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解讀1:青春期叛逆,是為了確立“我是誰”

【牟子坤簡介】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講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尚止家庭教育學院公益平臺發起人,卉貝藝術少兒書畫中心聯合創始人,中國家庭教育終身實踐者,擁有多年中小學生教學和幼兒指導經驗,一直致力於從事家庭教育工作,個案諮詢達800小時。


《同一性》解讀1:青春期叛逆,是為了確立“我是誰”

青春期叛逆,是父母、老師以及整個社會都很頭疼的問題。但我們眼中的“叛逆”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卻不是叛逆,而是尋找“自我同一性”以及確立“我是誰”的重要途徑。埃裡克森對青少年問題有深刻的研究,我們這一週要解讀的《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這本書,正是奠定埃裡克森在心理學界大師地位的著作,這本書共有八章,每一章都是埃裡克森在20年間發表的一篇關於探討“同一性”問題的論文,所以各章節之間缺乏邏輯,加之每篇論文專業性極強,大多都在闡述理論,並且埃裡克森還特別喜歡用一些很長的句子,所以讀起來很吃力。對於這種論文級別的純理論書籍,我無法解讀,也不可解讀,我能做的只是儘可能藉助埃裡克森的理論幫助我們去理解青少年的心理。

當我們瞭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或許我們就不再把種種青春期孩子的行為稱作“叛逆”,因此也就少了一些和孩子的對抗,多了一份對孩子的理解,這樣更有助於幫助青春期的孩子構建自我同一性。這就是我想通過埃裡克森的理論幫助大家達到的目的。

我們有必要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自我同一性”

,在埃裡克森的理論體系中,這是一個核心詞彙,很複雜,包含的意義也很寬廣,但我們可以將其簡單理解為“自我認同”,自我認同的意思是認同自己的性別、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身份、出生以及所處的圈層文化等等。或者說就是能在自己所處的那個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就叫確立“我是誰”。

《同一性》解讀1:青春期叛逆,是為了確立“我是誰”

在我們眼中,青春期孩子那些非常過激的、反社會的行為都是一種為了“確立我是誰”做出的努力。我們每個父母或許都會感受到青春期孩子的對抗,比如我們感到再也管不住孩子了,孩子再也不聽話了,於是在青春期孩子面前我們常常感到得很無助。還有一些更糟糕的叛逆行為,比如在校園搞黑社會,拉幫結派,打群架,抽菸,酗酒,發生性關係等等,不論哪個青春期的孩子攤上這些事,都是非常糟糕的。

青春期孩子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反叛:一方面是因為身心能量長期以來的壓抑 ,這些能量主要來自性衝動、攻擊慾望以及過分自戀;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需要通過這樣的反叛方式確立“我是誰”,或者說進行自我認同。

這些叛逆行為讓我們誤以為,一個人到了青春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上,這些青春期孩子身上爆發出來的能量早就存在,只是到了青春期才爆發出來而已。或許,我們可以說,童年期的成長經歷決定了青春期是否叛逆、怎樣叛逆以及叛逆得有多麼強烈。

很多心理學大師都有相關的言論表明這一點:

弗洛伊德將漫長的童年稱作潛伏期,潛伏的意思就是蟄伏待機,青春期一到,便爆發出來;

阿德勒認為,青春期的種種行為表現,讓我們覺得一個人的個性在這階段發生了重大轉變,事實上一個人的個性早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形成了,只是到了青春期才凸顯出來;

而埃裡克森則將這一階段看作個人心理發展的首次整合。

換句話說,一個人從出生成長到青春期,一直不斷地尋找自我,青春期之前所經歷的各個階段的自我,都是單方面的,心理的,想象的,遊戲的,破碎的,只有經過青春期的整合,渡過自我混亂這一危機,一個青年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自我認同,才能感到自我的連續性和一致性,這一切都是為了找到“同一感”,也就是確立“我是誰”。

我們從埃裡克森對青春期之前各個階段做出的“我就是……”的限定中看出青春期之前的自我認同是多麼單純和簡單。我簡述如下:

0-1歲,我就是我所佔有的和給予的;

1-3歲,我就是我想做而能做的;

3-6歲,我就是我所想象的和所能成為的我;

6-12歲,我就是我所學習 的、獲得工作技能的我;

我們發現,一個人在青春期之前,對自我的界定很簡單,基本上可以說都是主觀的自我認識。到了青春期之後,沒法再通過這種簡單的自我限定確定“我是誰”,因為這個時候考慮到了社會認可和外界評判。青春期的孩子必須通過將自我評判和理想的自我類型,以及社會期望進行對照才能確立我是誰,而且這種確立自我的方式很極端,往往非此即彼。比如,青春期孩子的偶像崇拜,正是尋找理想自我的表現。

通過各種對照,青春期孩子要完成多方面的自我認同,比如性別認同,職業想象認同,習慣認同,而且這些認同要經過不斷反覆的確定。“我要成為什麼樣一個人,我在社會中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等諸如此類問題每天都困擾著青春期孩子,這種困擾更多是潛意識的。但要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絕非易事。或許,有家長會勸說孩子“你想那麼多幹嘛,好好學習,以後慢慢就知道了”,如果你這樣勸說孩子,我想孩子一定會回應你三個字——

“你不懂”

的確,你不懂,你不懂的不是別的,而是人性。任何一個人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好好活著並繼續活下去,那是因為他有存在感,而一個人有存在感的體現就是知道“我是誰”,對自己的成長和經歷有連續一致的同一感受,這就是一種自我身份感,再不濟你也知道你幹什麼工作、扮演什麼社會角色、是誰的孩子、是誰的另一半以及是誰的父母,你有沒有想過當類似這些問題都極其不確定的時候,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我想你一定會瘋掉。

《同一性》解讀1:青春期叛逆,是為了確立“我是誰”

事實上,當我們想象一下,在該談戀愛的年紀,你久久找不到 另一半;當大學畢業大家都參加工作的時候,你卻找不到工作賦閒在家;當所有人都結婚生子的時候,你卻依然孤身一人。你就一定能明白箇中滋味,而且我所列舉的這些僅僅是你在某一方面無法找到自我同一性,也就是無法自我認同。

但是,有一個階段,我們所有的問題都陷入了不確定和未可知,那就是青春期,現在或許你能想象青春期孩子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尤其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本身就具有很多不確定性,這大大增加了青春期孩子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難度,讓更多的青春期孩子陷入到了角色混亂當中。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程度取決於童年各階段成長是否順利以及時代的確定感,時代越確定,早期成長越順利,青春期就越不容易叛逆。

之所以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很叛逆,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童年早期的成長環境太複雜,比如獨生子女,隔代撫養等等。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衝突幾乎可以說達到了神經症和精神病的水平,但埃裡克森說這是正常的衝突。如果我們知道青春期孩子內心有著巨大的衝突,有時覺得自己很牛逼,有時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有時覺得自己未來要成為某某類型的人,有時又不知道該去向何方;有時對某個異性很中意,似乎找到了情感的寄託,有時又覺得失落孤獨。青春期的孩子總是處於這種分裂衝突狀態,他們一直在這些極其混亂和不確定中尋找著確定感和秩序感,所以他們表現的很執拗,很極端。

很多時候,青春期孩子對抗父母,並不是因為父母說得不對,而是僅僅想堅持自己的立場,即便自己的立場是錯的,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建立確定感。所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叛逆,控制意味著讓孩子徹底失去自我,這對本來就處於混亂中的青春期孩子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必然會奮力反抗。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我的想法”,因為他們需要通過這種極端固執,來確立“我是誰”。

有時候,青春期孩子拉幫結派,他們對自己的所屬派別表現出了極大的忠誠,即便在這個幫派中扮演著一個小丑的角色也無妨,因為只有投入到這樣的團體中,才能讓青春期孩子獲得一種自我認同,找到“我是誰”,哪怕找到的“那個我”是小丑,遠比找不到要好。

當父母整天為青春期孩子的學習操心時,你的孩子或許正處在角色混亂的衝突和掙扎之中,在你眼中,他們種種的叛逆行為或許正是他們找到自我的地方。如果在青春期孩子構建自我同一性的過程中,我們能不給孩子增加阻力,多一份理解和配合,或許孩子的叛逆會大大降低。

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幫你對青春期孩子多一份理解。


歡迎關注"老虎爸媽"公眾號(id:laohubama),瞭解更多內容。

《同一性》解讀1:青春期叛逆,是為了確立“我是誰”

The process of life is to be yourself ,

be your own process.

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同一性》解讀1:青春期叛逆,是為了確立“我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