信息,就應該對等給美國12條,但“WHO沒有向美國及時分享疫情信息,沒有及時提供防疫政策建議”,那麼這一個月多以來一直和WHO齟齬不斷的白宮,宣佈把隔空嘴炮升級為實質性斷糧,對“懂王”特朗普來說,貌似很合情合理。

WHO的錢都是哪裡來的

在此有必要稍微闡述一下WHO的經費構成。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和兒童基金會等其他組織一樣,WHO按照會員國的財富和人口狀況計算評定會費,而且是每兩年核定一次預算,重新計算每個國家應繳的評定會費。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在這一項經費貢獻上一直獨佔鰲頭,兢兢業業地奉獻總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的評定會費,而我國由於國力的上升,按照最新一次WHO雙財年的評定,佔比首次超過了10%。而且筆者需要再著重說一句,美國在聯合國很多下屬機構下面經常以“老賴”的面目出現,拖欠會費是常事,但是在特朗普當政之前,給WHO掏錢倒是一貫爽快。作為WHO的主要組建倡議者,美國一直把WHO當做彰顯自己醫學衛生科學之昌盛,為全人類健康謀福利的一塊金字招牌,經常拖欠會費的其實是非洲一些比較窮的國家,如中非、乍得、岡比亞和一些經常鬧內亂的中東各國。

WHO的經費來源,最值得研究的其實並非評定會費這一項,而是另外的捐款(donation),因為這一部分數額彈性大,來源廣,敏感度高。捐款額度超過評定會費的其實不止美國一家,還有日本、德國等等,但後者這一部分是前者三倍多的,美國獨此一家。上一個雙財年,美國各種基金會和民間組織給WHO的捐款就達到了7億2千萬美元,其他四常國家再加上日本,在這個款項上也只能勉強達到美國的一半,所以我們不得不歎服美國民間向國際端的物質性輸出能力。

如果我們把評定會費和捐款這兩項拿出來做一個曲線圖,就會發現雖然兩者近些年都水漲船高,但佔比在過去20年卻發生了重大變化。2001財年,評定會費佔到了WHO資金來源總額的接近60%,而到今天,這個數字卻變成了23%,這意味著總的捐獻佔比幾乎翻了一倍(從40%升到了78%)。以筆者愚見,這是私人資本全球化在過去20年來自我提升和強化的突出表徵之一,但限於主題和篇幅,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

WHO內部“美元霸權”的鬆動

在查閱WHO評定會費規則的時候,有一項表述極為值得注意:

如會員國年評定會費總額為20萬美元或更多,則會費一半按美元評定,一半按瑞士法郎評定。如會員國年評定會費總額低於20萬美元,會費應全部按美元評定。

WHO的預算按照美國和瑞士法郎進行雙貨幣結算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始於2014-2015雙財年,之前則完全按美元結算。這個做法,主要針對的是WHO收入和支出貨幣不匹配的問題,此現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愈演愈烈,最終倒逼WHO在2014不得不重新審計,進行財務改革。

WHO的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長期以來工作人員的吃穿住行,以及總部的硬件翻新都需要以瑞士法郎結算(比如2006年正式啟用的總部大樓造價為6600萬瑞士法郎),但不斷增加的額外預算主要來自捐款這一項,美國又是捐款大戶,這導致貨幣不平衡增加,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波動直接決定了WHO錢袋子實質上是鼓還是癟的。2013年,WHO總的財政支出相當於12億美元等值的瑞士法郎,但總的會費卻只有9.49億美元,剩下的捐款則主要靠美元結算。

但美元的購買力在過去20年呈不斷下降趨勢,至WHO財政改革之前,美元購買力縮水了35%左右。筆者以淺薄的經濟學知識勉強作如下類比:原來日內瓦的一個雞蛋一塊錢,WHO職員的工資十年漲了150%,大家拿著同樣的津貼高高興興準備去買1.5個雞蛋的時候,卻發現雞蛋的價格漲到了兩塊錢一個,這樣,要買一個雞蛋不得不再自掏腰包補一部分差價。嚴峻的貨幣風險形勢下, 曾經讓WHO一度決定完全拋棄美元,直接改用100%的瑞士法郎結算,這麼搞的話,支出不平衡會被完全抹掉,也就不用考慮因為美元和瑞士法郎匯率的劇烈變化而導致的可能重新結算的窘境。

完全以瑞士法郎結算的草案出臺後,歐洲各國尤其是歐元區國家拍手稱快(事實上,草案背後的監督諮詢委員會的主要推手很多都來自英法德三國),但世衛組織190多個成員國,南美、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把本國的貨幣購買力和美元掛鉤,緊盯美元匯率,所以對該草案群起而攻之。最後表決的結果彩採取了折中方案,是美元和瑞士法郎各佔50%,這種匯率風險對沖模式,從2015年開始正式實施直到現在。

總部不在美國的大型非政府跨國組織,WHO曾經是美元的唯一一個“自留地”

而且我們可以注意到,在聯合國下屬的各個組織中,總部不在美國本土的,原本只有WHO預算完全按照美元結算,但美元最終還是丟掉了這一塊原本百分百屬於自己的陣地。

想長臂管轄?WHO有的是“手銬”

觀察者網眾多網友在“特朗普宣佈暫停WHO資金”新聞下面的評論中,不少人都提到了這有可能是美國退出WHO的前兆,這個判斷目前仍為時過早,但也並非完全不合理。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前,雙方就會費問題就打了很長時間嘴仗,為美國的退出埋下了伏筆,以色列問題不過當時的直接導火索。

這個伏筆同樣出現在美國與WHO的關係上,我們注意到,早在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國大規模蔓延之前,特朗普就已經宣佈準備在下一個WHO雙財年下大幅度削減評定會費,準備從上一年度的1.23億美元銳減至5800萬美元,當時就遭到了全美醫生協會(AMA)的嚴厲譴責。

而且不少政論家早已經指出,削減WHO評定會費,是特朗普“美國優先”策略下的“國際道義邊界收縮”的重現。特朗普執政團隊已經意識到,美國在WHO的話語權逐年被稀釋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同,WHO並沒有採用加權投票制,而是成員國一人一票,且不單獨對某些大國設特別否決權;而且從組織架構上,WHO奉行的是比較典型的超主權形態組織的三級行政體制,總部、區域代表處和國家代表處有點類似周天子的“分封制”,而非“編戶齊民”一通到底的郡縣制,總部和區域辦事處都有行政負責人,某種意義上,總幹事最多隻能算幾大區域辦事處主任名義上的領導,因為區域負責人是按照地理劃分下的某板塊的幾個國家選舉產生的。

這種組織體系強調了醫療資源分配的平衡性,犧牲的是跨區域的協同性和互動感,相應地,也就徹底斬斷了美國實施長臂管轄的邪念。

在克林頓和小布什時代,美國尚猶如詩禮簪纓世家下的闊公子,珠履盈門笙歌逾牆,有著雄厚的家底對WHO的條條框框表示不屑,但時過境遷,公子哥一擲千金的豪氣已成過眼雲煙,特朗普和他治下的操觚弄翰之輩,對WHO及其總幹事譚德塞獨斷式的抨擊指責,只能透著滿滿的市儈氣息,純粹把自己當成了WHO的“消費者”:我花了全家桶的錢,怎麼只給了我一個雞翅?

餘論:桀犬吠堯,錯不在犬,而在桀

當年北美H1N1流感肆虐之時,WHO一度有將其定義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想法,但白宮操弄政治大棒,強行按下WHO的頸項逼其就範,在豬流感問題上混了過去;而這次,特朗普執政團隊反過來指責WHO對新冠病毒疫情在北美的發展缺乏前瞻和足夠的預警,此一時彼一時,但桀之犬總會只認主人,不分善惡是非。

按照WHO《組織法》,拖欠會費是會被剝奪表決權的,但白宮顯然已經不在乎這項已經讓他們感到有些屈辱的權利。曾幾何時,WHO是“山巔之國”宣示其為人類健康福祉而奮鬥的情懷播種機,也是其深耕科研反哺政治道義的培養皿,但令人唏噓的是,今日的特朗普政府已經無顏面對因疫情防控不利,而造成的本不該有的紐約大量的裹屍袋和埋屍坑,悍然宣佈對WHO“斷糧”,親手砍倒了當年辛勤灌溉的初心之樹。

比爾蓋茨在社交媒體上發聲:“WHO的工作就是減緩新冠肺炎的傳播速度,如果這項工作被停止,那就沒有其他組織能頂上了。現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WHO。”

削砍國際組織預算,接連“退群”,這套程序雖然對特朗普來說已經輕車熟路了,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WHO的美援大頭是來自各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的捐款,單單一個鉅富比爾蓋茨每個雙財年向WHO捐的款項,就比整個美國的評定基金還要多一億美元左右。幾十年以來,比爾蓋茨的疏財仗義並沒有讓針對他的“打破醫學科研平衡”的指責消聲,反而“妨害學術中立”的帽子越戴越大,這一次特朗普在上面已經打了招呼要“斷糧”,如果比爾蓋茨繼續給WHO“供糧”,豈不是有資敵之嫌?

WHO與特朗普的這場連續劇的續集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 潘攻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