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創刊40週年|諸多報道串起40載難以磨滅法治記憶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斌

時光荏苒,初心不改。

根據彭真同志關於“政法戰線要辦一張報紙”的指示精神創辦的《法治日報》,40年來始終牢記這一職責使命,將自己定位為政法戰線的戰鬥員、宣傳員,主動發聲、及時發聲,敢於發聲、善於發聲,為政法改革鼓勁,為司法公正喝彩,謳歌先進典型,解密中國之治,為推動政法工作邁上新臺階而不懈努力。

法治日報創刊40週年|諸多報道串起40載難以磨滅法治記憶

宣傳平安建設 解密中國之治

上世紀80年代,撥亂反正的中國面臨嚴峻社會治安問題的挑戰。沒有好的社會治安,改革發展的航船就不可能平穩前行。

1981年5月,中央政法委召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五大城市治安工作座談會。同年6月,中共中央轉發此次會議紀要的通知,正式明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方針。

40年來,《法治日報》始終將宣傳報道“中國之治”為己任。從黨的十四大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社會長期穩定”寫入黨章,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關於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從設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到成立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從建設推廣“平安城市”信息化工程到創新發展市域社會治理,《法治日報》時刻關注、準確把握“中國之治”的時代內涵,及時推出《解決社會治安問題的“中國之路”》《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助力“中國之治”平安建設邁上新臺階》等一系列重磅文章。

與此同時,《法治日報》記者深入基層一線,積極宣傳各地的探索實踐。從上世紀80年代推出“威海經驗”到20世紀初推廣“南通樣板”,再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都貢獻了一份力量。特別是在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週年,習近平同志提出大力推廣、不斷創新“楓橋經驗”15週年之際,《法治日報》在一版開闢“新時代‘楓橋經驗’新亮點”“‘楓橋經驗’在全國”“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創新實踐亮點展現”等系列專欄,刊發通訊稿件80多篇,解碼新時代“楓橋經驗”,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如今,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中國之治”在《法治日報》記者筆下更為生動、直觀,和諧平安的畫面更加熠熠生輝。

緊盯政法改革 維護司法權威

2001年9月14日,中國大陸庭審第一槌在福建廈門思明區法院敲響。響亮的法槌聲從一個側面反映司法文明的進步,也化成催動司法體制改革的隆隆鼓聲。

多年來,類似這樣的我國司法史上的首次不斷見諸《法治日報》。《法治日報》始終緊盯司法體制改革進展,既關注頂層設計,從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推進司法改革任務,到黨的十八大繪就一張多達129項任務的司法體制改革藍圖,再到黨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也關注地方創新實踐,從甘肅定西法院首創訴前司法確認機制,到江蘇蘇州等地檢察機關探索捕訴合一,從上海、青海等7省市啟動“四項改革”首批試點到全國全面鋪開,均第一時間充分報道。

漸漸泛黃的報紙記錄了《法治日報》記者天南海北一線採訪的足跡,《下放權力壓實責任辦案質效提升 試點地區完善司法責任制讓審者裁判由判者負責》《司法體制改革砥礪前行結碩果》《緊扣時代脈搏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一篇篇有分量的報道見證了政法機關在改革路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

改革是時代最強音。2018年,我國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政法領域機構改革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於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新時代政法領域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法治日報》緊扣時代脈搏,緊追改革步伐,刊發《政法機構“物理合併”產生為民“化學反應”》《最高檢:這一場里程碑式的重塑性變革》等一批深度報道,充分展現了政法領域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推動樹立司法權威。

報道重大案件 彰顯司法公正

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40年來,《法治日報》立足報紙定位,緊盯社會熱點,發揮專業特長,對重大案件報道不缺席、有立場,很多報道成為人們腦海中難以磨滅的法治印記。

1993年8月,長篇通訊《瘋狂莊主 禹作敏罪行錄》在《法治日報》刊發,詳細記錄禹作敏私設公堂、酷刑奪命、對抗執法等一系列罪行,轟動一時。1999年8月,《法治日報》刊文揭露在山西絳縣有“活閻王”之稱的“三盲”(文盲、法盲、流氓)法院副院長姚曉紅的罪惡行徑,引發廣泛關注。此後,姚曉紅被繩之以法。

從報道千島湖事件始末對破壞兩岸關係的圖謀給予有力回擊,到多次赴雲南昆明報道湄公河慘案庭審表明中國司法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從持續關注孫志剛案助推收容遣送制度廢止,到跟進多起熱點案件助力勞動教養制度改革,《法治日報》用一件件生動的案例報道,記錄民主法治的偉大進程。

2013年,薄熙來案審判舉世關注。《法治日報》記者三赴山東濟南旁聽庭審,刊發的《薄熙來案判決:以事實為根據 以法律為準繩》一文,是當時各媒體中唯一對薄熙來案一審判決進行深入解讀的解釋性報道,逐一解答案件涉及的關鍵性法律問題,以法服人,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

近年來,司法機關糾正了一批重大冤錯案,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撤銷原審判決,改判張文中無罪”……《法治日報》記者都在第一時間趕到庭審現場,用筆傳遞最真切的法治聲音,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劍指掃黑除惡 弘揚法治精神

黑惡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破壞社會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多年來,《法治日報》深入報道了遼寧劉湧案、四川劉漢劉維案等一批重大涉黑涉惡案件的辦理,展現政法機關高舉法律利劍剷除黑惡毒瘤的堅強決心。

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正在縱深推進。這是當前政法機關的重大政治任務和中心工作。《法治日報》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緊抓依法辦案這一核心要素,穩妥有序開展宣傳報道,彰顯法治特色,弘揚法治精神,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後,《法治日報》記者立即採訪儲槐植等多位權威法學專家,次日刊發《法治保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走向勝利》一文,同時配發評論員文章《堅決打贏掃黑除惡攻堅戰》,形成組合拳,有力引導社會輿論。

《法治日報》記者多次跟隨中央督導組、全國掃黑辦工作人員到一線督導、暗訪;堅持深入基層、直奔現場,僅雲南孫小果一案就3次赴昆明進行採訪。刊發的《治理“霧霾”澄清網絡空間》《孫小果案再審彰顯法治力量》《案發地群眾重新跳起廣場舞》等一大批稿件,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各地開展“大掃除”、人民群眾熱烈擁護的生動畫面。

今年年初,《法治日報》推出長篇通訊《利劍高懸促整改激濁揚清樹正氣 開展對黃賭毒和黑惡勢力聽之任之、失職失責甚至包庇縱容、充當“保護傘”專項整治紀實》,深入報道專項整治工作進展和掃黑除惡階段性成果,為決戰決勝掃黑除惡吹響號角。

挖掘政法典型 樹立良好形象

政法職業具有高負荷、高對抗、高壓力、高風險的特點,政法隊伍是和平年代奉獻最多、犧牲最大的隊伍。40年來,《法治日報》始終高度重視對政法隊伍先進典型、感人事蹟的深入挖掘和宣傳報道,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地弘揚政法隊伍中的浩然正氣,樹立廣大政法幹警的良好形象。

邱娥國、王玉榮、尚秀雲、任長霞、金桂蘭、王書田、宋魚水、陳燕萍……《法治日報》記者記錄下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走進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被他們真摯的為民情懷、執著的使命擔當、無私的奉獻精神所感動,寫下《嵩山兒女 人民衛士 追記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任長霞》《對副檢察長兩次吐血的調查》等一批傳播廣泛、感人至深的文章。

《法治日報》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深入政法幹警之中,親歷了濟南交警的“鳳凰涅槃”,對其規範化建設以及隊伍作風的轉變給予持續關注,推動濟南交警迅速成為全國公安戰線上的一面旗幟;見證了漳州110的蛻變,對其建立快速出警機制、開啟維護治安與服務群眾並重的先河進行深入報道,助力漳州110模式在全國推廣。還有內蒙古馬背法庭、重慶揹簍檢察官等等,通過《法治日報》記者的筆成為一個個叫得響的政法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法治日報》記者與廣大政法幹警並肩作戰,刊發《捨身忘我堅守到生命最後一刻》《抗疫鐵漢向陽而生》《“神兵”出動守“神山”》等一批重點稿件,熱情謳歌聞令即動、衝鋒在前,不畏艱辛、無私奉獻的新時代政法幹警,傳遞社會正能量。

初心不改,方得始終。回首過去,百感交集;展望未來,豪情滿懷。《法治日報》將堅定不移地做新時代政法工作的記錄者、見證者、推動者。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席鋒宇 張博 嶽錸

法治日報創刊40週年|諸多報道串起40載難以磨滅法治記憶

往期推薦 ◆ ◆

◆經中央政法委員會同意《法制日報》今起更名為《法治日報》

◆四十不惑

◆法報江湖40載,一波海報震撼來襲!

◆法治日報,40歲生日快樂!

◆視頻|我們曾站在《法治日報》的C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