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人頭攢動的古玩市場,如醉如痴的收藏愛好者,拍賣行藏品拍賣的火爆場面,各種媒體你來我往推出的鑑寶類節目,都在從不同層面昭示著一個現象:收藏熱在當今中國正在持續升溫。有人斷言,藝術品投資是繼股票投資、房地產投資後第三個投資項目。有人預測,我國曆史上第四次收藏熱已經出現,全面收藏時代正在到來。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微拍堂

正奔,轉圈41粗筋虎頭正奔三稜

切的一切,彷彿都是因為古玩背後誘人的價值——經濟價值、投資空間。但是,收藏熱背後還有另外一個現實:古玩假貨氾濫,許多人買假、藏假、販假。古玩行業流行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話,不知從何時起被“真貨不賺錢,假貨吃三年”取代了。歸根結底,這一切亂象都和一夜致富、一物成名的心理作祟有關。雖然,不少有識之士呼籲:文物收藏市場亟待沿著健康軌道發展,監管需要加強,法律法規需要健全。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微拍堂

純野生三稜正奔燈籠獅子頭

但在這一切期待成為現實之前,收藏者自己是否應該先冷靜思考一下呢?你首先應該意識到,民間收藏古玩已成為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收藏者要具備歷史、文化、專業製造工藝的相關知識,更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盲目收藏要不得、一夜暴富的心理要不得。

說白了,在收藏之前你應該想一想,你有那份閒錢嗎?你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嗎?或者,你最起碼應該問問自己:天上會突然掉下一個餡餅嗎?要知道:收藏,最忌浮躁!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微拍堂

滿黃沁手串!!

收藏熱持續升溫,誰讓收藏者趨之若鶩?

中國現有3000萬收藏愛好者,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場交易額一年就有11億元人民幣。“每逢週末,瀋陽的各大古玩市場都被擠得水洩不通,甚至比五愛市場的人還多。”帶著調侃的語氣,盛京古玩城一位經營者說:“那些靠眼力‘吃飯’的收藏者,都想在古玩市場淘到‘寶貝’。”“亂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自古以來為王公貴族、文人雅士所喜愛的古玩、字畫等藏品,如今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微拍堂

猴王籽樹王鳳羽猴頭核桃手串

遼寧民間有多少文物收藏者?他們收藏的文物有多少?這是兩個未經統計也無法統計的數字。不過,瀋陽的盛京古玩城、北市古玩城、南湖古玩城、錦州古玩城等省內的民間古玩市場,已經成為收藏大軍淘寶的“樂園”。省文物保護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省內各市都興起了古玩市場,甚至一些縣城也出現了文物交易場所。

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寬,更可以體會到民間收藏的熱度。一項統計表明,中國現有3000萬收藏愛好者,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場交易額一年就有11億元人民幣。而關於全國收藏愛好者的數據,有一種說法是7000萬。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微拍堂

【觀音】太行崖柏 端莊精品,工藝精緻

陽文物收藏研究會會長王達人認為,當前收藏市場空前活躍,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們的文化、精神需求愈加廣泛,加上人們手中有了一定的活錢,使得關心和參與收藏的人越來越多。隨著民間收藏市場的日漸繁榮,收藏品的鑑定越來越成為收藏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於是,眾多媒體推出了種類繁多的鑑寶節目和活動。目前,僅國內熒屏上能看到的收藏類節目就不下十個:如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鑑寶》,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美術苑》,鳳凰衛視的《投資收藏》,北京衛視的《天下收藏》,吉林衛視《找你》等,吸引了大量的收藏者。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古玩市場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電視臺鑑寶類節目熱播……凡此種種,說明當下收藏文物的熱度正在逐步升溫,有人甚至斷言:中國歷史上第四次收藏熱潮已經到來。但是,也有人認為包括文物收藏在內的藝術品收藏市場遭遇“冰點”。據報道,一花鳥名家的畫價曾超過3.5萬/平方尺,目前市場認可的價格卻低於8000元/平方尺。當然,價格“跳水”的不僅僅是當代畫家的作品,還波及到了國畫和油畫等藝術品。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但多數收藏界人士認為,目前收藏市場遭遇“冰點”是暫時的,繼續升溫才是大勢所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有幾千萬收藏愛好者,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收藏市場需求會不斷擴大,還會造成更大的空間。像《鑑寶》一類的節目吸引大量觀眾,自然有其中的道理。”王達人分析。他認為:“一般來說,文物這一類古代藝術品,稀少而不可再生,時間越久會越升值。”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文物的價值究竟在哪裡?收藏的樂趣何在?一位從事文物收藏和經營23年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文物價值不應僅僅體現在價格上,文物收藏應更多地關注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收藏之趣在於藏品是中華文明不可再生的物質載體,蘊含著悠久的文化。”

真真假假的“古董”,虛虛實實的市場

“在古玩這個行當,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稱為‘作舊’、‘修舊’。假的不說是假的,而是說‘新’的,真的說是‘老’的。”4月23日上午,盛京古玩城附近一家獨立的古玩門市部,貨架上擺放著的“古玩”一個挨著一個,地下陳列的“文物”同樣雜陳。門市部外,店員正在給十多隻瓷瓶上塗抹某種東西。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這是刷什麼東西呢?”記者問。

對方抬了抬頭,沒有作答。低頭,繼續自己的工作。

“在這一行當,這叫‘作舊’,他正往瓷瓶上塗鞋油泥,下一程序是晾曬,然後經過處理,讓瓶子表面色彩顯得很不均勻。”陪同記者前來的文物鑑定專業人員小聲說。

“這瓶子賣多少錢?”記者走進店裡,拿起一個看起來古色古香的瓷瓶詢問。

“300元!”對方回答。

“這個瓶子和剛才正在‘作舊’的是一類東西,其實就值10元左右。”專業人員提示。

知情者透露,這家古玩店主要靠批量“製造”、出售“古董”生存。他們的賺錢秘訣就在於大量售假。

走進盛京古玩城一樓,專業人員指著一家古玩店擺放的“遼代瓷器”,說:“這明顯是現代人的作品。器物表面反鉛的顏色太一致,厚薄均勻,缺少金屬光澤,初步判斷不可能是遼時期的器物。”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古玩城二樓,記者以收藏者的身份出現。在一家古玩店,經營者拿出了一個“遼代的雞冠壺”,開價3000元。

“假的拋開‘作舊’的痕跡不談,僅從價格而言,這種造型的雞冠壺現在市場開價最起碼在8000元左右。”陪同記者的專業人員說。

“出國時別帶!容易惹麻煩!”在另一家古玩店,店主指著記者“相中”的一件盤口長頸瓶,開價8000元,特意提示記者。他還說:“這是從通遼收來的。”原來,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出土文物是禁止在市場上流通的。

陪同暗訪者點撥記者:“真東西也是這個價。但這個所謂遼代瓷瓶底部磨損過於均勻、規則,只不過表面造假技術較高,很可能店主也‘打眼’了。”

“我不是做生意的,而是搞研究的,對紅山玉很精通。”當記者的陪同者提出要看看這位店主收藏的紅山玉時,對方這麼說。

隨後,這位店主拿出了一大摞紅山玉的照片讓記者看。但讓記者“失望”的是,店主手中的紅山玉藏品只有一件。

看過照片後,陪同記者暗訪的人士說:“這件紅山玉藏品造型很怪異,目前出土文物中並沒有這類造型的器物,可以確定不是真東西。”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在收藏界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王達人告訴記者:“在古玩這個行當,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稱為‘作舊’、‘修舊’。假的不說是假的,而是說‘新’的,真的說是‘老’的。”

“造假手法多種多樣,難以一一列舉。”王達人舉例說:“造假也有成本高低。比如用古代遺留下的老工具、老材料、手工製作,成本相對就高。如果用機械化生產,成本自然降低。”

曾有媒體指出,隨著生活質量提高、懷舊風氣的盛行,讓民間收藏群體迅速擴大。文物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其價值尺度沒有定位,附加值又特別高,在利益驅動下,現在的作假之風也就超過了歷代,達到極致。

王達人告訴記者:“就拿造假畫來說吧,目前已經工廠化,流水作業,把真跡放在下面,讓有一定功力者去描。在造假作坊裡按照不同的程序去製作,仿、勾、皴、點、染、擦、絲,各有分工。”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文物造假者、售假者成一條龍,有些拍賣行也在弄渾文物市場這碗水。在2006年北京春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我國一件宋代汝窯瓷器創國內文物拍賣新高——以1.6億人民幣的成交價格,創造了國內文物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然而,業內人士最終發現:這是一場鬧劇,是個疑點多多的假拍。拍賣公司搞假拍,最終砸了自己的牌子。

“拍賣行的出現,促進了文物市場的發展。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些拍賣行的假拍行為實在可恨!”一位收藏界人士說。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文物鑑定一般都靠‘目鑑’,而無絕對性的硬性標準,因此專家難免會看錯,用業內話說就是‘打眼’。”

同一家中介鑑定機構,對原告(收藏者)和被告(一家畫廊)手持的同一幅古畫,得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鑑定結論!

去年,省內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一樁民事糾紛,訴訟雙方因為一幅古畫的真偽打起了官司。因為政府部門的文物鑑定機構沒有司法鑑定資格,於是原告、被告讓北京一家中介機構鑑定古畫真偽。結果出人意料,中介機構出具了兩種鑑定結果!

採訪時,記者還聽業內人士講了這麼一件事:前幾天,他熟識的一位收藏者買了一對同治彩的瓶子,送給朋友。後者請了一位專家鑑定,被鑑定是贗品!於是原物奉還。收藏者於是將藏品送到另外幾位專家那裡,被告知藏品貨真價實!同一藏品,有的專家說是真品,有的權威說是贗品,我該相信誰。採訪中,不少收藏者表達了同樣的困惑。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不可輕信專家,不可輕信中介機構出具的鑑定書!”業內人士這樣告訴記者。“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許多專家雖然也從事一些研究工作,但不可能每種文物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況且文物鑑定一般都靠‘目鑑’,而無絕對性的硬性標準,因此專家難免會看錯,用業內話說就是‘打眼’。”上文提到的王先生認為。

更讓業內人士擔憂的是,現在的好多所謂專家是市場造就的,他們的鑑定水平參差不齊,職業操守更是讓人不敢相信。省文物保護中心一位從事文物鑑定20年的人士告訴記者:“若干年前,業內尊崇的專家都德高望重、在相關專業建樹頗深,既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當之無愧。現在,因為市場需要,形形色色的專家大量出現,很多人對於文物鑑定只知皮毛,有的甚至連最起碼的知識都沒能掌握,出現錯誤很正常。”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當然,也不排除某些專家‘有意識’地出現錯誤,因為有經濟利益在裡面,這些變味的專家得出的鑑定結論難免不負責任,很多中介機構的鑑定證書也是這樣開出的。”王先生說。

“撿漏”心理不能有,收藏陷阱當小心“不要輕信某些文物背後的傳奇故事!”業內人士提醒收藏者,不要輕信所謂的專家、鑑定師、專家簽名;不要輕易為故事所迷惑;要看準東西再說話!

“不要相信文物收藏會出現股市那樣的奇蹟!不要將文物收藏純粹當作投資!”一位專業人士認為:“但是,股市中有一句話可以用於收藏: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千萬不要抱有撿便宜的心理去收藏!”

王先生在經營古玩店之前,曾在國營文物商店工作多年。他告訴記者,如今很多人涉足收藏是把它當成一項投資,試圖以收藏為投資項目,想一夜暴富,更是誤入歧途。“豈不知,這項投資的風險很大,而‘撿漏’的機會微乎其微,就像中六合彩一樣難!”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王先生說,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一家文物商店每年收藏的文物也就幾十件,普通人連進文物商店購買文物的機會都沒有。後來國家允許民間收藏文物,現在各地古玩市場遍地開花,收藏隊伍聲勢浩大,哪裡會有那麼多真文物讓你去收藏?

他分析,真正具有經濟價值的古董是歷代宮廷、達官貴人之用物,它們或流傳有序或數量有限,在民間古玩市場露面的可能性極小。真品的缺乏必然使某些人造假,騙術一招鮮過一招,令人防不勝防。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民間文物收藏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百姓都知道了文物的價值,再加上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撿漏’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打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專業人員說。

業內人士稱,自古以來,古董因其利大而作偽不斷,贗品層出不窮,收藏者上當受騙是家常便飯,為之傾家蕩產的也不鮮見。王先生認為,民間收藏古玩已成為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收藏者除具備歷史、文化、專業製造工藝的相關知識外,還要對全國市場狀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必須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不要陷入盲目的收藏怪圈,指望一夜暴富。

“不要輕信某些文物背後的傳奇故事!”業內人士提醒收藏者,不要輕信所謂的專家、鑑定師、專家簽名;不要輕易為故事所迷惑;要看準東西再說話!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7年前,一位收藏者拿來一尊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銅佛,並“帶”來了一個傳奇故事——銅佛的發現地點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草原深處,從瀋陽出發到赤峰,然後再坐一天的汽車,之後換乘馬車到達草原深處的一個蒙古包。蒙古包的主人說:兒子結婚需要錢,但家裡經濟條件太差,被逼無奈,於是只好把家傳了十多代的銅佛拿出來出售。千里迢迢趕來的收藏者拿到這件“傳世珍寶”後,蒙古包的主人非常虔誠地拜倒在銅佛前,亦步亦趨,把銅佛“送”出好遠。

最後的鑑定結果讓收藏者大失所望:這件“古玩”產自錦州!同樣的故事還在繼續。前些年,內蒙古東部、遼西地區散落民間的大膽瓶,由於出售價位較低,收藏者趨之若鶩。近幾年,在民間“淘”到這種古玩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於是,一些造假者就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當地老百姓家裡,讓當地人去出手。業內人士稱這種手法為“埋地雷”。

中華幾千萬的文玩收藏者,“撿漏”和“打眼”的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