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大敗,漢中失利,徹底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機會,怎麼做才有可能?

風雅商頌


  • 赤壁之戰後,曹操已然深刻認識到,短時間之內斷然不可能打敗孫劉聯軍,進而馬踏過江,橫掃江南,一統天下。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曹操步兵,鐵騎在北方那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面對江南水戰,以北方人為主力的曹魏軍萬萬不是東吳水軍的對手。這個時間西涼的馬騰又耐不住寂寞,乘機來攻打曹操。於是曹操調轉槍口重點征討西涼馬騰。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最後西涼兵敗,馬超逃走,馬騰被殺,誅了三族。曹操佔領了漢中,與劉備的蜀中大地漸接,這讓剛剛佔領了益州的劉備坐立不安,於是跟東吳的魯肅達成“湘水劃界”後,騰出手來於公元217年在法正,黃權的建議下攻打漢中,漢中之戰爆發。漢中之戰一打就是兩年,最後曹操兵敗棄城而回,同時還把漢中可控制的範圍內的百姓通通遷走。劉備實際上得到了只是一座空城,但地界擴大了不少。經過漢中之戰失利後,曹操已步入垂暮之年,又加之頭風病根不除,第二年(220)年就去世了,享年65歲。
  • 曹操自公元208年從赤壁之戰大敗後,唯一有可能捲土重來的一段時間應為公元209——216年。曹操在這7年的時間內,不僅僅要整頓好內政,安定住邊疆,還要大力擴充兵力,囤積糧草和兵械。最最重要的是要打破孫劉聯盟,或離間,或合縱,或聯姻,或聯盟,或遠交近攻,或借力打力等等都行。
    總之不打破孫劉聯盟,曹操南征希望就比較渺小。只有打破了孫劉聯盟,曹操統一全國的大業才有可能實現。
  • 其時孫劉兩家因為荊州問題矛盾一直存在,再加上週瑜和諸葛亮不對付,呂蒙與關羽不對付,完全是有機會的。可惜曹操一直沒有抓住機會,一來曹操身邊的五大謀士荀彧,郭嘉,荀攸,賈詡,程昱或英年早逝,或徹底失寵,或年老不堪都沒有提出很好的謀略。而正當壯年的司馬懿還不具備如此高深的眼光和前瞻。與此同時,東吳有一個不世之才叫魯肅的就看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斡旋,在呂蒙和關羽之間遊說,幾乎是用一生全部的精力和時間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維護好孫劉聯盟。在魯肅的不懈努力之下,孫劉兩家雖然面和心不和,但基本上沒有刀兵相見,而且還達成了“湘水劃界”,使雙方安定了數年。所以曹操一直苦於找不到機會啊。
  • 直到魯肅死後,孫劉兩家開始又起爭執,曹操總算找到了機會,“一根骨頭,兩狗相爭,瘦弱的嘴快,先叼走了,強壯的哪隻豈能甘願”。所以荊州成為孫劉兩家反目的導火索,結果就是呂蒙“白衣渡江”奇襲了荊州,曹操正面上又擊潰了關羽。關羽無奈只能一路逃跑,最後被呂蒙於麥城追上遇害。至此兩家徹底決裂,第二年劉備親率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又被陸遜一把火燒的大敗而歸。兩虎相爭時,也是曹魏很好的機會,
    但此時曹操已然病逝,曹丕不具備曹操的才能,一統天下從此已是鏡中花,水中月,再無可能了。直到三國後西晉王朝才徵平了江東,統一了天下。

史客不輕鬆


如果曹操一開始不選擇發動赤壁之戰,並與孫權聯姻,則孫劉必不會結盟,反而會相鬥。曹操趁機平定西涼,奪取漢中,再南下取西川,劉備將無立錐之地,當然,誰能料想小小新野牧後來能成漢中王呢?曹操那句“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一語成讖,盡真的讓劉備成為自己統一全國最大阻礙。

同時,曹操要大力發展經濟,恢復生產,與民休息,操練兵馬。用使各種計謀分化孫劉兩家,讓他們打的不可開交,最好弄到仇深似海的境地,打一拉一,使計謀讓弱勢一方找曹操結盟,幹掉一個老二。這是關鍵,只要幹掉一個,一統天下就指日可待。



當代曹植


您好,我是做互聯網產品的,喜歡研究歷史,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就已經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漢中之戰的失利更是讓曹操喪失了西進的可能,從而讓劉備發展壯大起來。那麼我們從歷史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曹操在接連經過這兩場失敗,還有希望統一天下嗎?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那曹操還是有希望實現統一夙願的,下面我來為您分析一下。

一、曹操在滅袁術,擒呂布,滅袁紹,收張繡,滅劉表後,心態可以說是志得意滿,覺得天下唾手可得,劉備孫權會望風而降,結果赤壁一戰大敗而回。平定馬超,迫降張魯後,彷彿又有了早年間戰必勝,攻必取的心態,同樣沒有重視劉備的威脅,早點去取西川,被劉備先得西川,接下來的漢中之戰被劉備擊敗。經過這2次戰爭,我覺得曹操要拋棄以往的光輝業績,心態歸零,有一種重新創業的心態,好好重視並研究劉備和孫權這兩個對手,我覺得這是曹操捲土重來,再爭天下的一個基礎。

二、自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和孫權從表面上一直是以聯盟的方式來對抗曹操,分別從西線和東線給曹操造成很大壓力。所以曹操要想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必須分化和瓦解孫劉聯盟。而曹操一直有代漢自立的想法,劉備則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所以這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分化只能從孫權方面下手。曹操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把孫權下邊對劉備持敵意的將領封官,而封地都在劉備佔領的地方,進一步加深東吳將領對劉備的怨恨。

三、在東吳對蜀漢敵意不斷上漲的時候,不管關羽會不會發動襄樊之戰,先造成襄樊空虛的表象,引關羽來攻打,從而造成荊州後方空虛,然後迅速派人出使東吳,許諾把關羽所佔荊州都給東吳,引東吳背盟去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孫劉聯盟徹底破裂,為進一步的各個擊破打下基礎。

四、造成孫權背盟偷襲荊州的既定事實後,按照歷史進程,劉備和孫權的夷陵之戰定會爆發,此時可趁吳軍主力在夷陵的機會,攻取東吳,攻下東吳後,調兵在漢中發起進攻,引劉備回援,從而徹底佔領東吳。

五、佔領東吳後,對蜀國已成包圍之勢,蜀國一州之地很難有什麼作為,這時曹操可選擇修養生息,積累戰備資源,積極練兵,然後大兵壓境,讓蜀漢無法專心發展,待機會來臨即可奪取蜀地,統一天下。

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最後的歷史進程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以上所說的幾點都如期發生,那麼我認為曹操統一天下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