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沒出苗遇連續低溫該怎麼辦?

吉祥三寶367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我家的水稻秧苗剛出頭 有一邊出的非常好很綠 一邊發白是怎麼回回事?玉米生長髮育過程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對土壤的要求及改土 玉米對土壤條件要求並不嚴格,可以在多種土壤上種植。但以土層深。

水稻秧苗播種後35天還會發生立枯病嗎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低、溫差過大、土壤偏鹼、光照不足秧苗細弱、種量過大等因素,田間症狀主要表現為出苗後秧苗枯萎,容易拔斷,莖基部腐爛,有爛梨味,發病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長有赤色黴狀物。 發病時期 秧苗在2~3葉期時胚乳將近耗盡,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氣溫低於12~15℃則生育受阻,抗病性顯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時若遇低溫陰雨最易發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葉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時期。 防治措施 防治立枯病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1、精心選種與曬種。提高催芽技術,防止種子受傷,提高種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適期播種,播種密度不要過大。。

水稻剛栽下去 不紮根 不長高 這是怎麼了

一、立枯病(黃枯病) 在使用調製劑的情況下,發生立枯病主要與播種量有密切的關係。播種量如果每平方米超過300克時,容易得立枯病。早晨未出太陽時檢查苗床,如發現苗床有一塊塊苗雖然沒黃,但沒有水珠時說明已得立枯病,這時打藥就可以挽救,如果等到苗黃後打藥就只能控制發病。是不是立枯病主要看以下幾點,首先看稻苗心葉尖上有沒有水珠或黃不黃,其次是把病苗連根拔後,根和莖的連接處掰開看莖的中心,如變黑時就是立枯病。立枯病往往心葉死的比下部葉片早。一旦發現立枯病,應立即打藥防治。 二、青枯病 也是立枯病的一種,但青枯病主要是苗床管理不當引起的病害。在苗期通風少,床溫高,再加上澆水多就引。

水稻從播種到收穫要經歷那幾個過程?

需要5-7天時間地上部才能恢復生長。低溫(尤其霜凍)情況下,早稻三時期以前,稱無效分櫱期,導致氣孔關閉和葉片枯萎、溫,這段時期稱返青期[url=70/]、風,千粒重和結實率高;分櫱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節這段時間,光合效率受抑制。水稻返青後分櫱開始發生,延長根系和葉片的功能期,不實粒增加和抽穗延遲,易形成空殼和癟谷。抽穗開花期適宜溫度為25~32℃(雜交稻25~30℃)。其光合作用適宜溫度範圍較大,還應進行不同程度的露田和曬田。溫度在13~15℃以下灌漿相當緩慢,有利紮根。秧苗期指種子萌發開始到拔秧這段時間,後季稻秧苗溫度高於40℃易受灼傷、水,[url=75/]為以後穗粒的生長髮育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提高物質積累。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櫱期:返青期 有效分櫱期 無效分櫱期 幼穗發育期:分化期 形成期 完成期 開花結實期:乳熟期 蠟熟期 完熟期 。浸種,育苗,移栽,分榘,灌漿,成熟。

水稻催芽播種後能抵抗多少度低溫不影響出苗

則出苗率僅為20%左右若想獲得較好的出苗率,如個別日均溫為10℃以下,應保持為15℃以上。

風大 低溫下降 如何確保大棚和已播種的水稻安全

講的太複雜了,不懂,建議重新刷機。我的回答就是這樣,望採用。

水稻生產中,各生育時期所需的農業氣象條件以及各生育時期。

水稻生產看起來簡單,其實它不僅涉及水稻的品種,栽培的地區和單季稻與雙季複種等等許多問題,所涉及的各生育時期所需的農業氣象條件基本相同,各生育時期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在不同的地區也是各不相同的。 單季稻生產需要考慮的是積溫條件,應該根據產地的積溫條件去選擇品種,佈局茬口,合理安排播種期與收穫期。雙、三季稻,只能在亞熱帶栽培。 在北方的單季水稻栽培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雙季晚稻栽培中,都有水稻生長後期的寒露風和寒潮低溫災害需要面對。解決的辦法通常是運用育秧環節【提前播種育秧】(北方可以通過溫室育秧來解決生長期不足的問題)。如果在育秧環節沒有處理好後期低溫災害,只能運用提前灌。






小明紀實


讓水稻苗慢慢適應環境,第一天放棚外4小時,第二天放8小時,第三天撒種。

  播種後要蓋好薄膜,加強薄膜管理。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揭膜通風,防止高溫燒苗。育秧期間晴暖天氣通風前要先灌跑馬水(灌後即排)。苗期肥水管理要特別注意。半旱式育秧水分管理早期注意掌握晴天平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幹水,後期可灌薄水層。秧苗長到1葉一心、2葉一心時應施好斷奶肥。在秧苗一葉一心時,每畝秧田均勻噴施200ppm濃度的多效唑藥液,做到不漏噴不重噴。噴施時要放掉秧田水份,保持田面無積水。秧苗長成三葉一心後,排幹秧溝水,秧苗不卷葉不灌水,促使秧苗敦實矮壯。如遇長期晴熱乾燥天氣秧苗出現卷葉現象時,可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馬水。切忌長期灌水上秧板而導致秧苗串根。秧齡30天左右,秧苗生長到4葉時就可考慮移栽,移栽前三天畝施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做到帶肥移栽,促進大田提早返青。  

  旱育秧在育秧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用水。澆足底水後一直到出苗都不須澆水。若出現早晚秧苗無水珠、床土乾燥、午間葉片內卷等三種情況之一時,才能在早晚適當澆水,要一次澆透,切忌天天澆。葉齡為4~5葉、苗高為14~18cm時可進行秧苗移栽。移栽前要澆透水,用手拔或鐵鏟起苗,儘量多帶土、少傷根,以縮短緩苗期。  育秧目前有水秧、半旱式育秧、旱育秧等不同方式。無論採用哪種育秧方式,都要培育出葉片挺健、葉色青綠、根系發達、生長整齊、葉齡適當的壯秧。俗話說:“秧好半年稻”,要想獲取高產,必須培育好壯秧。  

  一、選好秧田、施足基肥  

  水秧、半旱式育秧的秧田要選擇土質鬆軟肥沃、雜草較少、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田塊做秧田;旱育秧要選擇土壤有機質豐富、質地疏鬆、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旱地、冬閒田或菜地作苗床。一般秧田與大田的面積比例為:水秧、半旱式秧田1:10左右;旱育秧1:25。  

  水秧及半旱育秧整地做畦要求達到“面平溝深、上糊下松、軟硬適中”上糊下松、軟硬適中的要求。一般每畝秧田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碳酸氫銨15公斤,結合耕耙時施下;配施過磷酸鈣約20公斤、氯化鉀約7.5公斤,做毛秧板時施下。肥力較高的田塊可適當減少用肥量。  

  旱育秧苗床要在播種前10-20天前整理,苗床土壤偏鹼和帶菌容易使秧苗發生立枯病、造成死苗。播種前應結合整地消毒、調酸。床土調酸時間安排在播種前25~30d,調節土壤pH值至6.0以下,並使用敵克松對床土消毒,可有效防止立枯病發生。結合整地苗床每畝施1000公斤腐熟有機肥、硫酸銨35公斤、過磷酸鈣35公斤、氯化鉀25公斤做底肥。壯秧劑是水稻旱育保姆,使用壯秧劑後,可不用施化肥及床土消毒。     

二、 播前種子處理,預防病害  

  播前曬種2-3小時並用強氯精浸種消毒、防止惡苗病發生。浸種和催芽處理後,短芽或露白芽谷時播種。  

  三、冷尾暖頭、實時搶晴播種  

  儘量選擇冷空氣過後“冷尾暖頭”天氣搶晴播種。如遇寒潮低溫,可在室內將芽谷薄攤開來,待天氣好轉後播種。薄攤時要在谷堆下墊篾墊,上蓋竹墊等覆蓋物,保持芽谷溼潤,攤芽待播時間不宜過長,如遇較長時期低溫陰雨,攤芽可長達3至5天。水秧、半旱式育秧畝播種量15-20公斤、旱育秧畝播種量25公斤。  

  四、加強秧田水肥、薄膜管理

播種後要蓋好薄膜,加強薄膜管理。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揭膜通風,防止高溫燒苗。育秧期間晴暖天氣通風前要先灌跑馬水(灌後即排)。苗期肥水管理要特別注意。半旱式育秧水分管理早期注意掌握晴天平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幹水,後期可灌薄水層。秧苗長到1葉一心、2葉一心時應施好斷奶肥。在秧苗一葉一心時,每畝秧田均勻噴施200ppm濃度的多效唑藥液,做到不漏噴不重噴。噴施時要放掉秧田水份,保持田面無積水。秧苗長成三葉一心後,排幹秧溝水,秧苗不卷葉不灌水,促使秧苗敦實矮壯。如遇長期晴熱乾燥天氣秧苗出現卷葉現象時,可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馬水。切忌長期灌水上秧板而導致秧苗串根。秧齡30天左右,秧苗生長到4葉時就可考慮移栽,移栽前三天畝施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做到帶肥移栽,促進大田提早返青。  

  旱育秧在育秧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用水。澆足底水後一直到出苗都不須澆水。若出現早晚秧苗無水珠、床土乾燥、午間葉片內卷等三種情況之一時,才能在早晚適當澆水,要一次澆透,切忌天天澆。葉齡為4~5葉、苗高為14~18cm時可進行秧苗移栽。移栽前要澆透水,用手拔或鐵鏟起苗,儘量多帶土、少傷根,以縮短緩苗期。  


裡郎苗寨艾岡


水稻沒出苗遇連續低溫怎麼辦?這種情況確實遇到過,以前搞集體時就逢到過。剛把稻種播到地裡過兩天就下起了春雪,結果稻種全部爛掉!然後天氣轉好時再進行補種。一般這種年齡很少見,以前沒有薄膜直接播到地裡去。現在有薄膜覆蓋就是幾天陰雨沒有問題的,就算陰雨時間長爛種也是少部分。只要把秧田水放幹基本問題不大,目前很多人直接撒谷不育秧,遇到陰雨天時間長了可能會爛苗。如果是短期陰雨可把水灌滿,天氣轉好時再把水放幹也沒問題!萬一長時間陰雨造成爛苗最好補種。天災人禍是沒有辦法的,種地本身就是靠天吃飯,所以農民種地是不容易的。相信大家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