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规定出现大变动

使用信用卡的人注意了!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将面临着新规定!

11月28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下发《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对有关犯罪的构成犯罪金额、司法处理方式等做出了重大调整。新司法解释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这其中,明确了恶意透支数额的计算方法: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时尚未归还的实际透支的本金数额,不包括利息、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归还或者支付的数额,应当认定为归还实际透支的本金。

并将“恶意透支”入罪门槛由1万元提升至5万元:

数额较大”情形,由“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修改为此次的“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

数额巨大”由原来的“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修改为“50万元以上不满500万元”;

数额特别巨大”由原来的“100万元以上”调整为“500万元以上”。

更重要的是,对于判定持卡人有恶意透支行为所谓重要标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新规中强调应当坚持综合判断原则:

对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

上调了入罪门槛,又不再只以未按规定还款界定 “非法占有”,

新司法解释似乎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管得没有那么严了,莫非这是要放纵“老赖”,以后大家真的可以“花完不还”了?

(一)

在大家消费观念的转变下,现如今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早已经成为了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随着而来的却是逾期行为的大量爆发。

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

对比之下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76.89亿元。

也就是说,在8年间信用卡逾期额度增长接近10倍!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

首当其冲的,大家会想到是因为太多持卡人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引起的。

的确,有很多人明明经济能力不够,但却在护肤、穿衣、饮食上毫不吝啬。

他们用着苹果最新款手机,经常时不时就吃大餐,穿当季新款衣服,敷着100块一片的面膜…….

结果导致消费和收入完全不匹配,只能过着“拆西墙补东墙”般的日子,

直到债务越滚越多,待到收入连分期的利息都还不起的时候,就只能沦为 “逾期不还”大军中的一员!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银行自身管理的问题。

很多银行都会给自己的员工下达很高的发卡任务。

于是,为了拉拢客户,他们在实际办理业务中只能降低办卡门槛,

即在未对申请人经济实力、信用程度、信息真实度等进行足够的评估下,就快速的对其发放了信用卡。

比如在地铁、商场出入口等人流集中处推销信用卡的临时摊点,很多就宣称凭身份证和名片就可以申请。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不仅给了一些图谋不轨的人钻空子的机会外,

也让那些消费观念不冷静的人失去了约束和节制,

待到欠下的钱款和利息越积越多,只能选择逾期不还,成了“老赖”!

(二)

银行为何要这般费尽心思推销信用卡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样做对银行来说是有利可图的!

根据天风证券的银行业研究报告,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银联数据客户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为:利息收入占比最高,达42.4%;分期手续费次之,占比为28%;滞纳金收入占比达16.1%。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以及滞纳金收入合计占比达86.5%,贡献了信用卡业务绝大部分收入。

所谓的利息收入,是指透支使用信用额度,并选择最低还款时,银行对于剩余的未还款部分,一般每天会收取0.05%的循环利息,其换算为年利息率高达18.25%,远高于普通贷款利率。

可见,银行是有动力去给那些经济能力不强、并无法及时还款的人群发放信用卡的。

当然,银行之所以真的敢这么做,很重要的原因正是我国法律对“恶意透支”的严格限定。

按照此前的规定,只要持卡人透支1万元以上,并未按规定时间及时还款,银行在催收无果后就可以对其起诉。

这无疑对于大部分人都很有震慑力。

而正是有了偏向保护自己利益的法律保底,

银行方面没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甚至还会暗中示意员工“暗箱操作”信用卡的办理条件。

但如今已不一样了!

新司法解释表面上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管得没有那么严了,实际上等于把相关管理的压力重新还给了银行。

据相关报道,2015年初至2016年末审结的信用卡诈骗罪案件中,

犯罪金额大多集中在1万元-5万元之间,案件数量占比为47.7%;犯罪金额在5万元-10万元之间的案件数量排名第二。

这意味着,本次修改《解释》之后,原来占比最大的1万-5万元金额这一部分的案件将不属于“数额较大”,也就无法被起诉。

所以想必以后,银行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在发放信用卡时会主动变得更加谨慎,审核也会愈加严格。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借钱不用还”的好事!

在信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银行若是真能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信用卡,

相信我们也能少看到一些因为过度“买买买”而毁掉自己未来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