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礼券的“红”与“黑”:那些“微妙”故事

大闸蟹礼券的“红”与“黑”:那些“微妙”故事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9月21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秋风送爽的时节,也带来了蟹黄多油满的阳澄湖大闸蟹。恰逢中秋,螃蟹自然成了走亲访友的佳选。但是,近年来,随着阳澄湖大闸蟹的走红,螃蟹贴牌阳澄湖的现象也逐渐盛行。而且,随着电商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打着阳澄湖旗号的大闸蟹礼品卡已开始热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礼品卡的盛行,一方面让缺斤少两的各种乱象横生,另一方面,还衍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即虚构的“纸螃蟹”,演变成发财之道,或是被贴上了“腐败”的标签。而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也已经被贴牌产品打压到难辨真假。


01

“身价飙升”的大闸蟹

大闸蟹礼券的“红”与“黑”:那些“微妙”故事

“一家四口,晚上吃顿大闸蟹,1000块都打不住,真是吃不起。”不知何时起,大闸蟹被贴上了“昂贵”的标签。


而据中食财经了解,在2002年,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发布的收购指导价显示,4两雄蟹每斤仅85元。出现巨幅涨价是在2010年。据数据资料显示,2010年大闸蟹价格整体上涨五成,成为史上最贵。其中的“贵族”阳澄湖大闸蟹,3两母蟹每斤售价约为450元。并且,近年来价格稳步增长。


对此,有经销商感慨,虽然客观上,低寒、高温等极端天气,以及养殖环境的变化,导致大闸蟹产量减少,但能卖出这样的高价,还是前所未有的景象。“我们也想不到,看不懂,现在价格一天一变,涨幅已经算不过来了。”


就最为有名的阳澄湖大闸蟹来看,2000年前后,阳澄湖大闸蟹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经过10年发展后,产值已达到四五个亿。不少当地人因蟹致富,每年都会诞生百万富翁,有些甚至成了亿万富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阳澄湖大闸蟹的真实产量为1600吨,市值约合3亿元人民币,而当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总营销额,达到300亿元。其背后,99%的“阳澄湖大闸蟹”又从哪里来呢?


02

“冒名顶替蟹”盛行

大闸蟹礼券的“红”与“黑”:那些“微妙”故事


以前,消费者对于阳澄湖大闸蟹都是“慕名已久”,而如今,当谈及阳澄湖大闸蟹时,消费者却一反常态。多名消费者表示,有关“洗脚蟹”、“听涛蟹”的传闻,早已人尽皆知。想凭一己之力,买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印象更多的是水太深,不会尝试。


从数据来看,据江苏省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透露,2016年大闸蟹产量约为2100吨,2017年直线下降为1200吨左右,2018年小幅增长至1300吨左右。2019年产量2000吨。不过,据今年苏州市大闸蟹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大闸蟹产量预计达到10260吨,产量和个头均远超往年。尽管如此,这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在此背景下,一些“边缘产品”自然会出现,贴上阳澄湖标签后的大闸蟹,不仅可以在价格上水涨船高,销量也会“不请自来”。当然,伴生的便是大家对阳澄湖大闸蟹品质的质疑,市场上参差不齐的“阳澄湖大闸蟹”,也使得品牌逐渐失去了大众信任。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阳澄湖是地域名,没有独占性,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可使用,却无人维护,导致这一地域品牌陷入“公地悲剧”。


03

或已脱离食物属性?

大闸蟹礼券的“红”与“黑”:那些“微妙”故事


俗话说:“过节先过关”。近年来, 以礼品卡形式为主的螃蟹消费已经成为正在成为中秋、国庆主打礼品。有商户称,同行中做得好的,蟹卡年销售额能达到一两亿元。


然而,暴利背后,礼品卡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据一位消费者描述,自己买的蟹券在兑换,3.5两的母蟹只有2.2两,本来十只螃蟹一共是4斤重,但实际称下来只有三斤重。


对此,一位阳澄湖的养殖户表示,很多平台特别是团购平台中,蟹的图片看起来漂亮价格又便宜,但根本不可能。卡券通过互联网销售,大都虚标价,特别是一些价格低的。礼券是一次运费,实际发货是一次运费。所以超低价格卡券,只能拿小蟹当大蟹发货。


当然,随意标注价格自然也是常事,据了解,售价500多元的兑换券,面值可以达到4888元。同时,中食财经发现,有些消费者购买的礼品卡甚至连螃蟹都无法兑换。


而且,礼品卡衍生出的“灰色产业链”也被曝出,“纸螃蟹”空转现象严重。网传,近年来,经销商印制面额500元的蟹卡,400元卖给采购人员,采购人员拿去送礼,收礼者以250元的价格卖给回收者,回收者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回购蟹卡每张赚100元。“纸螃蟹”兜兜转转一大圈,经手者雨露均沾各取所需,而真正的螃蟹已经变成了幌子。


另外,除了被中纪委点名的“披金戴银”的月饼外,在“无礼不成节”的传统里,大闸蟹也被大众“偏爱”起来,同月饼一样,大闸蟹也逐渐演变成“买的不吃,吃的不买”的奢侈品。而且大闸蟹礼品卡的兴起,相比现货,其不仅可以包装面值,而且携带方便,送礼更有面子。螃蟹、月饼之类时令性礼物或因此被衍生为潜在的腐败道具。


目前来看,面对“乱花渐入迷人眼”的大闸蟹礼券市场。唯有企业自律,市场监管加强,消费者理性消费,行业标准尽快出台等几方面共同推动,方能早日实现“社会共治”。由此,企业才能做到规范品牌生产,行业才能提高品牌准入门槛,分量不足的螃蟹或是假蟹卡才能真正被拒之门外,亦才能遏制住日渐蔓延的大闸蟹乱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